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四面楚歌(2 / 2)

宣府兵前队改后队,转眼撤了个干干净净。亲标威武将军李世威赞道:“当年汉军四面楚歌,唱散项羽八千江东子弟,将军今日一首歌便退了李辅明一万兵马,真有古之名将遗风。”

问题是,李过自己也在纳闷,他怎么就走了?

开战之前叫骂羞辱对手,本是这个年代司空见惯的常招,目的是通过口水战在士气上压倒对手。不仅仅是李过,随便哪个将领都会用这样的招数,只不过李过这次骂得格外花哨罢了。可谁想到,李辅明竟然这样不禁骂,才骂了一轮,他竟然就撤了。

督师李建泰和总监军高起潜也看得目瞪口呆,虽然他们早就习惯明军打仗放水,但这种连戏都懒得演的打法未免也太离谱了。

若是当年鸿门宴时刘邦玩“四面楚歌”,项羽肯定治他个噪声污染之罪。宣传攻势当然是有用的,但能直接被宣传攻势打垮的敌人,肯定都是本来就没有斗志的。

明朝的官员将领中,已经有不少对局面感到绝望,李辅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明朝地盘的迅速萎缩带来了信心的暴跌,现在私下里已经有人呼崇祯为“八县天子”。李辅明、王朴、陈永福等人也各派心腹观摩了王瑾和岳讬之前的战斗,得出的结论十分悲观。

李辅明对清朝是非常熟悉的,现在明军夹在东虏和流寇之间,已经无能为力,若流寇打败了东虏,勾结东虏的朝廷必然完蛋,若东虏打败了流寇,大明难道还有什么手段去制约清军?

倒是有人提出个办法:等东虏打败了流寇,我们招降流寇残部,就能对抗东虏了。对此李辅明表示呵呵,大明已经亲自下场帮着东虏和流寇打仗了,还招降个屁!

李辅明的确和清军仇恨极深,但单凭仇恨并不足以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实在是他看不到明朝有什么希望了。他是肯定不会临阵倒戈去打清军的,但清军和闯军打仗让他当炮灰,那也同样不行。在这样的局面下,保全军队才是第一位的。

李辅明退了下去,第二阵的陈永福就露了出来。李过针对他没设计专门的羞辱方式,闯军就是按照常规一般地叫骂。陈永福打马来到阵前,高声道:“请李将军出阵答话!”

李过并不担心陈永福暗算自己,泰然来到阵前:“陈将军有何话说?”陈永福说:“陈某起自寒微,以军功得此微末官职。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战场上各为其主,也不过各尽其事罢了。”这话说出来就泄气,马上就打仗了,你在这儿说自己来打仗有多少苦衷,摆明了就是压根不想打。

李过答道:“将军久镇河南,我们闯军与将军也打过许多交道。双方冲突多年,两家都死了不少兄弟,你们是官军,我们是义军,互相攻杀,乃是尽忠职守,将军不滥杀百姓,不屠戮降人,足见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如今情形却不同了,东虏进犯,华北三省沦陷,我等军人若还是忙于杀戮同胞,便大大不该了。”

陈永福幼年吃过苦,在军中爬到高层,又见多了明军中的腌臜景象,对于明朝的忠诚着实有限。现在吃着朱家的饷,他还是要用心办事的,但是,这不代表他什么事都办。和清军一起打闯军这事,有点下作得过分了。倘若崇祯还是天下的皇帝,“借虏平寇”还可以说是策略,眼下都已经是“八县天子”了,还玩这个,等死吗?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