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迁民 Ⅱ(2 / 2)

姚好古蹙眉道“募兵万人?主公打算以战养战么?”这就是聪明之士与常人的区别一句话问到了点子上。

邓舍道“非但以战养战所为之目的有二。此事洪先生提议的。……洪先生不如你来讲解?”

洪继勋不客气拱了拱手道“以战养战只是末节。”姚好古道“愿闻其详。”洪继勋道“请问姚大人我行省目前之处境可算安稳么?”

姚好古道“外有强敌内有忧患远远称不上安稳。”

“外有强敌为何强敌?内有忧患为何忧患?”他话题一转先不明言为何提议募兵反而接连发问很有考校姚好古的意思。

姚好古面色不动徐徐回答道“强敌者辽西、腹里之鞑子沈阳、北部之蒙古部落。忧患者辽东之地广人稀高丽之汉人尤少。”

洪继勋对他的回答还算满意道“既如此如何解决?”

姚好古道“无非两策。练精兵充人口。”

“然则精兵怎么练?人口如何充?”

姚好古沉吟片刻若有所思道“先生提议主公募兵莫非?”

“然也。募兵之目的正在为解决这两件事。首为练兵其次充实人口。”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不必多做解释。姚好古微微思索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道“先生的建议诚为良策。”

练精兵就得开战。不经历战火得不来精兵。一开战就会有损耗募兵万人可以作为后备补充。换句话说邓舍依旧打的以战练兵的主意。五衙之外各地驻防军良莠不齐。定下一万人的淘汰额去其粗取其菁提高总体的战斗力。

开战便会有收获掠夺财富、掠夺人口。如此一来人口不足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稍微的解决。

姚好古道“要想达到此两个目的……主公计划与何方开战?”

掠夺人口最好的地方莫过高丽南部。至于为何不干脆吞并高丽南部以此来充实人口姚好古没有问。因为他们都知道辽东初定军队亟需修养粮食亟需储备。暂时来说海东行省没有发动一次灭国之战的能力。

果然洪继勋道“高丽。”

邓舍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姚好古站起身来绕着室内踱步他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要论人口之稠密自然非高丽莫属。然而却有一点高丽军队战力低下要练精兵怕有不足。”他问洪继勋道“先生的建议想来还有的吧?”

洪继勋哈哈一笑道“正是。”

他伸手拿起来案几上的折扇打开又合上说道“沈阳我心腹之大患。前期攻掠高丽待粮草充足人口充实我军亦阵法熟练、有所成后即投入沈阳小规模挑战纳哈出约其会猎。”

这就牵涉到海东行省随后发展的战略步骤上了先高丽然后纳哈出对这一点姚好古是同意的。

他朝邓舍深深一揖道“主公有洪先生这等大才何愁大事不成?可喜可贺。洪先生的建议既看到了眼下又放眼到以后委实绝佳精妙卑职深深佩服并无别的意见。”

姚好古也赞同就说明这事儿可行。

邓舍很高兴他更高兴的是姚好古的态度。洪继勋孤傲得姚好古以来邓舍就有个隐忧怕这两个人不和。如今看来姚好古实在很会做人事事处处表现出对洪继勋的尊敬甘居其下不与争风。邓舍非常满意笑道“甚好甚好。”

流民三万余募兵万人看起来有些多其实不然。能在乱世中求条活路不倒毙路边沦为饿殍可以长途跋涉流离逃亡的大多壮年之男女少有孱弱之辈。从中取出万人符合招兵要求的并不很难。

随后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敲定了种种细节。看夜色深沉洪继勋、姚好古提出告辞邓舍送出院外。

洪继勋、姚好古两人住的地方挨着不远本应同行。走了没两步姚好古一拍额头哎呀一声道“却忘了件事老方央俺询问明日要不要按计划下乡巡查。瞧俺这记性还得回去请示主公。”落下一步请洪继勋先走。洪继勋没放在心上自扬长而去。

邓舍没就回房此时院中寂静月明星稀他正在踱步只七八个侍卫随行左右。看到姚好古回来他笑道“怎么?先生有事忘了么?”

