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长歌落日圆 > 二百四十一、雍王病故

二百四十一、雍王病故(2 / 2)

王应昌摇头道:“没有,只有内侍们在收拾东西。”

高琼说:“皇上果然要回京师呀。”

王应昌惊奇地问:“皇上要回京师?契丹人还没被打退,怎么就回京师?”

高琼说:“是啊,契丹人还在虎视眈眈,这时候回京师,岂不自乱阵脚,契丹人趁机打过来怎么办?”

王应昌说:“那决不能回京师。”

高琼说:“那怎么办呢?”

王应昌焦急道:“是啊,太尉,你说怎么办?”

高琼招招手,王应昌把头低下来,高琼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王应昌惊骇抬起头,紧紧盯着高琼,说:“太尉,这不是谋逆吗?”

高琼说:“只有不顾江山社稷,祸害国家的人才是谋逆,为了江山永固,社稷昌盛,怎能是谋逆呢?”

王应昌连忙摇手道:“太尉,你还是饶了我吧,这事我不敢做。”

高琼说:“又不让你做什么,到时候你们只管站着不动就是了。”

王应昌说:“但是你们绝不能对皇上不利,否则,王应昌就是豁出性命也要保护皇上的。”

高琼说:“你只管放心,我们只想把皇上留下来,绝不会做对皇上不利的事。”

王应昌说:“好吧,只要对国家有好处,王应昌以后就是挨千刀万剐,我也认了。”

高琼与王应昌说好之后,就回去了,只见李继隆,石保吉在寇准的房间里,见高琼回来,寇准便问:“太尉,谈得怎么样了?”

高琼说:“谈好了,你们呢?”

李继隆说:“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大不了这把老骨头不要了。”

石保吉说:“为了江山社稷,就是担上罪名,也在所不惜。”

高琼问:“兵士是否已经到位?”

李继隆说:“北城的守军不能调动,只有南城的御林军可用,我已经让葛霸去了。”

寇准说:“王旦已经联络好了百官,这是恳请皇上留下的联名奏折,太尉也在折子上按个手印吧。”

高琼伸出手,在折子上按下自己食指,说:“这个王旦确实很会办事,如果是我,一半人都不会听我的。”

李继隆笑道:“不是我说,我们这几个,包括寇大人,都没有人家那本事。”

寇准说:“当然没有,我这人太直,容易得罪人。”

石保吉说:“王旦也很直,但是,他为何很少得罪人?”

高琼说:“依我看,在于他没有私心,大度,能容人。”

寇准半天沉默不语。

高琼觉得自己失语,对寇准说:“寇大人别见怪,高某是个粗人,大人就是太直,太刚强,所以,容易得罪人。”

寇准叹道:“这个我知道,可是本性难改,没办法。”

正说着,内监传旨:百官速去行宫议事。

寇准说:“不知葛霸准备得怎么样了?”

李继隆说:“寇大人放心,等我们到了行宫,葛霸肯定也到了。”

百官相继到了行宫,寇准瞟了卫士一眼,只见远处站着穿着御林军行装的士兵,便放下心来。进入大殿。

百官一进入大殿,就听见内监喊皇上驾到。

赵恒坐定,百官朝拜毕。赵恒便说:“雍王不幸薨逝,京师无主,如何是好?”

寇准说:“皇上,虽然雍王不幸薨逝,但京师还有毕大人坐镇,京师一定平安,皇上,只管放心。”

赵恒说:“出了这么大的事朕如何放心得了?京师乃全国的中枢所在,牵一发而动全身,朕不得不管。”

王继英说:“皇上,京师有留守大臣和亲王,会管理好的。”

赵恒说:“毕士安重病在身,吴王元杰体弱沉溺诗词书画,元偓胆小懦弱,元偁体弱多病,自顾不暇,元俨自幼与雍王不睦。雍王的后事何人料理?”

寇准说:“皇上可令一位能干的大臣回京师,代替雍王留守京师,料理雍王后事。”

赵恒说:“这怎么行?雍王乃朕之亲弟,朕必须亲自料理,以全家人之礼。”

陈尧佐说:“不可,皇上乃一国之君,当以国礼为先。”

赵恒说:“以你之言,朕连祭奠雍王的机会都没有了?”

