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铁幕1925 >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舆论狂潮(1)

第一百四十四章 舆论狂潮(1)(2 / 2)

甘陕支部的宣侠父等人,陆续有消息传回北方局,虽然看不透吴安平意图,但最起码已经知道,其已受到甘陕百姓的衷心拥护。单从这点来说,吴安平所建立的这一股势力,比之国民党及**还强,毕竟国民党还受工农敌视,**更是资产阶级的眼中钉。而在甘陕,无论哪一阶层,对吴安平的势力却都是发自内心拥护,几乎没有例外,这不得不令人称奇。</p>

**员虽不情愿,苏联顾问却支持冯玉祥的设想,在他们看来,划分敌友的唯一标准,自然是看与哪方合作最符合苏联的国家利益。说吴安平要分裂西北,或许冤枉,但西峰通电公布的一系列政策表明,这个人没有阶级立场,不可能是苏联的同路人,非友即敌,既然解放军已威胁西北军的生存,而西北军又关系苏联远东稳定,那自然是要明确支持冯玉祥。</p>

早在一九二五年四月,苏联军事顾问团就已加入了西北军。顾问团人数很多,其中重要的有冯玉祥的顾问乌斯马诺夫,国民军参谋长西尔哥耶夫,方振武军顾问安铁尔斯,弓富魁军顾问诺加,其他还有喀尔偏科、西林、马历诺等人。这些顾问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担任指导工作,甚至还直接参加战斗,由于军援及其对**的影响,他们的地位十分超然。</p>

虽然明知冯玉祥不可靠,但为推动局势朝着有利苏联的一面发展,苏联顾问抱怨之余,还是勉力工作,对西北军帮助很大。现在西北军被困于归绥及宁夏,根本无法发挥苏联及斯大林期望其发挥的作用,综合考量各方实力,只有刚创建不久的解放军有可能比西北军弱,苏联顾问团自然支持冯玉祥进攻解放军,以扩大力量并打开东进北伐之路。</p>

至于传说中解放军拥有的飞机、大炮及坦克,这些苏联顾问根本不屑一顾,如果不借助外力,中国人就能自行制造装备这些武器,那就不会接连失地赔款,连外蒙都被苏联控制在掌心了。而只往广州及北京发几封电报,这些顾问便已确定,吴安平背后根本就没有任何列强支撑,这时候不打他打谁?</p>

苏联人当然不便直接参与论战,于是乌斯马诺夫向中国**施加压力,以配合第三国际的行动为由,逼迫西北军中的**员接受了冯玉祥的提议。由于邓晓平旅法时,曾做过青年团机关杂志《赤光》的编辑,所以这一任务直接压到了这位“油印博士”头上,于是引发舆论狂潮的第一篇檄文便就此出炉了。</p>

《西北民报》只及于包头附近,毕竟影响很小,但冯玉祥对此还另有安排。</p>

十月十四日,北京《英文导报》转载了《西北民报》的这篇文章,并以社论的形式进一步肯定了并不存在的所谓“分裂事实”。社论中,英国人看似悲天悯人实则居心险恶地提醒读者:中国乱战不休不是没有原因的,关键是有无数像吴安平这样的军阀出现,这才导致统一的局面一步步崩坏。</p>

要知道,《英文导报》的部分股东虽是中国人,但这份报纸其实是美国公司的资产,它的出版虽受治外法权保护,其报社地址位于北京城内,却受治外法权保护。主编克拉克在民国没什么名气,但《英文导报》的董事中却有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基督教青年会书记德怀特及北京语言学院校长佩特斯这样的名人,其影响力由此可见一般。</p>

按说《英文导报》是在北京,受张作霖管辖,怎么也不该为冯玉祥说话,但实际上,自北京政变后,其主编克拉克便每月接受着冯玉祥的津贴。这是私下交易,直到张作霖后来退回东北前,为清共在列强默许下突袭苏联使馆,查获了克拉克签署的许多收据及向冯玉祥催款的信函,此事才真正暴露出来,也致使《英文导报》信誉扫地,就此销声匿迹。</p>

《西北民报》的讨吴檄文,被《英文导报》译成英文转载,并登上头版版面,基于这份报纸的影响力,一两日后,同样的檄文便出现在了天津、上海、香港和马尼拉的所有英文报纸的头版上。</p>

而第二天,日本在北京的英文报纸《标准报》在转载的同时,又凑了一角,找些汉奸文人发了一通“历史上西北是游牧民族聚居地,本不属中国,正与满洲相同”的议论,顿时又掀起轩然大*,使舆论扩散到了民国各个层面,终于引发一场狂潮,而几乎所有矛头所指之处,正是暂时还不知情的吴安平。。.。</p>

更多到,地址</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