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蚁贼 > 33 商路 Ⅲ

33 商路 Ⅲ(2 / 2)

细细追问才知道倭国现在正处在南北朝时期两边各拥天皇征战不断前几年北朝内部还发生了一次内讧。没吃没穿很多倭人就干上了海盗这行。

同时相比北朝倭国南朝的实力不如很多溃兵败将无路可去流亡海上他们抢掠成性干脆也加入了海盗的行列更使得倭寇势力大增倍加凶猛。

以眼下这两人论菊三郎是对马岛的土著藤光秀即为南朝的溃兵本是两伙儿后来火拼一次凑成一帮。

邓舍对倭国朝政没兴趣问出两人中藤光秀地位较高就单独问他道“你们总共有多少船只?不止三十艘吧。”

藤光秀当海盗很多年常入高丽抢掠高丽话懂的几句不等丽卒翻译磕磕巴巴地抢着道“三十艘只是出海的。岛上还有六十艘五百人。”

要非急需邓舍早将这两个倭寇砍了头藤光秀不知好歹抢着说话惹得他不快起来。他沉下脸道“拉下去抽二十鞭。”

两个亲兵拉着藤光秀下去河光秀兴冲冲地亲自动手顿时鞭子落下的闷响和藤光秀吃痛不住的连连惨叫声传入堂上。

菊三郎不明所以瑟瑟发抖。邓舍也不理他等鞭子抽完藤光秀再度被拖上堂前他个子小鞭子打的密集体无完肤眼泪鼻涕一大把什么也不敢说只顾着磕头。

邓舍也不说鞭打他的原因问道“你们的首领叫甚么名字?”

藤光了乖一个字儿不敢多说“藤次郎。”到底忍不住补充“便是小人的哥哥。”指望能因此多点生算他偷看邓舍果然见邓舍脸上露出点喜色。

邓舍沉吟片刻道“我有桩生意你们有没有兴趣?”

藤光秀连连点头落入敌手生死不知这位将军老爷又有点喜怒无测救命稻草能捞着一根是一根。

“我听你说你们寇掠高丽无非为些粮食。粮食我有可以向你提供免费不要钱不过你得给我提供些东西做为交换比如药材、布匹、军器凡是能从高丽抢来的我都要。”

藤光秀想都不想保命第一混一关过一关满嘴答允

究竟是否言不由衷他做不做的了主邓舍也不关心道“很好。为了表示诚意我可以先准备一千石粮交给你们运回。”好像突然想起来似的又道“你们只有一艘船怕运不回去吧?”

藤光秀没口子地道“运得回运得回和小人一起的总共六艘船。没救回小人他们不敢走远求将军给小人一天时间把他们都召集过来运一千石粮没一点儿问题。”

邓舍同意他的提议点了点菊三郎“如此甚好。召集船只的任务就交给他吧。你背上有伤行走不便在我营中好生休息。”

藤光秀呆了呆道“菊三郎地位低去了没什么用。小人背上这点伤不碍事不碍事能撑得住不会误了将军的事儿。”

邓舍再度表示同意道“也是。不过你撑得住是一回事儿海上风凉你伤后体虚万一生些病反而不美。”不等藤光秀再说话一锤定音“就这么定了。河将军你派几个人随菊三郎一起去海上召集这位藤壮士的兄弟吧。”

河光秀好表现从来不怕任务多就怕没任务。他拍胸脯打包票用不了一天定回来复命带了菊三郎雄赳赳地去了。

藤光秀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开满脸失望。他打的主意本是主动请缨一去不回。傻子才会和双城做生意。药品、布匹他们有但是他们也缺!就算不缺倒手买给国内获利也远胜和双城做买卖。至于菊三郎带不带的回来人他倒是不怕腾次郎凶名显著那些海盗不敢丢下他不管。

邓舍咳嗽了声吸引回他的注意力和颜悦色地问道“适才粗鲁了你背上的鞭伤果真不碍事么?”

“不碍事不碍事。”

“再拖下去打二十军棍。”

士卒应诺一声七手八脚拽着藤光秀又拖将下去。如果说起先那二十鞭子还有个说法儿这二十军棍纯粹用来杀威了好为邓舍临时起意的计划铺路。

左车儿不解邓舍用意满怀疑惑问道“将军你就真的信他?对马岛离咱太远倭寇抢掠成性的东西会肯来跟咱做生意?”

邓舍摇了摇头他压根儿就没打算和倭寇做生意左车儿越发迷惑了“那将军为何?”

