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3章 许都与李渔

第63章 许都与李渔(2 / 2)

李渔写了几首感慨的诗,然后便开始游山玩水。听说沈阳侯王瑾在戏曲上提出了不少创见,武昌又来了很多河南、关中的伶人,形成了一种“湖广音、中州韵”的新形式,他也想来见识见识,就跟着参加会试的举子们一起来了武昌。

李渔说:“我听说这位田侯最不喜人请托,就算是他的亲戚来投靠,他也只是给钱而已,不会多加照顾。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阿附,我看是白费气力。”

最近也有人来找过许都,希望他参与联名上书,要求不要将士子与胥吏、商贾同列,但许都认为这是白费力气。在他看来,除了兵科难以自学之外,户、工、刑三科的考试内容都是士绅们可以很快掌握的。短时间内,士绅在这三科上不如胥吏、商贾有优势,但既然考试科目定下了,士绅们有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可以投入复习之中,对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难的呢?

现在闯营科举考试的内容并不复杂,其中有大量死记硬背的内容,士绅子弟还怕死记硬背?拿到新教材之后玩命复习几年,士绅子弟在户、工、刑三科并不见得输于商贾、胥吏们。许都游侠江湖多年,也没有那么多偏见,商贾和胥吏中若真有人才,把他们吸纳进士绅之中又有何妨?陶朱公也是商贾,侯嬴又何尝不是小吏。

所以,许都认为不如坦然接受这些改变。这些人非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去给闯军上书,闯军为了名声不会把他们怎么样,但也肯定会把他们的意见当成耳旁风,而且对他们留下很不好的印象。

“许先生,李先生,你们在这儿啊。”陶然迎了上来。陶然不久前刚刚调到了浙江省的礼科,升任了八品官。因为武昌不像京师那样有各省官绅建立的会馆,所以各省举子的食宿需要官府来安排,各省的礼科都派出专人护送举子前来,陶然就负责这个工作。

说起上书的事情,陶然也赞同许都的意见,他的外祖父就是商人,他更反感明朝士林鄙视商贾的风气:“大家都是来考试的,有什么事还是等考上进士再说吧。”

浙江举子一共一百多人,集中居住在一处佛寺中。明朝的很多寺观都商业化了,经营客栈、素菜馆这样的业务,这座寺院便以精美的素斋而闻名,尤其是用豆类制作的素鱼,做得比真正的红烧鱼还鲜美。

“各位施主,这汤是用云南的鸡枞吊的,最是鲜美,过去可是进贡明朝皇宫的贡品。”掌膳僧人介绍道,“田侯平定云南的时候随军商人带回来的,可是稀罕货。”一名举子说:“田侯此次征讨云南,倒是顺利得很啊。”

有一名举人是闯军的退伍军官,他说道:“闵一麒一投降,其他贵州明军就望风而遁了,龙在田跑回了云南,石柱土司的人也回去守自己老家了。然后打云南也不费用什么力气了。”

许都对军事颇感兴趣:“张兄,田侯入滇之战具体是怎么打的?沐家在云南经营二百余年,为何如此轻易地就败了?”那姓张的军官说:“沐家自己的兵也没多少,还是靠号令土司,大部分土司所求者,不过是一切照旧,只要田侯不去动他们,他们自然不会拼死帮沐家。田侯入滇的时候,川南的仗已经打完了,罗尚文他们那帮人都被李晋王解决了,除了建昌、雅州被贺兰部占了,整个四川都在我们手里。云南的土司们见大势已去,也就都开始出工不出力。”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