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大手笔,加上苏联进攻的部队,就波兰那一百万多点的部队,我估计连一个月都支持不下去。就会被苏德部队淹没,最好的结果也是全部被俘虏。”蔡锷道。
“你这么有把握去肯定,德国一个月就可以消灭波兰。”陈绍知道后世苏德进攻波兰,也用了一个月多点才将波兰完全消灭。不过这里的苏德都比后世强大了很多,反观波兰,好无起色,和后世差不了多少,在苏德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早在德国魏玛时代,波军就预定与英法两国协同对德作战,并以积极进攻德国东部为主要构想。德国的应对方式为内线作战,将波军诱入后进行包围歼灭,如一战的坦能堡会战。然而随着德国日益强大起来,波军最高统帅部也认清了主动权回到德军手中,开始拟定以防御为主轴计划。因为先前亲德的外交方针,波军一直到1939年3月才重新认清了希特勒的威胁,拟出作战计划—《西方计划》。内容以防御为主,以固守波兰人口稠密、资源丰富、工业发达的西方领土为重点(这为基于政治上的决定),并等待西线的盟军对德国发动攻击,在需要防守的地域中,波军又以走廊和但泽为重,这源于波兰政治家们认为德军可能占领这些有争议的领土后即以军事实力作筹码,重新与英法两国进行谈判、最后签订一个妥协性质的和约。
《西方计划》将波兰军队部队沿着德波两国边境展开,兵力极为分散且缺乏良好的防御阵地,非常容易使德军自侧翼将其包围歼灭之。这样的计划,在陈绍看来,是一个极其愚蠢的计划,完全就是在找死。不过他也明白,这也不能怪波兰军队,有时候眼光和格局决定了很多东西。
“按照我的估计,要是德国开始进攻后,波兰军队也无法如计划后撤,原因在于其大部分部队机动力不足。德军快速部队运动速度太快和其空军连续反复地轰炸。波兰军队在撤退时必须不停地改变阵地,最终结果也无法在被德军快速部队包围前撤离。被迫用最直接伤亡最惨重的死守来防御。在波兰人制定这个计划的时候,结局就已经注定。一个月还是最乐观的估计。”蔡锷开口道。
听完蔡锷的话,陈绍也点了点头,和他心中的想的也差不多。
这时候,陈福钦拿着一份报告走了过来,向陈绍敬了个军礼开口道:“汉京时间早上10点40分(柏林时间清晨4点40分),德国空军开始出动轰炸波兰城镇维隆,10点45分。德国陆军自北、南、西三方向入侵波兰。同时间,苏德正式向波兰宣战。”
“继续关注。”陈绍开口道。
战斗打响了,大世来临,中华的机会也来了。
德国的攻击来得很突然,波兰尽管了有了详细的防守方案,但一时间也是大乱阵脚。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一时间损失惨重。
和后世不一样。后世德国虽然也对波兰采取了闪电战,但那时候德国还没有完全了解装甲兵的作用,对波兰的闪电战更多是对步兵进攻的一种支援。主要是鉴于降低风险等理由,最高统帅部将装甲师与其他快速部队用于支援传统步兵师、装甲师也被分散于各集团军中,而并未形成军级以上之单位。因此,波兰战役实际上是以装甲兵为支援、而非主力的战斗。更多的军事行动是以传统步兵来承担突破、包围与歼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