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顺第一谋士 > 第422章 勤王之师

第422章 勤王之师(2 / 2)

吴三桂问道:“以大人看来,我军赶到京师,还来得及么?”

王永吉说:“这话很难说,我辈别无报国良策,也只有尽人事以待天命了。”

吴三桂点了点头,说:“说不定已经来不及了。”

王永吉问:“将军何时起程?”

吴三桂回答说:“我想马上召集诸将会议,然后立即驰赴京师,不敢耽误。会议时务请大驾亲临,对众将指示方略,说几句鼓舞士气的话。”

王永吉说:“好,请将军立刻传令众将议事。”

过了一会儿,参将以上的将领都来参加会议了。这些关宁将领,都已知道居庸关和昌平的守军投降,三大营在沙河溃散的消息。现在来到吴三桂的驻地,都是想听听吴三挂有何主张。他们对于驰援京师,心中都很茫然,所以听吴三桂说明军事形势以后,一个个互相观望,都不做声。

吴三桂等了片刻,只好说道:“关宁数万将士和二十万入关的父老兄弟、将士眷属的身家性命,都系于此战,你们怎么都不吭声啊?”

王永吉也说道:“国家存亡,决定于你们这一支勤王兵。赶得快,京师有救;赶得慢,京师就很难守了。”

一个总兵官说道:“一切唯伯爷之命是听。”

接着又有两个总兵官说道:“是,是,请伯爷和制台大人下令,要我们进兵就进兵。”

吴三桂看到这种情况,知道将领们对驰救京师都有为难情绪。但是他本人在王永吉面前不能露出丝毫畏怯。否则万一京师能保住,范青退走了,那时王永吉奏他一本,他就会吃不消。所以他慷慨说道:“本镇世受皇恩,多年未为朝廷镇守辽东,亲戚故人、部下将士为国丧生的不计其数。如今本镇奉诏勤王,虽然迟了一步,但我们放弃了关外土地家产,抛却了祖宗坟地,孤军入关,所为何来?目前局势虽然险恶,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我们后退一步,万一京城失守,我们将成千古罪人。而且流贼一旦占领京师,必然向我们进攻。我们如今已没有多的退路,顶多退到山海关。弹丸孤城,既无援兵,又无粮炯,如何能够支撑下去?所以现在惟望诸君,随本镇星夜奔赴京师,一鼓作气,在京师城下与流贼决一死战,以解京师之国,这是上策。请各位说说你们的意见。”

听了吴三桂这几句话,有人表情激动,但多数脸色沉重,神情忧郁,仍然不肯做声。吴三桂望望王永吉,说道:“请总督大人训示。”

王永吉心中对驰援京师这件事也是毫无信心,但是他身为总督,奉旨亲催吴三桂火速勤王,所以他不能不说几句鼓舞将士忠君爱国,誓与“流贼”不共戴天的话。将士们听了他的话,显然无动于衷,仍然相对无言。吴三桂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再将会议拖延下去,他就将军事重新作了部署,下令半夜动身,向京师迅速进军。留下两千步兵,同王永吉的督标营人马驻守永平,以便在情况不利的时候退回这里,凭着石河,另作计较。

当吴三桂从永平动身的时候,王永吉前来送行,谈话间问起作战方略,吴三桂说:“据我估计,范青必攻西直门或德胜门,此时已经占据地利,以逸待劳。我军如何进击,只能临时再定,现在很难预谋。”

王永吉知道吴三桂心中毫无把握,就向他建议,将一部分人马驻在城外,与敌人对峙,一部分人马开进京师城中,协助守城,城内城外互相声援,较为稳妥。

吴三桂摇摇头说:“关宁人马只能在城外驻扎,恐怕不能进京师。”

王永吉说:“不然,不然。倘若顺贼攻西直门、德胜门或阜成门,将军何不从朝阳门或东直门进入京师?”

吴三桂小声叹了口气,说道:“皇上多疑啊!难道大人还不清楚?崇祯一二年,袁崇焕督师,去京师勤王,与满洲兵相持在朝阳门外,因为相持日久,疲惫不堪,请求皇上将他容纳进城。皇上疑心他要投敌献城,恰恰遇着有人说他暗与满洲勾结,于是皇上就将他逮捕下狱,后来杀掉了。家舅父当时带兵随袁督师勤王,只好带着自己的部下逃回辽东。这件事我常听家舅父和家父谈起,为袁督师鸣不平。今天难道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吗?”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