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汉少帝 > 第一章 一龙之首

第一章 一龙之首(1 / 2)

 心平三年。六安。</p>

从光熹元年到初平三年。也就不过短短三、四年的时间,这其中发生的事情却是举不胜数,从何进诏令各路军阀入京勤王起,大汉倾颓之势已经不可阻挡,董卓废帝。十九路诸侯讨伐董,各地割据势力不断加重,汉室沦为天下群雄逐鹿的础码。</p>

刚刚十八的刘辨,鬓角边竟然华发早生。</p>

“陛下,你的头发。”蔡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也算是超然了。也只有蔡琶才敢有这么一问。</p>

“哦。”刘辨心不在焉的回了一声,目光有些涣散的摆了摆手,斥退身旁伺候的太监宫娥,眼眶有些湿润的盯着蔡邑,似乎像是在哭诉,道:“伯嘴先生,你联是不是天煞孤星?”</p>

“这。”蔡琶惶恐的跪倒在刘辨面前,紧张的回道:“陛下怎么这么?”如今的刘辨毕竟是大汉皇帝,既使是曾经可以随意斥责刘辨的蔡琶也不得不忌惮他的余威。</p>

“如果不是。”到此处,刘辨把目光转向大殿之上的梁,仿佛觉得面前的梁柱就要塌陷,自言自语道:“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他们都离我远去了呢?”</p>

蔡笆无言以对。事实上,确实就是这么一回事,自光熹元年起,刘辨的亲人就没有停止过逝去,嘉德殿上皇太后何氏,幽州事变。被五鼎烹的刘虞,还有至死都在浴血奋战的陈王刘宠,加上几日前刚刚自刻的献帝刘协,大汉皇室一脉所剩无几。</p>

“陛下。”</p>

两个字的回音很大,在空无一人的大殿之上,有如腥绷灌之音般,唤醒沉醉在悲哀情绪的两人。</p>

“是你?”</p>

刘辨一怔,侧回身对着大殿之外的那人身影,问道。</p>

蔡琶也是一怔,慌忙的转过身子。</p>

来人是贾诩,那个西凉毒士。</p>

“陛下。”贾诩几乎是跑着走进大殿。伏地跪倒在刘辨近前。近乎疯狂的道:“陛下,自古成帝王霸业者皆需无情、无爱。”这短短的一句话,让两人听得有些寒意阵阵,毒士之名不假。</p>

“贾诩!”蔡邑猛回身,斥责贾诩,厉声道:“你胡些什么!”</p>

“伯嘴先生,让他下去。”刘辨抬手阻断蔡邑,双目直视贾诩问道:“文和,难道联偏要无情。”</p>

贾诩面露一丝鄙夷,不屑道:“陛下要是被儿女私情乱了国家大事,我贾文和也真就有眼无珠了。”</p>

“好!”刘辨猛地起身,一拍龙椅,赫然道:“难得你贾文和同联一句实话,就为了你这句话,我刘辨也要重拾这大汉河山,再塑汉室,再造大汉。”</p>

“臣敢不效大马之劳!”</p>

贾诩双膝顺势一倒,跪倒在刘辨面前。</p>

而从大殿之外,呼啦啦,皆连跪到一群人,原来大殿之外亦有无数人在等候着刘辨的回话。</p>

“呵呵。”刘辨浅浅一笑,原来这些人都在。也好,即便有些人死去了,但还是有很多人要活,自己辜负了一群人,就再也不能辜负剩下的这群人了,他们毕竟同自己同生共死了几回了。气沉丹田,提高嗓音道:“你们都进来吧。”</p>

话音一落,从外而进数人,由徐荣、刘晔为首,文武自然的分列两旁,都是少帝刘辨的老臣子,也是同刘辨经历无数生死之战的老臣子,他们将是少帝刘辨再塑大汉的基石。</p>

“臣,徐荣恭请,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恭请陛下复辟称帝,改元建制。”</p>

“好。”刘辨眼神凝重的盯着面前众将,拳头紧握,大汉再生就从今天开始,冷声回道:“国家丧乱,百官空缺,战时从简,一切皆可不按法度执行。今天我刘辨代天发号,建号中兴,元号沿用初平。”“臣等恭贺陛下。”</p>

