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顺第一谋士 > 第358章 聪明的皇太后

第358章 聪明的皇太后(2 / 2)

多尔衮近来心中明白,中国历史上所谓摄政与辅政大不相同。辅政同时有两位或两位以上;摄政只有一位,有天子之权而不居天子名。多尔衮听了圣母皇太后的这几句话,很合自己心意,尤其将他的辅幼主比为“周公辅成王”,最使他满意。在这之前,群臣中时常将辅政和摄政两种称号混叫,但也没有人提到“周公辅成王”这个典故。不料现在竟从圣母皇太后的口中说出!

如果换一个人,听到皇太后说睿亲王的辅政好比“周公辅成王”,他一定会忍不住趁机说出来自己改称摄政王的意见。但多尔衮既是一个心怀智谋的非凡之辈,又习惯于深沉不露。他认为称摄政的事在出兵前一定要办妥,但目前还不到时候。他再一次望着年轻皇太后的眼睛,含笑说道:“皇太后说洪承畴虽然投降了我朝,心中对崇祯仍存有故君之情,可算是看人看事入木三分。其实,先皇帝在世时,何尝不明白洪承畴不忘故君的一些心思?”

“你如何知道先皇帝也明白洪承畴怀着不敢告人的心思?”

“自从洪承畴投降以后,先皇帝赐予各种赏赐,独迟迟不给他正式官职,就因为知道他不忘旧主。直到先皇帝病故,臣与郑亲王辅政,才让他任内院大学士之职。还有,前年冬天,我国派精兵伐明,占领蓟州,深入冀南,横扫山东,到去年春末夏初始班师回来。这一次出兵十分重要,可是先皇帝并不向洪承畴问计,为的是知道洪承畴尚有故国之情,不引起他心中难过。”

“我朝这样处处体谅洪承畴,什么时候才能使他的学问为我朝所用?”

多尔衮笑着说:“我朝使用洪承畴不是只为眼前一时之计,是为长远之计,为日后夺取中原之计。”

“可是我八旗精兵不趁此时南下,把京师城白白地让给流贼攻占,岂不失计?”

“许多年来,先皇帝心心念念是占领中原,恢复金朝盛世局面,不是仅仅占领京师。不占领中原数省之地,单有一座京师城也不能国基巩固。臣经过反复思忖,同意了洪承畴的意见,将京师让给流贼,然后再杀败流贼,从流贼的手中夺得京师,进而平定中原数省之地,重建大金盛世的局面。”

皇太后的心中仍不服帖,想了片刻,又慢慢地小声说道:“我世代都是蒙古科尔沁人,没有去过京师。可是自幼听说,京师是辽、金、元、明四朝建都的地方,单说明朝在京师建都也有两百四五十年。全国的财富都集中在京师,一旦落入贼手,遭到洗劫,岂不可惜?”

多尔衮说道:“皇太后想得很是。但目前在臣的眼中,最大的事情是如何夺取江山,不是京师城的金银财富。只要江山到了我大清手中,京师成为我大清朝在关内的建都之地,何患各地的财货不输往京师。”

“啊,到底是看事情眼光不同!”

小博尔济吉特氏的心中一亮,想着多尔衮果然不凡,但没有说出口来。她又一次打量多尔衮的脸上神情,同多尔衮四目相对,不觉心中一动,赶快略微低头,回避了对方的炯炯逼人的目光。她平日风闻多尔衮身有暗疾,甚至有人说他不是长寿之人,但是她从多尔衮的外表上看不出他有什么病症,倒是体格魁梧,精力饱满,双目有神,使她不敢正视,遂把自己的眼光移向别处。

多尔衮因为年轻的皇太后回避了他的眼睛,也只得将眼光移向别处,落到他同太后中间的黄铜火盆上,又移到太后的雏凤透花紫红浅腰的小皮鞋上。他今日进宫本来是为着面奏幼主福临如何上学读书的事,但是他无意将简单的事情谈完就离开后宫,不知有一种什么力量吸引着他不能马上辞去。他想从腰间取出来别着的旱烟袋抽一袋烟,但是他仅仅动了一下抽烟的念头,随后就打消了。

尽管他目前权倾朝野,却不能不在皇太后面前保持君臣礼节,为文武百官作表率。永福宫中极其静谧,只偶尔从铜火盆中发出木炭的轻微爆裂声。就在这静谧之中,从年轻皇太后的绣花银狐长袍上散发出的清雅香气,越发使他不能取出烟袋,也使他不愿告辞。

他知道皇太后此刻很关心京师城将会落入贼手的事。虽然他谨防皇太后干预朝政,但是他想到,她既然是圣母皇太后,在一定限度内关心国家大事也是应该的,完全不使她知道反而会产生不好后果。等到不久他居于摄政王地位,权力更大、地位更加稳固以后,皇太后干预大政的机会就不会有了。这样在心中盘算以后,多尔衮抬起头来向皇太后说道:

“臣原先也打算抢在流贼之前去攻破京师,可是随后也改变了想法。先让流贼攻占京师,然后去杀败流贼,从流贼的手中夺得京师也好。”

“从流贼的手中……九王爷,这是为何?”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