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来到地狱 > 第五十九章 鬼魂居住的地方

第五十九章 鬼魂居住的地方(1 / 2)

 别一座神殿的墙壁上,所雕刻的也大都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其中有些描绘的是农民们喜闻乐见的斗鸡场面。从远处看,这座神殿像是一堆不成任何形状的乱石,然而当你走到近处,就会看到成千个石雕的面孔——它们都是佛祖宁静自在的形貌。在这里每一根柱子的四面都刻有佛祖的面孔,他们平静地凝望着苍穹大地,似乎任何东西都无法逃避他们的目光。

鬼域城除了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以外,在东面偏北的位置还有一座胜利之门,每座城门的前面都有一座架在护城河上的桥,桥的两侧栏杆上各有一排54个石雕的半身像,一边代表神灵,另一边代表恶魔。

鬼域城什么时候突然人去城空。庖丁也说不清楚,在此后的几千年的时间里,这座豪华壮丽的神化古城被莫名其妙地遗弃,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留下一片废墟,隐匿在丛林之中。

岁月流逝,人世沧桑,当年紧靠湖岸的鬼域城,现在已离湖20多公里,鸟儿播撒的种子,在屋顶和院墙上生根发芽,使得数以万计的精美雕塑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就连庖丁对此也一无所知。

鬼域城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成为鬼魂居住的地方,道教中没有记载,有人认为,是姜子牙当年封神时,鬼域城的人类搬离了这里,导致了城市的毁灭。还有一种较有影响的说法是远古的道教与道学两派。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思想《易经》为伏羲、周公、孔子三圣创立,伏羲创造了八卦,周文王创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则为易经作《易传》,由此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东汉时形成宗教,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易经》,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容易,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因此,道教的雏形即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道教奉老子为教主,因为道家哲学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值得注意的是:道教与道家是决然不同的两码事。道家所讲的道学不是宗教,也不主张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之一,被后世的张道陵等人奉为“经书”,并不是“太上老君”为布道而写的经书。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传达老庄思想,二者万万不可混同。

鬼域城的道教建筑也是这时兴建的,但后来该国僧众改信道教派,于是这些各种教派建造的寺庙就被废弃了。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其实仍有疑问,首先道家、道教都是佛教内部的派别,双方对教义的理解虽然不同,但崇拜的神佛并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没有废弃寺庙的必要。其次鬼域城并不仅仅是纯粹的寺庙群,它还是鬼域城王朝世俗的都城。据庖丁回忆传说中,在鬼域城地区最繁华时曾有上百万人口居住。令他不解的是;即使教派改变,这些人都到哪儿去了呢?还有人认为是因鬼域城后期国王营造寺庙过甚,民众不堪忍受导致起义,奴隶们杀死贵族之后逃离了这座城市。可是,不论是瘟疫、战争还是奴隶起义都是简单的猜测,因为鬼域城遗址并没有受到任何人为或者战乱破坏过的迹象,这里既没战争痕迹,也未见杀戮的尸骨,一切都似乎消失于自然之中。

一间与鬼域城风格格格不入的木屋,出现在众人面前。木屋里有两个房间,不进屋也能看到一个房间里有一座很大的炉子,炉旁是挂着布帘的食具架,还有一只擦得发亮的洗脸用铜制盛水器。墙根放着两条长凳。墙角里有一张铺着白布的木桌。桌子上方有一座神龛,里面有古老的圣像,圣者头大、脸黑、胳臂细长……

若大的鬼域城中,安静的令人窒息。木屋的出现引起了董青的好奇心,并没引起南天道长的兴奋,却令南天道长深吸了一口气,重重得呼了出来,随意问道:“鬼域城中,不知庖大人府在何处?”

“道长言重了,”让南天道长这么一问。然而,庖丁却是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神色。挠着头歉然道:“地府也好,地狱也罢,等级制度是相当高的。不瞒道长,本仙区区地府小官,至今尚未府门。其实地狱之中,成仙之鬼魂,处处以大家庭集体生活为主,这样可避免阳间凡人那种私心杂念的思生。你看仙境,天上神仙,有多少是拖家带口之辈?”

最新小说: 晚唐余晖 秦时明月之政 晚年大成圣体,我能穿越洪荒世界 这个明星只想做慈善 火影的春野桃 圣教种田,我看黑山羊母风韵犹存 魔女从石器时代开始 从斗罗开始的全职英灵 别碰我的舰娘 华娱:第一导演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