“臣等恭贺陛下。”</p>

“另外。”刘辨抬头看了看被大火烧过的南华殿,冷声道:“皇弟刘协的丧事一切按照皇帝礼仪来办。”</p>

“这。”</p>

“这什么!”刘辨大怒,冷声的斥责身旁想要出言劝诫之人,斥道:“一日为帝,终身为君,皇弟刘协以身赴国难,他的谥号,联就给他起了,不用你们操心,就叫献帝。”</p>

“汉献帝?”蔡邑这个大汉名儒头,献,为大汉奉献自己一生,刘协当得起这个字。匆忙之间,少帝刘辨取的这个值号没有什么不妥之处。</p>

“陛下圣明。”殿下众人一齐称颂。</p>

“汉献帝。汉献帝。既然皇弟这个谥号不变,那么董卓老贼应经给联取好谥号,也就让不变吧。”刘辨自嘲的盯着远处,似乎想起这尊本身应该在再史上默默无名的身躯。</p>

殿下众人相视一眼,刘辨这话无从反驳。也没有人敢反驳。</p>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后,臣奏请陛下即日大婚。”蔡笆跨步上前,几日前刘辨许下的诺言,蔡邑可不想再让自己的女儿落入贼卓之手。</p>

“臣等复议。”一旁众人齐齐开口道。众将心知,刘辨同蔡琰的婚事越快越好。</p>

“嗯,就这样吧,太后留下的静妹,尹儿都一并嫁入宫中,婚事一切从简,就交由伯嘴先生来办吧。”</p>

“陛下。”殿下惶恐走出一人,正是长安城内刚刚归降的老臣,面上虽然装作悲伤过度,却始终掩饰不住其内心之中的喜悦,毕竟是从龙之臣,当然官位就会更进一步。掩饰不住喜悦的奏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一日无臣,臣恭请陛下册封文武百官。”</p>

刘辨轻蔑的一笑,不动声色的回道:“此事却是当务之急。”</p>

那些旧系官员闻及刘辨之言,心情大为不同。</p>

“三公九卿,由卿等奏议,此事不宜过快。联只有暂且先册封几位臣子,在寻册封。”刘辨对那一系关中旧部,笑声道:“荀彧荀文若暂代尚书令一职,贾诩贾文和任中书令。刘晔刘子扬领秘书令,沮授为御史中承,徐荣为执金吾。鞠义领司隶校尉。黄忠为前将军,太史慈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赵云为右将军。徐晃、魏延、文聘、庞心州尘将军,命,征东将军黄忠节制汀东、幽州、并州军事</p>

诺。”一众心腹心情大悦,少帝继位,实封亲近部众却不夸浮,众人心知天下未定,自己这些人,还需要等待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掌控朝廷。</p>

