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长歌落日圆 > 二百四十二、东京留守及两件宝贝

二百四十二、东京留守及两件宝贝(2 / 2)

王继英刚走,冯拯过来求见。

赵恒问他有什么事?

冯拯说:“皇上,臣听人说,寇准不想和谈。”

赵恒惊问:“什么?寇准不想和谈?他为什么不想和谈?”

“还不是沽名钓誉,妄想立不世之功。”

“他到底想怎么样?”

“寇准想利用皇上在这里,号令四方之兵,前来会战,想一举打败契丹人,收复燕云十六州。”

赵恒说:“朕也想打败契丹人,收复燕云十六州,但是打得败吗?现在,契丹人围困澶州几十万大军,一筹莫展,如何打败他们?”

冯拯说:“他这就是拿皇上做赌注,想博得生前身后的美名罢了。”

赵恒说:“真是可恶,卿且回去,待朕问一问寇准是什么想法。”

冯拯走后,赵恒立即叫人传寇准前来觐见。

见到寇准,赵恒冷冷地说:“刚才,朕召来王继英问了和谈之事,寇卿家以为如何?”

寇准说:“皇上,和谈还为时过早?”

赵恒说:“那什么时候才不早?”

寇准愣了一下,说:“必须击退契丹人进攻才能与他们和谈。”

赵恒哼了一声,说:“只怕是朕死了,才是和谈的时候吧。”

寇准听了,大惊失色,半晌,说不出话来。

赵恒说:“朕听说你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寇准说:“是的,皇上。”

“你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皇上,现在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时机,只要我们困住契丹这支部队,困住契丹皇帝母子,就不怕他们不还燕云十六州。”

“到现在,契丹的这支部队你困住了吗?他们母子你困住了吗?现在不是你困住他们,是他们困住了朕,是你们困住了朕。到现在,朕总算明白了你们为什么处心积虑的让朕亲征,宁可犯法也要留朕在澶州,原来是想利用朕号令四方之军,为你收复燕云十六州博取美名。”

寇准听了,吓得一下子跪倒在地上,说:“皇上,臣绝无此意,臣的确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但臣没有挟持皇上之意。”

赵恒说:“那你为什么阻止和谈?”

寇准说:“臣没有阻止和谈?只是觉得时机未到。”

赵恒怒道:“那你就挑一个好日子吧。”

寇准回到枢密院,找到王继英,质问他为什么要说他阻止和谈?

王继英听了,一脸茫然,说:“寇大人,我没有说你阻止和谈呀?”

寇准说:“那为什么皇上说我阻止和谈?”

王继英说:“今天,皇上叫我去,的确问了有关和谈的事,我说契丹人要价太高,此时不宜和谈,并没有说大人阻止和谈。怎么了?”

寇准说:“皇上说我挟持他,号令诸军,收复燕云十六州,不顾他的安全,沽名钓誉。”

王继英愤恨地说:“这是谁造谣生事?”

寇准说:“王大人,别见怪,我知道是谁。”

王继英半晌不吱声,最后说:“不过话说回来,寇大人觉得我们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寇准说:“只要援军到了,就有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

王继英说:“可是援军在哪里?”

寇准默不作声。

王继英说:“寇大人,你指望的援军,就是镇、定之军,你以为他们真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能力吗?”

寇准依旧不做声,低着头,他的底气好像跑光了。

澶州南城,自从赵恒来了之后,一下子热闹起来,先前的居民差不多都跑光了,但听闻皇上亲征,住进了澶州。许多百姓又渐渐地回来了,城里原来关门的店铺,又重新开张了。所谓富贵险中求,尽管河对岸矢石如雨,血流成河,南城却一直生意兴隆,莺歌燕舞,一片升平的景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花”。

小丰乐楼距离临时枢密院不远,是一座两层小楼,地方幽静,小楼别致,很有汴梁丰乐楼的味道。是文人雅士的好去处。

那日,忽然来了一个身穿名贵貂皮大衣的人,长得白皙,短须明目,一身儒雅之气。进屋之后,便将店家叫来。

店家涎着脸,问:“客官有何吩咐?”

来人说:“我要一个上好的雅间,不许有人打扰。”

店家连忙答应,将来人引到一个装饰得十分清雅的房间里,来人看了看甚觉满意。

来人说:“你们可认得冯拯冯大人?”

店家忙说:“冯大人,认得认得,客官是想找他?”