“不做生意不代表咱们不他们。”邓舍一笑。开辟商路不但可以上辽东、去平壤也可以泛海而下侵略高丽南部。

因了蒙元控制高丽很多的城池没有足够的城墙保护沿海一带也不例外。虽说近些年借中原大乱蒙元鞭长莫及的机会高丽抓紧了城郭的修筑可到底时日太短精力大部分又放在了北部。曾听洪继勋说庆尚道、全罗道诸地临海数十里都无人烟防御稀松只需数百人便可长驱直入。这等良机不容放过。

只是邓舍手头没船船可以造水军士卒不得不有专门操练。和攻占几个沿海岛屿不同必须准备充足。数遍军中有水战经验的、了解高丽沿岸海域的一个也无。河光秀倒是打了几场抢滩战但指望他来操练水军想也别想。

邓舍就把主意打在了藤光秀等的身上。他们常年出海以强盗为生常与高丽水军交锋想来应有些海战经验这也罢了关键对高丽周边的海域情况定然十分清楚。只是两三个倭寇太少不足用索性编个借口骗了其他的也来一并扣留。

造船方面邓舍早有留心。双城一带林木茂盛可用木材尽多;双城、定州、德川、宁远或靠海边或临江河会造船的工匠也有甚至女真人里也有甚多良匠。更有洪继勋元世祖东征日本时他的祖上洪茶丘曾负责监造船只有此渊源他对造船也略知一二。

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河光秀还真是挺有大用守营之夜出了个奇策;守个海岛又能抓来倭寇邓舍琢磨着是不是该重重赏他一回?

下达命令“*国、吴鹤年组织军卒、丁壮上山伐木。挑选迁居双城的女真人里会造船的连同早先征入匠营的高丽造船工匠一并编入船营;命赵过在甲山也选些会造船的女真人送来。”

造船是件大事需得选一干将监管。挑来选、陈等人不是太粗就是不在身边邓舍决定“去把罗国器找来给他兼任造船千户。”

——

三岛之贼。

这三个地方距离高丽都近元世祖征日两次都是先占对马岛再克壹歧岛。第一次逼近了肥前沿海岛屿不过没在这里登陆转向了博多湾。第二次一样是经壹歧而入博多湾。

2高丽很多城池都没城墙。

元朝征日之后“……高丽王请完濒海城防日本不允。”

明太祖时李氏朝鲜遣使者入朝朱元璋以书谕其国王“……今使者归自王国朕问王国政俗、城郭、甲兵、居室如何?使者言俗无城郭虽有甲兵而侍卫不严……。”郭城墙以外围着的大墙。

3临海数十里都无人烟。

同出朱元璋谕朝鲜国王书“使者言……去海滨五十里或三十里民始有宁居者。朕询其故?言尝为倭奴所扰。……”

4会造船的工匠也有。

高丽的造船业较为发达。主要表现在造船规模大、速度快、战斗能力强等方面。

元世祖为东征日本命高丽“造船一千艘能涉大海可载四千石者”。并直接按高丽“船样”制造了大量的兵船。“帝欲征日本诏方庆与茶丘监造战舰。造船若依蛮样则工费多将不及期一国忧之。……方庆为东南道都督使用本国(高丽)船样督造”。当时高丽也积极吸取了元朝的造船技术。

——“茶丘”即洪茶丘。

“蛮样”元朝四色人等汉人第三南人第四。汉人又称之为“北人”、“汉儿”除了原来辽金统辖的北部汉人也包括了云南、四川的汉人;南人又称之为“蛮子”为南宋遗民。“蛮样”即为南人船样。

5甚至连女真人中也有甚多造船良匠。

元世祖征讨日本令女直、水达达制造迎风船数百艘。较之当时一般的战船坚固耐用轻便灵活借助风帆速度更快。有造船作坊是季节性的其造船匠人除了在一定季节造船外也从事农业、渔猎。

——“水达达”居住在松花江、混同江流域及在周围深山密林中生活的诸部构成了女真水达达或水达达女真和吾者野人诸部的主体。

“达达”一词的来历。

达达似为突厥人对其邻近原操蒙古语的某些部族的称谓一度成为对蒙古高原诸多游牧民族的称谓。蒙古兴起后达达逐渐还原为驻扎在富饶的呼伦贝尔地区的原三十姓鞑靼后裔塔塔尔部的专名。

在元代达达做为固定的汉语译名之一为官方书所普遍采纳。杨显之《郑孔目风雪酷寒亭》第三折“他道你是甚么人?我道也不是回回人也不是达达人也不是汉儿人。我说与你听者。”说这番话的是一个南人其所谓达达显然指的是四等人中的蒙古人。

泰定帝的即位诏书同样把蒙古诸部驻牧的岭北地区称为“达达国土”。

至今中国北部乡村仍有称呼父辈为“大”的究其根本大约便形成在元朝时期。当时蒙古人为四色人等的第一等最尊贵也许是受其影响引发出来用来称呼长辈尊者了。

《金瓶梅》中“达达”二字用的最广随处可见略举一例“妇人呼道‘达达!我只怕你墩的腿酸拿过枕头来你垫着坐……。’”此妇人叫王六儿随后西门庆道“王六儿我的儿你达不知心里怎的只好这一桩儿不想今日遇你正可我之意。我和你明日生死难开。”

——西门庆先叫王六儿为“我的儿”又自称“你达”可见至少明时“达”已用来称呼父辈了。

——水达达这个称谓出现在达达的内涵被固定以前。早在南宋时就曾出现也指蒙古但未专属。所以水达达虽然做为非蒙古民族而和元朝相始终的一个称谓元人在许多场合为了使之和达达的一般内涵相区别皆以女真与之连称用以指明其真正族属。

这一带的女真更为落后。直到明朝尚且“略事耕种聚会为礼人持烧酒一鱼泡席地歌饮。少有忿争则弯弓相射。……以桦皮为屋行则驮载止则张架以居养马弋猎为生”。<div>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