寇准说:“不是,皇上,大臣们以为现在战事方殷,皇上应该致力于消除外患,而不是为雍王之死而操心。”

赵恒说:“不,朕必须回去,不然,国人怎么看朕,他们会骂朕没有人情的。”

王旦说:“不,老百姓只会称赞皇上英明,国事,家事孰轻孰重,分得清楚,大公无私,是贤明的君王。”

赵恒说:“什么贤明的君王,自己的亲弟弟死了,都不回去看一眼,朕有悖人伦,如何面对天下百姓?”

寇准说:“恰恰相反,皇上是天下人的皇上,你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并不是心系一人或者一家之生死,现在天下百姓都看着皇上,渴望皇上给他们带来安宁,和平。”

赵恒说:“你们都别说了,朕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不能祭奠,如何给他们带来安宁与和平?你们别拦朕,朕现在就走。”

寇准一下子跪倒在堂下,百官们也跪下来。寇准拿出百官签名的奏折说:“皇上,你不能走啊,这是百官奏折,上面有他们的签名,手印,所有人都希望您留下来,以国事为重,打退契丹人,还百姓以安宁。”

赵恒接过奏折,看了看,又看了看百官,说:“你们这是逼迫朕,陷朕与无情无义。”

众臣们说:“请皇上以国事为重。”

赵恒说:“朕已经到了澶州,现在雍王去世,亟待朕回京料理,你们为何要苦苦阻拦?”

高琼大声说:“皇上,将士盼望皇上已经很久了,好不容易把您盼来,还未见一面,你却要走了,你走了事小,将士们就失望了,以为皇上害怕跑了,既然皇上都跑了,谁不害怕?哪有胆量作战?澶州还守得住吗?”

李继隆说:“皇上,高太尉说的是,皇上就是定海神针,你若是走了,就会地动山摇的。”

赵恒说:“你们谁都不要说了,朕今天非回去不可,王应昌,备车。”

王应昌站着,没有动。

赵恒怒道:“王应昌,连你也要反对朕吗?”

王应昌走到赵恒身边,低头说了一句。

赵恒骇然地看着堂下的众臣,问:“你们,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寇准说:“请皇上以天下为念。”

赵恒又看着李继隆说:“李继隆,是谁派御林军包围行宫的?是不是你?你也想造反吗?”

李继隆说:“臣不敢,但是皇上此刻不能回京,你如果走了,国家就完了,大宋就完了呀。”

赵恒怒道:“危言耸听,危言耸听,朕几十万大军是干什么的?”

寇准说:“皇上既然知道有几十万大军在,你还有什么好担忧的?请皇上留下来,赶走契丹人,再凯旋回京。”

赵恒怒火冲天,厉声对王应昌说:“去,赶走那些人。”

王应昌出了大殿,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说:“皇上,他们的人太多,臣无法驱赶他们。”

赵恒站起来说:“反了,反了,真是反了,走,出去看看,朕就不相信,他们能对朕怎么样?”

王应昌一下子跪在赵恒面前,拉着赵恒,哭道:“皇上,不可,你这样出去会出大事的,刀剑无眼呀,万一有管束不住的人失手伤了您,怎么得了?”

赵恒只得坐下,垂泪道:“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寇准说:“皇上息怒,这些军士都是来保护皇上的。”

赵恒说:“朕有侍卫保护,哪里需要哪些军人来保护?你们这是造反,谋逆。”

寇准说:“只要皇上坐镇澶州,打退契丹人,臣但凭听皇上处置。”

李继隆说:“皇上,御林军是臣调动的,责任在我,皇上要处罚就处罚我。”

赵恒叹道:“众卿家都是一片忠心,朕岂能不知,但雍王之死,朕着实悲痛,不能亲自吊唁,心里难受,即使留在澶州也怕指挥不了三军。”

高琼说:“不要紧,皇上,只要你在澶州,澶州的大军心里就有底。”

王继英说:“是啊,皇上,好多大事还是要您做主呀。”

赵恒说:“可是,京师怎么办?雍王的后事怎么办?”

寇准说:“皇上可令一员大臣回京,为雍王料理后事,处理京师事务。”

赵恒看了看群臣,又看了看大殿外面,默然无声。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