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热量,是从胃中的食物内提取而出,一般情况下是用来补充人体所需,维持生命运转,只有在人体剧烈运动的时候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不过热量会通过人身毛孔快速散发,所以人在剧烈运动后就会特别热、特别累、特别饿,这正是热量散发,气泄的一种表现。
练武者先将身体练结实,再将身上的力量练到强大无匹,凝成一股后,想要继续前进,就得用“意念”感悟体内的气,继而收敛束缚,保证气不散发出去,最终控制气在体内流通。
这是个很复杂的过程。
最终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一拳击出,劲力可刚可柔,全在一念之间,才算练劲圆满。
这便是觉远总结的第三关卡理论,似乎与后世的内家拳有异曲同工之理。
“心意心意,随心所欲,既能练心练意又能练气练力,觉远师叔说过,心意决大成后,可籍此总领各种功夫,招式随心所欲,但要做到劲贯全身,功夫收发于心,还需心、意、气、力四者结合,要化大量的时间摸索。”
秦书凡有了决断,主修心意决,辅修般若掌和铁布衫。
院子里。
秦书凡四平八稳的站着马步,双手不断挥动,如同老农拿着锄头在地里慢慢锄地。
每次挥动时,都能调动身体的力量,而后停顿三秒,再用“意念”仔细感悟力量的变化,慢慢调整手中的动作,继续挥动。
渐渐地,秦书凡沉浸在其中,手中的动作也越来越慢,挥动时,一板一眼,全身骨骼却噼里啪啦脆响,停下时,静若处子。
秦书凡双手虚握挥动,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把握住自身体内的力量,随即挥动这股力量,慢慢地,一缕热气在胃中升起,秦书凡用“意念”感悟,把它当成孩子,可惜这缕热气很快通过毛孔散发出去。
秦书凡不气馁,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他重新调动体内的力量,继续感悟。
不知不觉,一天时间过去,秦书凡睁开眼时,已是月到中天。
“时间过得真快,先去吃些野味补充体力,再钻研觉远师叔的练功心得和五拳精要,然后睡觉。”
秦书凡活动了下身体,趁夜奔出寺庙。
接下来的时间,秦书凡除了做早课和演武外,其余时间都在院里或后山闭门苦修,几乎不于人交流。
如此这般,三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这日清晨做完早课演完武功,秦书凡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去闭门苦修,而是与众师兄弟一道来到演武大殿观看一场比武。
比武的双方是两名达摩院高手,两人平日素有过节,今日在演武大殿用切磋的方式解决矛盾。
这种事情在少林寺里并不是稀奇,下到罗汉堂,上到达摩院,武僧间一旦有矛盾便通过切磋的方式化解恩怨。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少林寺这样的佛门清净地也一样不能免俗,试想一下,一帮子平日里只知练武的武僧却得不到有效发泄,即便戒律再严,也迟早会出乱子。
而少林寺立寺数百年可不是空说的,早有一套解决此事的方案比武切磋!
切磋,一来可以化解矛盾,二来促进武僧的争强好胜之心,三来增加实战,有此三种好处,少林寺何乐而不违呢?
而且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的促进少林医术发展,禅武医的名头就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