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 东方明珠(1 / 2)

 1660年8月12日

大明帝国上海,这座被欧罗巴人和华美人称为东方明珠的城市,经过20年的发展,其繁华的程度,已经超越了大明都城北平,在这里的街道上,不但能看到泰西番人,也能看到被华美人称为真正的昆仑奴的黑人,还有和大明人同出一祖的,华美人,他们的男子大多都是短发,女子多为妖艳,穿着大胆比之大明的女子较前卫。

特区内和特区外的大明完全就是两个世界,这一点到了晚上就更能体现出来,一到天黑整个特区内灯火通明犹如白昼,而特区外大明街道几乎是漆黑一片,偶尔能看到相隔几十米远的地方有盏灯笼。

上海的繁华完全得益于华美人的开发,根据1640年(中华大明友好条约)华美援助大明10万支美式625马蒂尼步枪,并无偿派出一支指导教官队帮助其训练新军,作为回报大明必须将上海成立为特区作为华美通商和办厂、驻军之用,在特区内华美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当时的大明官员视乎对这种新鲜词汇并不熟悉,当听完华美人的解释后,坚决不同意在条约上签字,做惯了天朝上国的大明官员岂能同意华美番夷这等条约。

当时的明思宗朱由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些前宋后裔看来的确是有光复故土之心,保不齐日后一旦站稳了脚,会不断派出大量军队向内陆渗透,可是不签字,也许大明就要完了,内有农民起义军,外有关外建奴不断的势大。

华美国会的穿越众们对此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名为协议在商,但吃透了国人爱面子的穿越众们,早拟定出了华美大明共管特区条例,大明可以派出相对应的官员到上海特区任职,其俸禄由大明朝廷自行发放,但其不得干涉华美人员的管理,只能作为一种摆设。

最终朱由检同意了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对于大明来说,能有这样的条件对于他们并不缺少啥,面子保住了,援助又拿到了还有什么不能同意的,而且华美答应给大明一笔三百万两银子的低息贷款和一批粮食援助,签完字的当天,华美的援助就送到了大明官员的手里,这也让大明的官员感叹华美的办事效率之快,不愧能在泰西之地立足。

这20年来随着从大明各地迁居到特区内定居的商人越来越多,上海特区也在不断的扩大,在加上国内销往大明北方的货物都是在上海卸货的,而大明北方的特产也是经由上海装船销往世界各地,就是这一年的关税就达到一百一万两白银,在加上特区内华美资本家们建立的工厂,所缴纳的税收,一年也有十几万两白银,随着更多大明商人的到来,和世界各地的商人到来,上海特区已初具成为大明经济之都。

吴淞码头边,两个年轻男子一下船站在原地深吸了一口空气,然后不顾旁人的眼光怎么看,大叫道:“大明上海我来了”。

“晟江,这到了上海也算到了你的地盘啊,现任特首可是你三哥孙尉廷,咱们办事可还得多依仗着他啊,刘建国道”。

“放心,我三哥最疼我了,下船之前我已经用电报机给他发了电报,这会儿估计已经安排人来接我们了”。

这时一辆挂有华美国旗的中华牌轿车像两人所在的方向驶了过来,从车牌可以看出来这辆挂着沪a0000的车是特首的专用轿车,当车子行驶到离两人三米远的距离时停了下来,从副驾驶上走下一位年纪约40多岁的中年人,来人正是当年从华美跟随第一任特首孙阳来到上海建设特区的管家杨松山,现任特区政务司常务司长,也可以算是特区的二号首脑。上海特区的政治制度就有点像后世的香港,但又有些不一样。

杨松山和二人寒暄了几句后,亲自为二人拉开后座的车门,这一幕被很多码头边,上海本地的人看到,都在心里猜测这两位年轻人到底是什么身份,能让特区的二把手亲自为他们拉开车们。和其他人一样码头边的一个年轻搬运工也目击到了这一幕,他在心里暗暗盘算,看来自己的机会来了,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车子一路缓慢行驶,使得两人能够清楚的看到街道两旁的建筑和所开设店铺已经街上行人。“松哥,看来这上海还真的和华美没什么区别啊,这一路上看来,完全就有种走在华美街道上的感觉,孙晟江笑道”。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