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

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1 / 2)

 朱祁钰的训斥,在整个奉天殿回荡着,奉天殿,取奉天翊运之意,本就是代天牧民。</p>

结果如此严肃的地方,却成了一张张庞大到皇帝无法看清楚的关系网、利益网的发言场所。</p>

而且如此冠冕堂皇!</p>

“敢请问,在这朝堂上,还有多少人一心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还有多少人,是为了天下黎民说话?”</p>

“于少保告诉朕,天下无事不私,无人不私,独陛下一人公耳。”</p>

“陈学士告诉朕,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天下耳。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p>

“翰林院编修文林郎刘吉说,为天下者不为私,为天下者不为家,为天下者必为公!”</p>

“你们告诉朕,如果君主这样做。”</p>

“则为人臣子,就会为了君主而忘了自自身;为了国家而忘记自己的家;为了公益而忘记私利;遇到了利益不会随便去取,遇到祸害也不会苟且而躲避,因为是大义之所在。”</p>

“是所谓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p>

于谦、陈循、刘吉听到点到他们名字,赶忙出班,俯首说道:“臣等惶恐。”</p>

朱祁钰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三人归班。</p>

他们的道理,是很有道理的。</p>

因为京师之战中,朱祁钰的确是按着于谦说的一些做的,甚至比于谦说的那些,做的更多,亲自披坚执锐,上阵夺旗。</p>

君主舍生忘死,臣子忘身取义,军士害不苟且,百姓利不苟就,朱祁钰看到了大义所在。</p>

他不是没看到过。</p>

石亨愣愣,他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是陛下这刚才说的这些,都说的好有道理!</p>

天下的事儿,不就该这样吗?他为什么清风店下马死战?</p>

陛下都冲了,他要是退,脑袋挂城头上事小,贻笑大方,遗臭万年事大。</p>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站起身来,高声说道:“道理,都是好道理啊!”</p>

