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长歌落日圆 > 二百四十三、寇准的无奈

二百四十三、寇准的无奈(2 / 2)

萧绰说:“好,朕等着这一天已经好多天了,希望能搬掉这个绊脚石。”

王继忠说:“虽然不能搬掉他,但也会让他做出让步的。”

萧绰说:“继忠啊,你这条计还是很高明的。”

王继忠说:“臣只是按照太后吩咐的去做了,不过,臣还是请求皇太后,皇上放弃攻打汴梁的打算。”

萧绰笑道:“朕不过那么一说,我军现在的处境艰难呀,哪有能力打到汴梁去?”

王继忠知道萧绰说的是实话,上次韩制心送来粮食很快又快消耗完了,很多战马都饿死了,人吃着马肉,都是一边吃一边流泪,那马都是他们的好伙伴,是他们出生入死的战友,失去了战马,契丹的军力,将大打折扣,他们甚至会被一支土匪队伍打败。

前天,派出部队进山剿匪,结果被土匪打得落荒而逃。失去战马的契丹军就像丢了魂似的,茫然不知所措,眼看着土匪在眼前,就是追不上。

这样的部队怎不让人担忧?但萧绰的情况更令人担忧,她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经常咳嗽,失眠,做噩梦,一觉醒来浑身湿淋淋的,垫的被褥都被汗水打湿,要拿到火炉上烘烤。还有,她的记忆力也在快速地消退,有时面对众臣,竟然叫不出名字,这是以前从没有出现过的。再就是处理文件,变得非常仔细,不能很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她往往要读两遍以上才能完全理解。

这两天,萧绰甚至有些依赖康延欣了,皇上或者韩德昌转送过来的奏折,她就让康延欣读给她听,然后,先让康延欣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自己再拿起奏折看一两遍,再签署自己的意见。

康延欣发现了萧绰的异常情形,告诉了王继忠。

王继忠很是担忧,这个情况,他在瀛州的时候就发现了,当时只是以为皇太后太累了,现在看来她是病了。

但萧绰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每天照常上朝议事,有时,还到各个军营里视察,给将士们打气鼓劲,像个正常人一样,忙到深夜,韩德昌劝她早点睡觉,她却笑道:“哎呦,人老了,睡不着了。”

韩德昌以为她是太担心了,便安慰道:“太后,不要太担心了,无论怎样我们还有几十万大军呢。”

萧绰笑道:“谁说不是?有什么好怕的?”

韩德昌说:“那你早点睡吧。”

萧绰便当着韩德昌的面上床睡下,但韩德昌一走,她又爬起来,拿起奏折不停地看,康延欣知道,她是怕弄错了,她知道自己病了。

有时,她当着康延欣的面说自己头脑不行了,像一团浆糊,很多奏折看不懂了,看她的样子,她非常苦恼。

这时,康延欣就劝她,对她说只有休息好,脑袋才能清醒。

萧绰看着康延欣,说:“不行啊,怎么睡也清醒不了,这可怎么办呢?”

康延欣看见她痛苦的样子,非常心疼,但也没有办法,只是偷偷地抹眼泪。

就这样,萧绰一直强撑着,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而王继忠一天比一天担忧。

寇准一夜无眠,这是他就任宰相以来,遇到的最大的信任危机,虽然,他以强硬的手段逼着皇上亲征,但那时皇上信任他,以为他做的一切是为了大宋,为了国家,没有私心杂念。现在不同了,皇上的心中,他逼迫他亲征是为了自己建功立业,扬名立万,原来是在自己打算盘。他的大公无私的形象,已经在皇上心中轰然倒塌了。

这该怎么办呢?寇准知道自己纵然长有十张嘴,也难挽回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况且,从他内心深处来讲,他的确有利用皇帝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打算,以此为自己扬名。他不想放弃这个大好机会,他想皇上亲征必会四方云集响应,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此一举,作为亲征首倡和力行者,自然是这一千秋功业的最大功臣,名垂千古。若能实现这一伟大创举,那就不枉此生了。

但现实给了他几大棒,兵力调不动,契丹军太强悍,皇上太畏惧,现在,又遭同僚的诽谤和皇上的猜忌,寇准的雄心壮志就这么快被打磨完了。只是,寇准是一个不服输的主,还没到绝望的时候,他有时觉得一觉醒来,援军就到了,将契丹军包围起来了,燕云十六州就回到大宋手里了。

这是一个做不醒的梦,几十年来中原人都做着这样的梦,为了这个梦,死了几十万人,成河的鲜血冲不醒这个梦,而且,越来越强烈。

但寇准这个梦快醒了,带着无可奈何的叹息,它要醒了,这不是完全来自于皇上的不信任,而是来自于自身的弱小,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宋军为什么畏战,实在是契丹军太强大了,两者的差距,造成心理上更大的落差,因此,即使皇上亲征,援军还是不敢应援。

现在,寇准不得不慎重考虑和谈这条路了。正如王继英说的,要想和谈就必须守住澶州,这样才有和谈的资本,为了守住澶州,就必须让还是皇上过河到北城去。想到这里,寇准愈是睡不着了,起身来回的走着,心里烦躁不安。开门出去在院子里徘徊着,不知不觉地走到高琼的门前。凝神听了一会儿,屋里没有鼾声,却传来几声咳嗽。

寇准叫道:“太尉,没睡吗?”