来人说:“不错,你能把他找来吗?”

店家犹豫道:“客官,现在大人们——都忙——怕不好找。”

来人拿出一块银子,丢在桌子上,说:“这个是你的跑路钱,找来冯大人之后,另有打赏。”

店家拿了银子喜滋滋的出去了,没多久,引着冯拯来到来人面前。

来人拱手道:“冯大人这一向安好。”

冯拯愣了愣说:“恕我眼拙,你是——”

来人说:“冯大人不认识我了,等我慢慢告诉你。”便对店家说店里有什么好吃的,上几个精致的好菜来,好酒上两壶。

店家答应着高兴地去了。

来人请冯拯坐下。冯拯犹豫着,思量着,依旧认不出面前的这个人,但对方衣着讲究,举止文雅,给了冯拯几分好感。

冯拯坐下,看着那人,说:“这位朋友,冯某确实眼拙,不曾见到你,你找冯某究竟有什么事?”

那人笑道:“冯大人莫要惊奇,在下只是一个商人,我知道冯大人学识渊博,尤其对古物很有研究,造诣颇深,所以冒昧请大人来,帮在下看一看两件古物,辨一辨真伪,出处,万分感谢。”

冯拯听他如此一说,便站起来,说:“我还有事,没有时间陪你。”

那人说:“大人别着急,我想我的这些好东西,大人一定没遇见过,,你先看看又何妨?”

冯拯确实对古物很感兴趣,那人既然说是好东西,那就看一看,到底什么好东西。只见那人从包裹里拿出一个细纸包裹的得严严实实的东西,放在桌子上,一层层打开细纸,才露出一个头,冯拯的眼睛就直了,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人打开细纸,最后,一盏白瓷烛台呈现在冯拯面前。

冯拯睁大眼睛,瞅着那盏烛台,烛台高约六寸,洁白如玉,上面是一个莲花状的灯盘,灯盘下面是一根双龙蟠绕的立柱,龙足顶着灯盘,立柱下端是一个较大的承盘,承盘里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尾和莲瓣,精美绝伦,放在灯光之下,更是光彩照人,美轮美奂。

冯拯伸出手去轻轻拿起来,眯着眼仔细地瞧着,轻轻地抚摸着,像怀抱中一个娇儿,生怕手重了,弄疼它了。

那人问:“冯大人可认识这个东西?”

冯拯点了点头,说:“认识,当然认识。”

冯拯说罢,愀然看着那人,说:“你是什么人?”

那人笑道:“在下不是已经说过,我是一个生意人。”

冯拯说:“你这个蟠龙烛台从哪里弄来的?”

那人说:“当然从它存放的地方弄来的。”

冯拯退后一步,问:“你到底是什么人?”

那人笑了笑,说:“我是什么人不重要,我只想知道冯大人觉得这个烛台怎么样。”

冯拯说:“当然是精美无比的旷世珍宝。”

那人竖起大拇指说:“冯大人真是眼里非凡,在下还有一件东西请大人鉴赏。”

那人说罢,又拿出同样细纸包裹的的东西,打开细纸。这回,冯拯更是惊呆了,一双张得最大的眼睛发出异常的光芒。

那是一个铜制的砚盒,外形像一只张开嘴的蟾蜍,巧妙的蟾蜍头上又长有龙角,身上生着双翼,睁着一双大眼睛,如同现在的冯拯的眼睛。砚盒外观大方,构造奇巧,更让冯拯惊奇的是砚盒通体鎏金,光彩夺目,并且镶嵌着几十颗绿松石,愈发显得砚盒的高贵与奢华。

冯拯看呆了,半晌,才伸出手去,拿起砚盒,细细地观看起来。

那人说:“这个东西,冯大人认得吗?”

冯拯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说:“这应该是唐朝宫里的东西。”

那人说:“冯大人的确学问渊博,这两件东西都是唐宫里的东西。”

冯拯看了看那人,说:“你是契丹人?”

那人说:“冯大人不仅学问深,眼力也很好,我的确是契丹人。”

冯拯说:“这些东西是耶律德光抢到契丹去的,你们就是一群强盗。”

那人笑道:“冯大人说错了,这些都是中原人送的。”

冯拯说:“胡说八道,哪个中原人送你们这些东西?”

那人说:“石敬瑭连燕云十六州就可以送,这些玩意儿为什么就没有人送?”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