“各司其职,就都先回去吧。”刘辨挥了挥手,斥退身旁众人。</p>

百官离去。刘辨却令人暗中界住贾诩和刘晔二人。</p>

“陛下。”贾诩同刘晔向刘辨轻施一礼,称呼道。</p>

“请坐。”刘辨手上相让,示意两人跪坐一旁。</p>

房间不大,是刘辨临时住所。刘辨并没有住进长安皇宫内,一来战时滋扰;二来长安正处于修缮之中,刘辨暂且就住在司徒王允原来的府邸。</p>

谢陛下。”</p>

“无须多礼,今日叫两位爱卿来此,是联有事要与两位爱卿相商。”</p>

“关中未定,天下大乱,陛下复位,百官不齐,确实需要很多事情要办。”两人频频头称颂。“今日册封文武,相信两个爱卿已经看到,联为什么没有册封文武。”</p>

贾诩头,沉吟道:“今外有各路藩镇诸侯,陛下如果不能给他们相应的好处,只恐他们联合起来共抗大汉。但那时我们可就被动了。”</p>

刘晔频频头,接着道:“陛下之策虽妙,但不是长久之计。需为各路诸侯加封稳住他们。”</p>

“问题是,有些人联就不想他们有实名。”刘辨目光炯炯,厉声道:“袁绍这些人,联恨不能生食其肉,先后,皇弟他们的仇,联是不会忘的。”</p>

“那曹操、刘表、孙策呢?”刘晔反问,之所以未西蜀和江东,那是因为刘晔早就知道那两地都是刘辨安插的眼线。</p>

“局势。”刘辨长叹一声,久久不语,不知从何下手。</p>

“陛下,此有鲁子敬一封密信。”刘晔一笑,递上一封信笺。</p>

“有鲁肃之信?”刘辨大惊,频频埋怨道:“好你个刘子扬。早不拿出,晚不拿出来,你这是要担心死联啊!”</p>

“臣惶恐。”刘晔笑道。</p>

笑得一旁贾诩莫名其妙,什么鲁肃,这又是哪一人。</p>

刘辨看信之时,同刘晔一笑,道:“子扬,你跟文和一吧。”</p>

刘晔头,回应道:“陛下当时流落江南之时,化名辛言。平定荆襄数股宗贼,曾暗中布下时局,各有两路人马先行,去往西蜀和江东。”</p>

“什共?”饶是老谋深算的贾诩也是大惊失色,不得不对刘辨刮目相看,疑声问道:“难道西蜀刘焉、扬州刘缺都是陛下的人?”</p>

“是也不是。”刘晔回道。</p>

“什么叫是也不是?”贾诩双眸放光。如果真是提前布下的局,那么平定天下就不难。三年前的刘辨才不过十五岁,就是今天也不过十八。</p>

“益州州牧刘焉生命垂危,即便心向大汉,陛下当时也不敢确认刘焉能全力帮助自己,故此由卢植前往,暗令刘焉之子刘范取而代之,其川中悍将张任、法正二人皆是陛下的人。”</p>

“如此来,川中忧虑只剩张鲁一人矣!”贾诩摸着胡须,嘴角边略微扬起,心中暗叹,关中一地安定了。</p>

“错!”看信的刘辨摇摇头,道:“张鲁不足为患,如今太平道已经覆灭,五斗米教大势已去。而张鲁又不擅军政之事,平定汉中是迟早的事。”</p>

“哦,陛下可是另有思虑?”贾诩仿佛猜透刘辨心中所想,问道。</p>

“呵呵。刘君郎的那几个儿子都很有心思啊!”</p>

刘辨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到让刘晔摸不着头脑,凝声问道:“陛下一直就担忧益州兄弟阅墙,但臣从未听闻刘焉几个儿子有什么不同之处。陛下因何这么?”</p>

“蜀川门阀。”未待刘辨开口,贾诩便已经接道。</p>

刘辨头,看透实质的当真只有贾文和。听闻贾诩之言,刘晔同样释然的头,手握谍卫的他焉能不知天下门阀的势力错综复杂。</p>

不理此事,刘晔岔开话题,继续介绍道:“这鲁肃就是陛下安下的第二道伏兵。”</p>

“江东刘辣的第几子?”贾诩已经猜到,同样的原因,因为忌惮汉室尾大不掉,刘协不能重用那些老臣,只能重用那些新臣。</p>

“长子刘基。”</p>

“哦?”贾诩摇了摇头,这个选择不好,如果刘范一直以来在朝廷的名声不错,忠厚老实,又是刘辨介绍给卢植当弟子,那么刘范还会对刘辨心存敬畏,但刘摔长子,就是不从刘辨,这长子也能继承刘棘的基业。</p>

刘晔一笑道:“文和所虑,陛下早就想过,此事却不是陛下而为。乃是子扬当时年轻气盛,为深思熟虑所致。”</p>

“哦,原来是子扬先生之计。”</p>

“不过,先生未见刘基此人,此人乃是汉室血脉之中娇楚,为人性情刚烈,办事雷厉风行,自认为不输于大汉任何一位公卿。”</p>

“哦。”贾诩欣慰的了头,道:“子扬这么一,此人倒是可堪大您”</p>

“而鲁肃鲁子敬,就是陛下留给刘基的臣子。”</p>

刘晔之言刚刚落下,便听见身旁刘辨大赞一声,道:“鲁子敬端是好谋划啊!不愧一代战略家。”</p>

两人不明所以的看向刘辨。</p>

“文和、子扬,你们看看。”刘辨情绪顿时被提了起来,有些坐不住的徘徊道:“子敬之意,是让我们暂时收复董卓旧部,稳住关中,再派遣一支精兵南下宛城,攻略荆襄要地。”</p>

