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 两皇登基(1 / 2)

 1664年4月3日

永王朱慈照自回国后,下船就见到了先皇崇祯帝派来的传旨太监,先皇遗诏,永王,朱慈照,且留南京,不得进京。

朱慈照的心里知道父皇为何不让他进京,是怕发生玄武门之事,所以才对他下了诏,不得回京留在南京,对于老皇帝的这个旨意,太子朱慈烺并未放在心上,既然父皇都不让他回来了,那更好,只要自己一登基大事就告成。

到那时,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大明帝国继承人,永王,呵呵,任他在有改革派怎么支持,也翻不了什么大浪。

今天正是太子朱慈烺举行登基的盛典,虽然皇帝才刚驾崩不久,但皇城内外还是被布置一新,迎接新皇的登基。

朱慈烺身穿九爪龙袍,头戴金丝翼善冠,大步朝着心中梦寐以求的龙椅走去,当他走上宝座台,转身看着台下的众人,众大臣齐呼吾皇万岁万万岁,包括改革派的大臣在内,都是毕恭毕敬的高呼着。

此时的改革派众人一个个都像没了魂似的,被称为改革派领袖的钱谦益早在老皇帝病重前就提交高的奏折,并且已经得到崇祯的批准,这个登基仪式他不来也不算为过,但从另一方面他是改革派的领袖,又是前任首辅,新皇登基是一定会请他来的。

但似乎新皇对他不感冒,请都没请,明白无误的像像众人表示出,既然你老钱退休了,就好好养老吧,以后就没你什么事了,老钱一方面很生气一方面却也很高兴。

就在同一天,南京的皇宫内永王手拿先皇改立太子的遗诏在皇宫内,举行了一场相对简陋的登基仪式,登基仪式完后就是对众人册封,于素秋被朱慈照册封为皇后,早在崇祯已经刚病危时就被安排到南京任职的马士英,被任命为了内阁首辅,新军统帅孙传庭被任命为全国兵马大元帅副帅,正帅一职由朱慈照兼任。

南京新皇的登基,并没有瞒过朱慈烺,在宣读完对所有大臣的册封后,朱慈烺一改笑脸,脸上露出一丝杀机,朕刚刚收到消息,永王今天也在南京皇宫举行了登基仪式,而南京的一干留守大臣和新军都已经倒向永王,你们说对于这等公然作乱分子该不该杀。

底下的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这个消息简直太震惊了,没有一点先兆啊,永王登基这不是公然造反,南京的留守大臣们怎么又会公然支持,看来都说南京是改革派的天下不假,这改革派是早有预谋了,对,钱谦益说不定都已经秘密逃亡南京。

当保守派大臣们中间派们一思考,才发现改革派似乎早在先皇病危前几个月就已经开始布局,改革派内几位重臣都已经被安排到南京任职,而钱谦益也早早的递上了高老的奏折,现在和这件事联系在一起,就不简单了,可是先皇居然真的同意了改革派的一系列动作,并且还不让永王回京发丧,难道先皇真的有改立太子之心。

与朱慈烺的暴怒不同的是,朱慈照在南京皇宫内接受了来自各国媒体记者的采访,并且拿出了那份崇祯亲笔改立太子的遗诏,并且还像还提出了自己施政纲领,一再的提出,不会让各国在明的商业受到破坏,但北方的就不敢保证了。

很快上海的各家报社们就用最快的速度,将大明南北两个新皇的登基的消息公布了出来你,并且每家报社都放在了头版头条上用大黑字标写着,大明二皇同时登基,南北是否会出现战争。

报纸里,还将两位新皇帝的从小受到的教育,和双方各自的势力做了相对比较,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北京的皇帝,目前掌控着长江以北的省份,拥有军队人数在两百万左右,人口是南方的五倍。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