姚好古道“请主公借一步说话。”

两个人走到一边儿姚好古道“适才卑职在院中见到了李家娘子敢问主公她为何在此?”邓舍不尴不尬道“说来话长。”姚好古大有深意深深看了看他道“勤谨则立骄纵则亡。我行省初定主公不可生骄纵之心啊。”

邓舍站立不安连声道“是是。”

姚好古叹了口气熟知李敦儒的为人也晓得李阿关曾与邓舍有过节不用邓舍说这中间的来龙去脉也猜出了七八成。细细说来错不在邓舍;况且这献妻之事没法儿摆在桌面上他也不好多说点到即止。

他心想“怕有不好的影响想个办法帮主公解决了罢。”临走还是忍不住劝说一句道“主公年正青少子曰少年戒色。”

邓舍连声称是等姚好古走远才发现不觉出了一身冷汗。

——

甘愿献妻之徒。

历朝历代层出不穷或许最出名的官儿做到最大的当为唐朝的崔湜。

崔湜其祖崔仁师贞观年间的重要大臣之一。其弟兄四人皆有诗名。其三弟崔液更厉害“举进士第一”状元郎。可谓书香满门了。

崔湜曾三度为相初执政的时候才三十八岁不可谓不“名动朝野”奈何其人“贪纵”无耻。时人讥讽他为“托庸才于主(太平公主)第进艳妇于春宫”。

他升官的道路全靠美色铺路。他很帅又有才出身名门潇洒美少年先借助男色勾搭上了上官婉儿随后又做了太平公主的入幕之宾。接着“妻美并二女并进储闱(太子gong中)”。

他勾搭上官婉儿的时候有个轶事。他的弟兄们人皆貌美他就一个一个地引入宫中与上官婉儿见面。上官婉儿见之大喜自此出入皆有崔家兄弟四人随侍一侧。

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曾经撩起她的丈夫武延秀的袍子指着他的那话儿问上官婉儿“和崔湜比谁的大?”上官婉儿不敢和她争说“不如不如。”

安乐公主姿性聪慧容貌美艳。

她的丈夫本为武崇训为武延秀的同宗兄弟“即延秀从父兄”后来死在一次叛乱中。武延秀“姿度闲冶”“唱突厥歌做胡旋舞有姿媚主甚喜之”。早在武崇训死前安乐公主就与之有了勾结中宗听说了索性**之美让他们结婚了事。中宗的老婆安乐公主的生母皇后韦氏见武延秀着实英俊令其侍寝母女同欢。

后来她们两人联手毒死了中宗。

——安乐公主与武崇训的婚姻是武则天指配的婚后不足六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婴儿。

赞曰后人读史曾这么说过“臭汉、脏唐埋汰宋、乱污元明邋遢、清鼻涕。”嗟乎绝对之权力导致绝对之**锦衣玉食而无精神之追求必然导致放浪形骸。何止中国西方亦然古罗马帝国甚有半夜溜出门去做*女的皇后一样的污烂不堪。

2辽东各族人口。

辽阳行省总人口宗时期“估计不会少于5万户”其中蒙古部民“当在5万户以上”。

——到元末辽阳的蒙古族总数约在“3万到4万户近20万人”。“蒙古民户多分布在开元路的西部大宁路的北部以及宁昌路、泰宁路境内。”即沈阳、广宁、豪州等地之北方这些蒙古部族大多依然逐水草而居还是游牧民。

辽东蒙古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跟随分地在这里的诸王勋臣一起迁徙来的蒙古部众如斡赤斤后王、木华黎国王所部和兀鲁、忙兀二部以及从云南调到东北的营王所部等他们主要分布在行省西南的草原地带。二是先后被遣往该地区担任镇戍的蒙古军他们分布在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的行省南部。”

——高丽移民的主要迁入地为辽阳路、沈阳路及辽东南部的一些地方。高丽人的数目不少明初仅东宁卫就有三万高丽人。

——元时东北的女真人总数在二百万上下大部分集中在北部合兰府、长白山一带北至松花江上游和中游。留在辽东的女真人多集中在辽沈地区、婆娑巡检司、辽南等地他们与北部女真不同即为所谓的“shu女真”。

——渤海人的渤海国亡之后一些迁入新罗即后来之高丽。迁居辽东、辽西、蒙古的十万户以上占其总户数“编户十余万”的大部分。元代之后其族名不显已经融入汉族了。

——“元代东北的汉人数量远不如辽金两朝有关汉人的记载也较少。”

居住汉人的路有四个辽阳路、广宁府路、大宁路、沈阳路即辽左、辽西等地“主要居住在东北南部有很多征日本时的汉军、新附军人留在了东北成为了当地居民世为屯田”。

辽朝曾将大批汉人强行迁徙到中京(在今老哈河上游)、东京(今辽阳)等地置头下军州。金克汴京被驱迫北去的男女一次即“无虑十余万”。金初移民有以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居民迁入河北的情况也有相当部分的河北以及其他地方居民被迁入东北。

3入高丽之汉人流民。

见之于《高丽史》记载的有359年十一月“辽渖流民二千三百余户来投分处西北郡县官给资粮”。

大约在明初的时候应朱元璋的要求还给了数千户的汉人流民自称就这么多。元末大乱多有汉人入高丽的料来高丽王有所隐瞒不过朱元璋没有多做理会。<div>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