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船舱用了木版。郭嵩焘就觉得不对。但木已成舟。也无法可想。退一步说。皇帝要三个月内造出来地船。也只能如此。难道朝廷现在有懂得冶铁造船地人才么?就算到时比试赢不了。那也只能是事实。
宣布天津兵船比试地谕旨刚一布。京城里就似炸开了锅。太后不久前才到过恭王府;现在竟然要到天津去了。并且和皇帝一起;照这样。她过两个月不就得象乾隆爷那样巡江南去了吗?
听说要比兵船。人人都想知道皇帝造地兵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有亲戚朋友在福州马尾一带地。大家都写信让亲友们帮忙先睹为快。
更重要的,这场比试怎么个比法,会是什么结果?难道洋人的军舰会被打败?或者难道皇帝的船竟然会输?皇帝和太后要去洋人云集的天津?如果被洋人劫持,可怎么好?
立刻就有不少大员上书,指出了太后和皇帝将会有的危险处境。
人们开始打听这造船的有关故事,这一来,郭嵩焘就遭殃了,因为大家听说是因为他在太后面前讲外国皇帝的事情,才使得皇帝摊上造船的差使,都齐声骂他混蛋。
皇帝是该造船的么?大清朝的皇帝比外国的皇帝该尊贵多少倍?洋人军舰又如此厉害,到时如果皇帝输了,岂不是连大清国的脸面都丢光?
所以大员们上书给太后,力陈厉害,主张取消比试的折子越来越多。
朝廷又了道谕旨说:皇帝金口玉言,自己要求造的船,造出来也还不错,怎么能轻易取消这场比试?那不是同时在低估皇上和害怕洋人吗?我们在自己的大清国和洋人比试,几百万兵勇,怎么会连两个人也保护不了?那今后怎么和各国平起平坐?
满朝官员,谁好意思承认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清国,皇帝和太后其实只有窝在皇宫内殿,才能得保无虞?谁敢反驳说自己担心皇帝赢不了?谁愿意承认自己害怕洋人,并且害怕得要死?
那就只有硬着头皮筹办这比试了。李鸿章的淮军还在京畿一带,立刻就被命令驻防在北京到天津沿线,保护太后和皇帝出行不受骚扰。
左宗棠的福建水军连兵船都还没有,为了这场比试,只好临时租用三条洋船,护送着新造好的皇帝兵船北上。到时候比试开始,能在海里为太后和皇帝隔挡洋人的,也就是这几条装载着福建水兵的洋船了。所以同时传知洋人,比试之日,除一条比试用船外,务必将各**舰移往青岛等指定地点停靠,且各国其余船只在比试日前后五天不得靠近天津。
沿着海岸的很多渔民乡民备好香火,等在海边看皇帝的船经过,准备到时对着它朝拜,因为这毕竟是大清朝的第一条、并且是皇上督造的兵船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