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蚁贼 > 32 水军 Ⅱ

32 水军 Ⅱ(2 / 2)

平常的农家顾得上吃穿就算殷实了没有闲钱供孩子读书。因费全免合作社只需要供应先生的吃穿就行了。先生另有俸禄由提举司发给。同时照顾到农家的辛劳开课只在农闲农忙的时候不强求。但是有一点农闲之时所有十六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孩子必须要去听课。

孩子很重要如果能先亡其史然后再能把下一代争取过来这个国家也就差不多算消失了。为了保证先生们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邓舍规定三年一转考核优良者愿意的提拔为吏不愿意的赏赐银钱许其回乡。

港口距离平壤有好几十里地。刘杨看看天色暮色逐渐转入夜色手搭凉棚往前看隐约可见一点城墙。他加马一鞭道“诸君走的快一点吧。入夜前咱们得到达平壤。省的关了城门又要麻烦。”

几人纷纷应是打马催促未及三二里大道上迎面跑过来了一群人。

人数甚多粗略一看不下三四百。打头的是个军官喊着口号其它人排列整齐一边跑步一边跟着高声喊叫。四百来人一起叫喊声音非常大惊动的宿鸟乱飞。吓了众人一跳。

有不懂汉话的安抚住坐骑问道“他们在喊甚么?怎么唱歌似的。”

刘杨指挥着众人给他们让路回答道“本来就是歌儿。唱的是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像首歌儿。……”

烟尘滚滚的这群人奔跑过去。路过倭人身边时没一个转头去看的一个个目不斜视精神百倍。跑动间依然保持行列的秩序。

藤次郎问道“这是平壤的驻军么?定然是晚间的操练了。”

“操练没错却不是平壤的驻军。他们没带兵器……”刘杨指了指队首的旗帜道“瞧见了么?旗上的图案。代表军屯。他们是附近军屯所的人。要是驻军操练不会不全副武装早晚负重拉练至少各三十里。训练强度军屯所远远不及的。”

几个倭人乍舌不已。军屯所顾名思义军事编制的农夫而已。一群农夫就能保持这样的纪律并且坚持每日的操练不懈。实在不能想象正规军队平时的训练又会严格到怎样的程度呢?

藤次郎赞道“不愧百战强军。”

入夜前众人总算赶到了平壤城下。

城外护城河新近才扩足有十丈宽度水深不见底。城门外有宽敞的桥梁可供通行城高且厚垛口处隐隐可见强弩、火炮。盔甲鲜明的士卒们巡逻其上有些城头已经打起了火把、挂起了气死风灯。

天色虽晚城门口熙熙攘攘的出入的行人很多。

倭人们仔细观察出城的多为百姓打扮入城的很多商人打扮。有人问道“刘君你刚说城门就要关了怎的还有这恁多人出城?”

“如今二月青黄不接。不少百姓没有饭吃。我家丞相大人以工代赈组织人手或于乡间挖掘水渠、或者整修交通干道、加固城池。出城的百姓就是干完活儿才领过饭食回家的农人。”

众人一看果然不错。出城的有的提了篮子有的顶着小盆里边带的尽是些食物。

而今中原、高丽包括日本在内国内都很乱。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最难度日也往往就是倭寇们劫掠最凶的时候。藤次郎们见的多了又有亲身经历对海东的一些百姓没饭吃并不奇怪。

然而海东竟然有充足的粮食来进行以工代赈却有些出乎意料。

“俺们往日做客高丽南部。南高丽粮食紧缺每逢这个使节不知饿死多少人。以南高丽数百年的国库积蓄也无力赈济。北高丽的粮食产出不及南高丽海东为何反而这般充裕?”

“诸君看到入城的商人了么?”

“莫非?”

“不错这些商人半数以上皆为粮商。我家丞相大人一举平定海东辽东纷纷乱乱的局面为之一改海内清平。加上行省出台有重商之策运粮来的统统免去税收。数量大的甚至给一定的鼓励。山东、淮南、江浙等地的商人无不踊跃来至。实话告诉你们我海东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

刘杨大吹牛皮说的倭人们一愣一愣。

海东怎么不缺粮?邓舍拿来赈济百姓的的确有一部分来自江南托张士诚、方国珍的福与他们签订的贸易协定洪继勋争取了粮食一项两个月里砸锅卖铁购买了些。还有一部分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从南高丽抢过来的。

上个月万人新军建成经过简单的训练混编入数百老卒以为骨干上月底就投入了战场。由李和尚率领不断地骚扰、攻打南高丽的东线。城池不好打可城池与城池之间的村庄好打。农人谁没存粮的习惯?三天一打五天一抢的弄来的粮食还真不少。

既起到了练军的作用又为随后即将展开的攻势混淆了南高丽的视线同时暂缓了眼前之急可谓三全其美。

至于入城的商人的确有几个山东来的粮商。走私商贩能运得了多少?

刘杨带路出示了路引、引着一行人入了平壤城中。才到迎宾馆不久饭没吃好有人传令过来邓舍召见。

——

以在中国做下一番功业的高丽人为辅。

唐朝有个高仙芝不过他是高句丽人不是高丽人。<div>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