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2 / 2)

韩德让叹息了几声,走了出来,马夫人也随后出来。

韩德让想安慰马夫人几句,可是,心里却被什么压住了,气流堵在喉咙里,说不出话来,直到出了马府,辞别马夫人的时候,才说:“我回去禀明太后,派一个御医来给马大人看病,好歹要治好马大人。”

马夫人连忙称谢。

韩德让回到宫中,向萧绰说了马得臣的病情,

萧绰听了半天不语。

韩德让说:“要不要派一个御医去看看。”

萧绰忙说:“要的,要的,快派人去。”

韩德让起身去了太医院,萧绰坐在宫里半天一动不动。突然,喊来贤释,说:“你去门口守着,看见太医回来,让他直接到朕这里来。”

没过多久,贤释带着太医进来。

没等太医行礼,萧绰便问:“马大人怎么样了?”

太医说:“马大人,情况很糟糕,怕是~~~”

萧绰见太医吞吞吐吐,不耐烦地问:“马大人得了什么病?”

太医说:“积劳成疾,加上最近可能受了惊吓,猝然发病,气血淤塞,以致昏迷不醒。”

萧绰说:“能不能治好?”

太医说:“马大人这病发作突然,凶险至极,往往数个时辰之内,人就没了。但马大人发病至今一过好几天了,想来可能有救,只是臣无能,救不了马大人。”

萧绰说:“马大人为了国家鞠躬尽瘁,国家不能慢待他,你们太医院立刻商量出一个方案,一定要救活马大人。”

太医领了命令,连忙回太医院,集合所有太医一起商议,可是商议来商议去,始终找不到一个良方,但又不能违背太后懿旨,只得死马当成活马医,把他们认为有效的药都拿去煎给马得臣喝,又施以针灸、推拿,放血,凡是用得上的办法都用上了,全无效果,眼看着病人越来越沉重,太医们慌了,只得硬着头皮上奏:马大人不行了。

萧绰叹道:“马得臣之病,朕之过啊。”

室昉说:“太后何出此言?”

萧绰便将马得臣建言释放俘虏的事说了一遍。

室昉说:“太后休要把这事放在心上,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马大人不是心胸狭隘之人。”

萧绰说:“虽然如此,如果马大人真有个山高水低,也是我契丹的一大损失。”

众人听了,都唏嘘不止。

萧绰又说:“马大人自入仕以来,操劳国事,兢兢业业,朕甚喜欢,又是皇上的师傅,教导皇上尽心尽力,谆谆教诲,是一个好老师,皇上应该去看看他。”

耶律隆绪说:“太后说的是,朕下朝之后就去看望马师傅。”

耶律隆绪到马家的时候,马家已经乱成一团,马得臣已经从那又黑又矮的小屋里抬出来了,放在堂屋的地上,奄奄一息。马夫人和几个儿女围在他身边都哭出了泪人。几个年老的人则在一起商量马得臣的后事,开始安排如何布置灵堂。

听到皇上到来,所有人都迎出来,行了君臣之礼。耶律隆绪随马夫人来到马得臣身边。

马夫人低下头在马得臣身边说:“得臣,皇上来看你来了。”

马得臣嘴角动了动,喉结上下蠕动了一下。

马夫人惊奇地看着马得臣,眼睛立刻放出奇异的光芒,一把抓住马得臣的手,说:“得臣,得臣,你醒了?皇上来看你来啦。”

耶律隆绪蹲下来,在马得臣耳边说:“马爱卿,你怎么样了?是不是好些了?”

这时,只听见马得臣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响声,咕噜咕噜好一会儿,却没有一个人听清他说的是什么。

耶律隆绪说:“本来皇太后要来看你的,可是,朝中有事,走不开,就让朕先来看你,皇太后说马大人是一个好大臣,一心为国,兢兢业业,忠心耿耿,又是一个好师傅,循循善诱,教导有方,是大契丹的栋梁。”

两颗热泪滚下马得臣的眼角,只听见他长长地叹息了一声,喉咙里嘎嘎几声怪响,接着,就再没有声息了。

萧绰得到讣闻,心里十分难受。次日,下次亲自来到马府凭吊,只见马府甚是寒碜,马得臣的尸体还停放在屋中间,裹着一张破烂不堪的毯子。全府上下都除了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外,更多的人都愁眉不展。萧绰叫来马夫人一问,原来马得臣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弄得连办后事的钱财都没有,直到现在棺材还没有买回来,全家人都焦急万分,正与亲戚们商量借钱办事。萧绰听了,心里甚是难过,伤感,嗟叹不止,遂令有司出钱安葬马得臣,所有费用都由内府支出,另外,赏赐马家金五十两,银五百两,锦缎一百匹。追赠马得臣为太子少报。马家举家欢喜,感激涕零。

马得臣病殁,耶律休哥身负重伤,令萧绰心里甚是烦躁,士卒有些厌战,特别是长城口一战,伤亡惨重,虽然拿下了长城口,但也抵消不了伤亡带来的阴影。

萧绰考虑再三,决定班师。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