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354章 以史为鉴2:关于利益分配

第354章 以史为鉴2:关于利益分配(2 / 2)

崇祯和王承恩思考了一会儿,同时摇头表示不清楚。

刘慧明笑道,“很简单嘛,那时候人少地多,是按需分配的,俗话叫跑马圈地,你的马能跑多远,这些地都是你的,所以那时候的人没有矛盾,因此三皇五帝和尧舜个个都是圣人明君,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经历过陛下现在经历的这些事情,要是把他们放到现在,绝对不如陛下做得好。”

崇祯呵呵笑道,“原来如此,朕一直在想朕这么努力,为何局势不见好转,原来是上古时期人少的缘故。”

王承恩心想刘慧明这马屁拍的润物细无声啊,连忙也送上一个马屁,“陛下圣明!老奴也明白了”

“从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商朝,其实一直都是这么分配的。”刘慧明又道,“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每个朝代的初期,因为刚经历战乱,人口稀少,基本上也能实现按需分配。”

崇祯和王承恩一起点头称是。

刘慧明在纸上写上“一、按需分配”,总结道,“因此,在这个时候,朝廷一般都用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了,大家自己忙自己的,也不会产生矛盾,自然就没事了,既然没事何必要去折腾呢。因此,这个时候的官位是最不值钱的,隐士也多。”

崇祯频频点头,他突然想起他的爷爷神宗皇帝了,问道,“爱卿,神宗皇帝也倡导无为而治,而海清河晏,但此时,朕大明已立国两百余年,何也?”

刘慧明一口老血差点儿喷在他身上,心道,后世的历史学家都说“明实亡于万历”,要不是他怠整,你现在至于这么艰难吗?

崇祯见刘慧明脸色尴尬还以为自己把他问住了呢,心中竟然有些小小的喜悦,道,“爱卿可有话说?”

刘慧明尴尬地笑了笑,道,“陛下勿急,等我们把这个问题讨论完,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崇祯鼓了股腮帮子,示意他继续说。

刘慧明道,“到了商朝后期,当时的中原地带人口压力增大了,也就产生了矛盾,才有纣王和各诸侯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和文王之间的矛盾,说什么纣王无道,根本就是周室以及后来的文人在抹黑。”

崇祯打断道,“先生不可乱说,商纣王是有名的无道暴君,文人怎么抹黑了?”

刘慧明看了看王承恩,问道,“王公公,我记得《论语》里有提到过商纣王的语句,王公公可否告知在下。”

王承恩想了想,道,“《论语子张》篇有云,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刘慧明笑着对崇祯道,“陛下,子贡的意思就是说纣王并没有那么坏,是因为有人在泼他的脏水,这可是圣人之言,臣没有说谎吧。”

崇祯哑然。

刘慧明到,“第一个往纣王身上泼脏水的就是周武王,他在出征前发布誓师文章《牧誓》里面讲了纣王许多坏话,而最后恰好他也赢了,所以脏水就变成正义之言了。太史公在《史记》里也有言,说纣王长得丰神俊朗、反应机敏,能手格猛兽,倒拽九头牛,而且纣王一生开疆拓土无数,这样的人是昏君吗?”

崇祯无言以对,王承恩问道,“那纣王是怎么亡的国呢?”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