高琼咳嗽了两声,说:“谁呀?是寇大人吗?”

寇准说:“是我,我可以进来吗?”

高琼说:“寇大人,快进来。”

声音一落,就听见打火石的声音,不久,屋子里亮起了灯光。

寇准推门进来,只见高琼坐在床上,准备起身。寇准走过去,说:“老太尉,别动,外面冷,就在床上偎着,暖和些。”

高琼便坐在床上,笑着说:“寇大人也上来吧。”

寇准便脱了鞋子,钻进被褥里,在高琼的对面坐下。

高琼说:“宰相大人也睡不着吗?”

寇准说:“不知怎么了,今天就是睡不着啊。太尉怎么也睡不着?”

高琼说:“人老了,瞌睡少,晚上睡不着。”

寇准笑道:“太尉又在说笑了,人老了,应该瞌睡多,我看见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就爱打瞌睡,晒着太阳就睡着了。”

高琼笑着说:“大人说的没错,老年人就是喜欢睡零碎瞌睡。他们喜欢想以前的事,想着想着就睡着了,一有动静就醒了,醒了就接着想,接着就又睡着了,你说怪不怪?宰相大人为什么睡不着?”

寇准叹息了一声。

高琼笑道:“一定是操心国事,睡不着觉。”

寇准说:“一半为国家,一半为自己。”

高琼笑了两声,说:“寇大人一心为国,什么时候为自己了?”

寇准说:“太尉也太高抬寇准了,寇准也是一个凡夫俗子,有时不能不考虑自己。”

高琼说:“寇大人为自己想些什么?”

寇准说:“实不相瞒,寇准今天被皇上痛斥了一顿,至今脊背都是凉的。”

高琼忙问怎么回事。

寇准便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说:“皇上都发这么大的火了,我心里难受呀。”

高琼说:“寇大人呀,你这还是有私心呀。忠臣从不考虑这些,刀夹在脖子上,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寇准说:“太尉说的是,寇某确实有私心,想扬名立万------”

高琼说:“不,我不是说你这个私心,我是说你也有胆怯的时候,关键的时候,也会把头缩起来。”

寇准看了看高琼,说:“太尉目光如炬,把寇准什么都看透了。”

高琼说:“不是老夫的眼力好,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大人患得患失了。”

寇准不禁一惊,没想到自己会变成这样。

高琼说:“寇大人现在到了关键时刻,你可不能这样啊,老夫知道你一心为国,你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也是为国,为自己能有多少?”

寇准说:“谢谢太尉理解,收复燕云十六州是中原人几代人的梦想,皇上也是支持的,寇准也是顺势而为。”

高琼说:“宰相大人的想法,老夫也是一样,老夫跟随先帝征战幽燕,后来又跟着曹彬北伐,结果都失败了,令人痛心呀。燕云十六州收不回来,我都没脸见人。”

寇准说:“太尉以为我们这次能不能收回来。”

高琼摇头叹息道:“我劝寇大人还是先考虑澶州的事。”

寇准说:“真的收不回燕云十六州了吗?”

高琼说:“除非寇大人能调集五十万大军来。”

一提到调集军队,寇准就无话可说了,别说调集五十万大军,就是五万人他也调集不了。

高琼说:“不过寇大人也别泄气,只要我们守好澶州,挡住契丹人,总会有办法的。”

寇准不能不气馁,按照现在的形势,宋军已经明显地处于下风了,皇上的胆怯之心越来越强烈,他的胆怯已经传染了众大臣,出征以来,皇上一直在犹豫,推脱,做逃跑的打算,这让众臣们看不到希望和决心,因此,也使众人失去了斗志。必须扭转这种局面。

高琼看着寇准说:“寇大人在想什么?”

寇准说:“我在想太尉的话,是的,我现在最首要的是守住澶州,守住黄河,然后,才能图谋别的。”

高琼说:“这就对了,守不住澶州,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一句空话。”

寇准说:“对,但是四方援军久久不来,就我们这些兵力,恐怕很难守住呀。”

高琼说:“我还是那句话,两军交锋,重在士气,士气旺盛,即使人少一点也没有关系,当年光武帝守昆阳,兵力相差那么悬殊,最终以弱克强,不也是打胜了?”

寇准激动起来,说:“太尉的话说到我的心里去了,我们必须把士气鼓舞起来。”

高琼说:“寇大人还是要让皇上过河,到北城去?”

寇准说:“皇上必须到北城去,要让守城的将士们看到皇上的勇气和决心。”

高琼说:“寇大人这样说老夫就放心了,你让老夫又看到了大公无私,无所畏惧的寇准了。”

寇准沉默了一下,说:“不过,现在,皇上对我有些误会,我怕我说多了,反而会让他厌烦,耽误了大事。”

高琼看了看窗外,说:“天亮以后,在朝堂上,寇大人什么样别说,就请求自己到北城去,接下来,由老夫来安排,大人就在北城安排一些将士,等候皇上到来,等皇上一出现在城楼上,就让将士们高呼‘皇上万岁’就行了。”

寇准会意,说:“好,天一亮,我就到北城去,剩下的就看太尉的了。”

寇准说罢,看了看窗外,笑道:“天就要亮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