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冬 Ⅰ(2 / 2)

这是洪继勋起草的《告辽东、北界父老书》其中大意怜悯百姓辛劳如今辽东略定一概减赋凡有收获十成只收三成。

这减赋十三前阵子在双城周边实行过不过因为没有特别的加上连连征战需要粮草执行的力度并不严格也没有广泛地推行。现下邓舍亲口说出可想而知必然要做为一项长期的政策正式实行了。

邓舍说一句有传令官大声重复一句每个字每句话清清楚楚传入平壤百姓耳中。

街边巷角的屋舍中沉默片刻待再有专人用汉、丽的俗话分别讲述一遍蓦然间震天价爆发出一阵欢呼。有按捺不住的忘记了禁令冲出屋门跪倒街边磕头高呼差点万岁都喊了出来。

邓舍预想到了百姓们会高兴没料到反应这么大。这震耳欲聋的欢呼夹杂了不同的语言看着百姓们兴奋通红的面容他心中感叹没有因此沉浸满足反而泛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触。

说不清道不明。

不倦的毕千牛问道“将军在想甚么?”

“我在想我与他们有何不同。”

洪继勋笑道“百姓主公之百姓也。主公百姓之主公也。譬如慈母与孝子主公为父母百姓为子女。这就是主公与他们的不同。”

邓舍摇了摇头道“天生万物以人为贵——这是人说的。我为父母尔为百姓——这是我们说的。我与他们到底有什么不同?设若没有永平的侥幸获胜我不过关平章麾下一小卒……”他指了指周遭将士问道“那么我与他们有什么区别?”他指了指街边的百姓“我与他们又有什么区别?”

洪继勋道“天命所在主公当为主公。”

“人生之际遇莫过于此。”前尘往事纷沓而来观望远近似真似幻。邓舍没有去计较洪继勋“天命”二字后隐藏的含义他只觉得恍如一梦慨然叹息说道“天命岂在天?人力岂在人?”

天命由我不由天么?若天命由人则人力有时尽。

人的命运究竟把握在谁的手中?在天又不在天。在人又不在人。因缘、际遇能力、机会多少的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多少的小儿辈忽然已破贼。这其中的造化谁又能说的明白了解清楚?

一直不曾说话的姚好古悠悠说道“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

百姓的命运或许掌握在上位者的手中。上位者的命运一定掌握在百姓的手中。这一句话出自孔子千载之下令人闻之惕厉。

邓舍收了心怀向姚好古拱手肃然道“先生所言我必谨记。”一伸手道“两位先生请先行。”洪继勋、姚好古知他要在万民前显示尊儒的态度以示他并非粗鄙之武夫当下对视一笑拨马而前。

说起姚好古。

关铎不死他不降。关铎死了他也曾经绝食多亏了胡忠以亲身的经历告之他辽阳内乱的真相。并有吴鹤年等日夜用圣人爱民的言论与之畅谈且列举关铎与邓舍的对比得出“关铎奢邓舍简;关铎欺下邓舍宽容;关铎跋扈邓舍爱民”的判断。

这些姚好古亲眼所见的他很认同渐渐软化了态度但骤然投降还有心结。

邓舍平定辽东后不及回去先遣了方补真做说客。方补真与姚好古关系极好方补真投军来一直追随姚好古两个人可以说有师生之谊。因此方补真对他很了解的他忠诚关铎不假不似腐儒的愚忠他为的不是邀名他为的报知遇之恩。

然而他为什么投红巾?天下士子无数多斥红巾为贼他为什么主动投贼?为的心中抱负免生灵涂炭他有雄心壮志。方补真引古人之例说道“自古有死国之忠无死乱之仁。”

意思是说

自古以来国家灭亡了做臣子的没一点办法以死殉国是真正的忠臣。而如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如果为了报答私恩不顾生灵涂炭舍弃抱负执意寻死的话不能称之为仁。

此话言之有理亡国则忠乱世之中呢?仁更为重要。姚好古为之意动。

等邓舍安抚辽西忙过诸般杂事又亲自赶回双城一日三请与姚好古对谈三天三夜他听了洪继勋的建议故作不知请天祥《自赞铭》的意思问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请问先丞相的这一首衣带铭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仁孟子取义惟有义尽到了才到仁的地步。读圣贤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对今天对以后对自己对别人无愧于心。