两人目光转过那封信笺,先是一惊,随后便是抑制不住的冲动,即便贾诩这种当世毒士也忍不住的赞叹道:“论战略眼光,文和竟然不及这从未见过一面的鲁子敬。”</p>

“文和不必如此,人各有擅长之处,你非联之张良,乃是联的陈平也。”刘辨对贾诩的评价同样很高。</p>

“从荆襄入手,一来陛下曾在荆襄之地久负盛名;二来荆襄之主乃是汉室血脉刘景升;三来荆襄之地门阀已经被陛下连根拔起;三来战略缓冲极“西讲蜀”东进江东,南竭扬州六鲁子敬众弄战略一稳妥,臣无异议</p>

“嗯刘辨压制住自己的冲动,细声道:“这样一来,辽东和幽州的压力可就大了许多,一来要应付河北的袁绍;二来又要谨防鲜卑和匈奴异族余孽的叛乱</p>

“以荀文若、沮公与、黄汉升、文仲业之能,陛下大可不必担忧……刘晔对辽东旧地还是很有信心的。</p>

“嗯贾诩头道:“从布局来看,辽东和幽州才是陛下根基最为稳固之地,上有大汉名将卢植开拓疆土,稳固后方,下有荀彧、沮投、黄忠、文聘这样的良臣猛将,加上各地太守都是能臣良将,北地均已安定,袁绍想谋取幽州,难矣!”</p>

“嗯,最难之处,应该是我关中。”刘辨头,虽然现在凉州马腾归顺,长安一场天变,关中门阀已去大半,但却被困危局之中,四方军阀虎视眈眈,从张鲁、曹操、袁绍、袁术便可知晓,天下军阀的心思。</p>

“关中旧臣该如何安抚,陛下早作打算</p>

“关中该如何安抚,陛下可曾思虑?。谈及天下,谈及关中,贾诩自认为自己还是有发言权的,而且对于关中,相信没有人会比自己知道的还要多。</p>

“西凉马家,联依旧想用马腾安抚西羌,为大汉竖边。”</p>

“陛下,莫不如调离马家长子马超伴随陛下身边,一来牵制马腾异心;二来这马超勇武甚是了得。年纪竟然可以同吕布战得旗鼓相当。”刘晔道。</p>

“那就给马腾一个征西将军的名号,率领旧部守边。”贾诩把手中的书简砸到地上,决定的回道。</p>

“除去马腾一部,剩下的大部分兵力都是董卓的部属,四股大军,吕布率领一部北逃河北,另一部被徐荣、徐晃掌握,长安城外只剩下张绣带领的部曲,尚有董卓叛将李催和郭记在外,陛下这剩下两股大军,当做何打算?”刘晔问道。“张绣?。刘辨欣慰的笑了笑,看向贾诩道:“文和,关于张绣,你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不知你怎么想的</p>

“我能有什么发言权啊。”贾诩摇了摇头,低声道:“还不是陛下你让老夫单骑入营,劝走张绣。不过贾诩话锋一转,冷声道:“此人野心不非是一般的良臣猛将。”</p>

“文和之意?”刘辨凝神回看,冉道:“可是斩杀?”</p>

“嗯贾诩了头,冷声道:“此人不除,必成大患。”</p>

“怎么杀?”刘晔深吸一口凉气,这才刚刚安定,就又要打开杀戒了。</p>

贾诩并没有回话,只是转过头看向一旁的刘辨。</p>

“文和。你是我?。</p>

“不成,这个绝对不成刘晔埋怨的瞪了一眼贾诩,严肃道:,“陛下如今贵为帝胄,当然不能行此险招。以身诱敌那是大忌,兵法上就是可行,军国大事上却是败笔一招。”</p>

“可是如果我不去,恐怕张绣那里也不会轻易前来的。”刘辨摇摇头,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p>

“嗯,鸿门宴对张绣这个头脑发达的将军来,不是很好的办法,如今之计只有陛下亲往,安抚张绣,借机斩杀贾诩阴毒的道。</p>

“嗯,一会儿唤来赵云最好</p>

“赵云?”两人不明所以,问道:“赵将军武艺虽高,但保护陛下性命实不如典韦和许诸两位将军</p>

“呵呵。你们误会了,我叫赵将军来。那是因为赵云与张绣乃是同门师兄弟</p>

“竟然还有这么一层关系?”两人同时大惊,纷纷相视一眼,厉声问道:“陛下怎可保证赵将军不会反水?。</p>

听闻此言,刘辨转过身来看着两人,低沉着脸,镇定自若,道:,“我信他,就像我相信自己一样</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