“可是仅朕一人公耳,又有何用?!”</p>

“若真是天天人人为私,就连这奉天翊运的大殿之内!都是这蝇营狗苟之辈、忘国顾家之徒,为了一己之私,至天下而不顾。”</p>

“何来生齿之繁!何来田野之辟!何来商旅之通!”</p>

“何来国家升平!何来天下泰安!何来海晏河清!”</p>

“何来日月山河永在!何来大明江山永固!”</p>

“王复,你告诉着,何来?”</p>

王复万万没想到一句与民争利与下,却招惹了如此的天怒,他跪倒在地,俯首帖耳的说道:“陛下,臣诚惶诚恐。”</p>

“但臣以为。”</p>

王复知道自己这一句话,就会更加激怒盛怒之下的陛下,甚至招惹斧钺之祸。</p>

但是他停了片刻还是高声说道:</p>

“商舶归商,则舶四海。天下万物亦如海乃百川,尽归大明,何尝不是国家兴盛之道。”</p>

“重以急征暴敛,商舶愈不堪命,天下万物出四海,尽离大明,亦是国家衰亡之道。”</p>

朱祁钰看着王复,他颇为意外,王复居然敢回嘴,或许他就是向来如此就是对的吧。</p>

王复至少做到了臣子不避斧钺,只不过他为民请命的民,和朱祁钰的民却大不相同。</p>

着实可惜,路线错了。</p>

胡濙站直了身子,俯首说道:“臣僭越。”</p>

陛下可以训诫臣子,但是和臣子撕扯,是臣子的事儿。</p>

“洪武二年正月庚子,太祖御奉天门,召元之旧臣马翼,问元朝其政事得失。”</p>

“马翼对曰:元有天下,以宽得之,亦以宽仁失之。”</p>

“太祖曰:“以宽得之,则闻之矣。以宽失之,则未之闻也。”</p>

“元季君臣耽于逸乐,循至沦亡,其失在于纵,元实非宽也!”</p>

“大抵圣王之道,宽而有制,不以废弃为宽;简而有节,不以任易为简;施之适中,则无弊矣。”</p>

“王复,难道陛下登基以来,可有急征暴敛之横?!”</p>

胡濙是挑开天窗说亮话的人,他的这段话,可真的是杀人诛心。</p>

王复说陛下急征暴敛不够宽仁,胡濙问可是陛下施政至今,有不宽仁的地方吗?</p>

胡濙看王复不说话,再次追问道:“那王复,我再问你,你的意思是,太祖高皇帝错了?就应该宽纵,宽而无制,方为圣王之道吗?”</p>

这话直接杀人了。</p>

元朝因为宽纵无制而亡,王复但凡是说错一个字,今天这奉天殿的门,怕是出不去了。</p>

王复浑身一哆嗦,低声说道:“臣不敢。”</p>

胡濙气焰越深,往前踏了一步,高声说道:“那你的意思是,商舶就不该交税吗!”</p>

王复颤颤巍巍的说道:“该。”</p>

“那不就结了嘛。”</p>

胡濙大袖一甩,转过身来说道:“陛下,臣僭越,臣诚无德,但是臣以为陛下并未失宽,宽纵、宽而无制,是为天下之祸。”</p>

胡濙整天把无德这件事,挂在嘴边。</p>

贺章或许后悔,那天以无德弹劾胡濙,这不是给胡濙送了一块,撕不烂、扯不坏的遮羞布吗?</p>

做什么事,胡濙都可以大喊一声,臣诚无德,然后大摇大摆,堂而皇之。</p>

他都无德,那贺章、王复等一干人等呢?</p>

他每次说道我无德的时候,都是照着一群人的脸上,左一巴掌,右一巴掌的狂扇,并且乐此不彼。</p>

朱祁钰坐直了身子,看着王复说道:“朕知你家营生与海贸有关。”</p>

“朕念在你京师之战有功,饶你一命,去职吧。”</p>

御史王复和户科给事中赵荣二人,在京师之战中,是有贡献的,而且还领了一块齐力牌。</p>

朱叫门当初摆驾德胜门外,设下了鸿门宴,要于谦石亨等人前往觐见,朱祁钰派了王复和赵荣,他们只带了一句话,社稷为重,君为轻。</p>

这个活儿是非常危险的,王复和赵荣领命便去了,回朝之后,也是日夜不辍,在九门值守,勉强可算作从龙之功。</p>

现在王复为其背后的宗族也好,关系网、利益网也罢,他不是站在社稷的角度,在朝议上讨论问题,而是站在自家的利益至上,他就不配站在奉天殿内!</p>

朱祁钰在太庙削太上皇帝号的时候,说的是先帝以社稷人民付正统,正统不能守,社稷人民付景泰,景泰能守之!</p>

王复叹了口气,摘下了自己的素金革带,然后摘掉了自己的官帽,将自己的印绶放在了小黄门端来的盘子之上。</p>

“草民王复,拜别陛下。”</p>

王复重重的磕了一个头,站起身来,拱着身子慢慢退后,退到了奉天殿门槛,才转过身,离开了奉天殿。</p>

这一去,恐怕就再无相见之日。</p>

王复站在奉天殿外,看着奉天殿三个大字,再看着天日昭昭,重重的叹了口气,他读了一辈子的书,考了半辈子的功名,却落得这般下场。</p>

大明的奉天殿没什么秘密,今天朝议,明日就传的满大街都是了。</p>

他不是被屈打罢黜,而是陛下念他旧功,饶了他一命。</p>

这场奏对,他全面败北,比陛下直接一刀剁了他,还要让他难受百倍、千倍!</p>

无往不利的与民争利,被驳斥的一塌糊涂。</p>

王复在离开奉天殿之时,眉头紧锁,思考着殿上的种种,难道自己真的错了?</p>

兴安拿着王复的官服和印绶回到了月台之上。</p>

朱祁钰点头说道:“继续议政吧。”</p>

关于密州市舶司的讨论,再次展开,反对者有,但是理由无外乎,宦官不可倚重、与民争利、重商舍本逐末等等观点。</p>

朱祁钰看他们争吵不休,突然开口说道:“那这样吧,密州市舶司本就私设,直接革除,将码头、仓储、民舍、酒楼一并烧毁,捣毁便是。”</p>

“陛下,万万不可啊。”蔡愈济又站了出来,大声的说道:“陛下,那可是十余万百姓衣食所系!”</p>

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朝臣的面前。</p>

那些聚集在密州附近以海贸为生的百姓,怎么办?</p>

不说整个山东,仅仅密州一县,十万余人,这可是千家万户的生机大事,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就是民乱大祸。</p>

为何李宾言到了济南,立刻就有人提着钱来送礼,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p>

为何李宾言会看到一个歌舞升平的济南府,无论是布政司官员还是按察司的官员,一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模样?</p>

其实归根到底,朝廷这个事,不好处理。</p>

革,则地方与朝廷,两败俱伤。</p>

不革,你查办了一批官员,下一批,不还是这个样子吗?</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