邓舍又问道“何为义?”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人有不愿为之事但还是去为之了因为这件事是人路人之正路必须该做的这就是义。举之目下这件事这条正路自然便是以天下苍生为重。

邓舍再问道“何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姚好古曾说过的一句话“戈戈不休而我民也何罪”就可以理解为“爱人”的意思。邓舍用他自己的话劝他舍小义而取大义舍小忠而成大仁以天下百姓为重莫忘了为万世开太平的壮志终于打动了他得了他的效忠。

平壤城中万民欢呼。仁者爱人万千百姓齐声高呼“将军仁义。”

一千骑兵自归入城中军营驻扎邓舍携诸将武长驱直入进了翼元帅府。

——

谯楼晨钟。

谯楼即鼓楼。谯楼晨昏皆有钟声与更鼓报时等一并组成了古代的报时体系。

“世之鼓楼曰谯楼。谯楼者谓门上为高楼以望也。尽角之曲有三弄乃曹子建所撰。其初弄曰为君难为臣亦难难又难;次弄曰创业难守成亦难难又难;三弄曰起家难保家亦难难又难。今角音之乌乌者皆难字之曳声耳。所以使人昏晓之间燕息之际闻之有所儆发也。

“天下晨昏钟声数皆一百零八而声之缓急节奏随方各殊。……然一百八者所以准岁之义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正得此数。释氏念珠亦一百八亦借此义具《楞伽经》中菩萨问也。”

此则出自明人笔记。

2红巾女战士。

女子从军自古皆有为数不少。

商周时期有女统帅妇好秦汉时期有女子被甲魏晋南北朝有襄阳夫人城隋唐有平阳公主娘子军宋有杨门女将、梁红玉辽有萧太后金有杨四娘子梨花枪元有八百媳妇明有唐赛儿、秦良玉清有红灯照辛亥革命有革命女子军。

女子被甲刘邦与项羽会战荥阳“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军四面击之”。汉末关西地区“……数与胡战妇女载戟挟矛弦弓负矢况其悍夫。”

襄阳夫人城前秦与东晋的战争中有关襄阳一战有如下的记述“(朱)序母韩氏闻秦兵将至自登城履行西北隅见其崩以为不固亲率百余婢及城中女子筑新城于其内。及秦兵至西北隅果被见破绽乘此攻溃序率众移守新城襄阳人谓之‘夫人城’”。

如果说以上这两则女军还仅为辅助所用那么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当之无愧的红粉英雄。宋人称赞平阳公主称许她“伟烈”二字。

杨门女将虽为传说然也有历史依据的。佘太君其实为北宋将门折氏之女应为“折太君”“乡里世传折太君善骑射婢仆技勇过于所部用兵克敌如蕲王夫人之亲援桴鼓然”“性敏慧尝佐(杨)业立战功号‘杨无敌’”。

蕲王夫人即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韩世忠黄天荡一战梁红玉擂鼓壮军的故事妇孺皆知。

当时的辽朝更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萧太后。宋真宗年间宋辽之间爆发了澶渊之役萧太后“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

金末黄河流域多次爆发农民起义其中以杨妙真的“红袄军”规模最大。杨妙真排行第四因有“杨四娘子”之称她“狡悍善骑射”在红袄军中威望很高人称“姑姑”。而就在与他们交战的金军中也有一位“绣旗女将驰枪突斗。……女将者刘节使女也”。

八百媳妇所谓八百媳妇是为西南边地土司名又称之为“八百媳妇国”很可能是多数或全部以女子为首领的部落群。元曾征伐八百媳妇但最终失利。

因此次战役引发了贵州等地民众的反抗女性部族领袖折节所直接领导的起义影响尤为显著折节“健黠而能兵……围贵州朝廷患之”“……官军为其所邀截十丧**”“……贼兵劲利且多健马官军战失利”。

明清以后的唐赛儿、秦良玉、红灯照、辛亥革命女子军等的种种故事更为大众耳熟能详此外尚有许多不太出名的赞曰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div>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