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又一年</p>
政和四年三月:定王桓加冠,兖亲王遣人贺;道士王老志奉旨赴京经襄邑,兖亲王亲迎,留驻三日,请教道法;入春京畿诸路天旱无雨,兖亲王率众汲水开渠抗旱。</p>
政和四年四月:盛德堂皮革坊、成衣坊开工生产;兖亲王准义学匠作班、算学班结业学生六十人入盛义堂各工坊;兖亲王校阅两社社丁,奖武艺超群、箭法出众者金碗、银碗若干。</p>
政和四年五月:府中改崇文堂为讲武堂,引附近诸州府士大夫好兵者数十人于此论兵,兖亲王屡次亲来聆听,府中行尚武之风;兖亲王感关云长忠义,建关帝庙祭之。</p>
政和四年六月:大旱无雨,诸路州府粮田绝收,饥民涌入,兖亲王上表请旨赈灾,圣上准,王府开仓放粮赈济,兖亲王亲往施药,收留孤寡,活人无数,灾民感王爷恩义,立生祠祀。</p>
政和四年七月:王府括荒田数百顷,修渠引水、发放农资,安置流民,耗资十数万贯,圣上感其为国分忧,加封保德节度使,授太保。</p>
政和四年八月:秋粮丰收,王府出资设竞标赛,以金银碗为筹,各庄踊跃争标,社丁教习高宠弓马娴熟拔得头筹;中秋节后,兖亲王率众秋猎…</p>
“都头,咱们还有多少路要走?”黑夜已经降临,一支部队在条山谷中宿营,篝火旁雷震山抱来一捆干柴放下问正在查看地图的赵忠。</p>
“从图上看,还有百十多里,按照命令明天傍晚必须赶到,不过这中间有两条河,还不知道水况,能不能顺利过去还不好”赵忠将地图按照原有的折缝重新折好,用油布包好道。</p>
“都头,我们已经走了五天了,还有这么远啊?”边上的李磊将冻僵的手放到火上烘烤着道,他们已经出来五天了,每天徒步行军都在二百里左右,而且选的都是荒无人烟的路,还要背着四十多斤的装备给养,体力消耗很大。</p>
“哪那么多的废话,二爷让咱们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今晚你们队值夜,不要让火灭了,二娃你去找水多烧水,给大家都烫烫脚”赵忠板着脸道,他现在是甲都都头,李磊是乙队的队长了。</p>
“是,我马上安排好”李磊答应道,立刻起身找几个伙长布置岗哨。</p>
听到都头的吩咐,二娃往篝火中添了柴拎起皮桶去溪边提水,二娃大号雷震山,因为和府里的厮们相熟,大家还叫他二娃,他本来在工坊中当铁匠,再有一年就可以出徒了,他去年听王府亲卫队招兵,也没跟家里商量马上就去府里报名,他琢磨着自己读了两年书,自幼和父亲习武,只是没骑过马,但是家里养的驴他常骑,可想着自己和王爷有‘交情’,大不了去找他,没想到负责招兵的人是赵仁这些旧识,当下就同意了。</p>
二娃回家本来怕爹娘埋怨自己做主去当兵,没想到一,爹娘比他还高兴,让他好好去保护王爷,也算报答王爷对他们一家恩情。他进了亲卫队才知道当兵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赵仁他们在训练上对自己这个老朋友一也不讲情面,跟其他人同样打就打。</p>
咬牙挺过了这几个月后,他才明白赵仁他们为啥这样对待自己,懂得了当兵和老百姓是不一样的,当个好兵也不容易,接下来的日子他学会了很多新东西,成绩在全营也是数一数二的,现在跟着都头当了通讯员,可他不愿意干这个,还想去伙里当兵这些天虽然很累,但是想着王爷一直跟大家同样负重行军走在一起,他也就不觉怎么样了。</p>
“快哉百战死边疆,千秋侠骨香,太行山畔易水旁,幽云复长墙。抗强权,除国贼,烈士精神光日月,头颅可丧,身不可降,碧血化干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