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有人问《红楼梦》的女子中我究竟最爱哪一个,每一次我都会对这个问题做出认真的思索,然而数十遍下来,最后的答案全是林黛玉。曾经说过《红楼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氛围,但细细一想,竟然又发现这氛围中有一大半是来自黛玉。因为我所谓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如诗一般绵长雅致的情调,而黛玉正是书中最像诗人的女子,不仅在才华,更在心性。必须承认,儿时的遭际对黛玉一生气质和人格的形成差不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她那绝世的才华、诗意的性格与浓郁的悲愁,几乎都能从这段生活里找到最初的影子。
尤其是贾敏去世的那一晚,她失去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那无忧无虑的童年。她曾经有过那么一段美好的童年,父亲儒雅英武,母亲温柔慈爱。
没有兄弟,父母就把她当成儿子一样栽培。现在母亲不在了,父亲送别她的眼神装满了无奈。
父亲说,我年纪大了,以后也不会续娶。你身体不好,年龄又太小,如今没有了母亲,又没有兄弟姐妹的扶持,所以去依傍外祖母和舅氏姊妹也好。此时黛玉已从这些话里完全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原来自己是因为无依无靠而不得不去依傍贾府。
对于贾府,她自幼的感觉就是陌生的,甚至是带有些许畏惧的。母亲生前常说,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可究竟是怎么一个不同法呢?现在母亲又不在了,那个家族会真心接纳自己这样的客寓者吗?想来想去,除了伤感,便是惶恐。
童年那种明亮而简单的快乐,就像一个七彩的气球,终于在母亲逝去的黯淡空气里轰然爆裂,无影无形地消失了所有阳光般的缤纷。
从此年少的她必须离开从小生长过的美丽苏州,去一个完全陌生的京华世界,那里没有父母,没有幼时的玩伴,没有故乡的一草一木,有的是她从来没有见过的繁华与富丽。
我始终相信,金陵投亲的经历对于黛玉来说就是漂泊和流浪,同时也意味着失去归宿感的开始。于是这种纤细的敏感、高傲的天性,这种自尊与自卑的混杂交织,便成了构成黛玉性格的主要基调。
初到贾府的时候,黛玉的表现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其中每一个字都是她的紧张与凄惶。第六十七回明确表现了黛玉的怀乡情结,她看到宝钗所赠的家乡土物而引起了身世之叹。
事实上,此刻江南的回忆对于黛玉已经遥远而模糊,因为她少年的成长基本上都是在贾府完成的。
然而她在心理上始终没有融入整个家族的群体,依然等同于客寓。所以当她在客寓中感到彷徨或者无助的时候,便只能把思念转到故乡去——这只是一种习惯上的寄托而并非现实。
现实的情况是,假如黛玉此时重回故土,迎接她的也只有凄凄荒冢。她在故乡的家早已伴随着少小的年华一起失落了,现在她是一个没有家的人。于是我可以理解她那些恍惚与愁思,她的泪眼、她的颦眉、她的悲苦。经常的,她独自凝思在苦雨凄风的黄昏,然后流泪。
也许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情事,只是那一种情绪、一抹愁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