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男儿行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算 (下 四)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算 (下 四)(2 / 2)

“先生过誉了,朱某碰巧读过这句。所以听先生提起,就立刻想了起来!”朱重九摆摆手,做谦虚状。但是,接下来那句,他就尽显轻狂之态,“不过朱某一直以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先生以为然否?”

“亚圣的话,自然有其道理!”刘伯温又是微微一愣,有些艰难地回应。朱重九刚才那句话,出于孟子。而南宋后期,正是孟子之学被儒者大为推崇的时代。作为一代名士,他不能说自己没读过孟子,也不能信口开河说孟子的话有错。然而,“尽信书,不如无书”的下文,却是“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换句话说,孟子他老人家认为,以至仁讨伐不仁,即便战争打得很残酷,其正义性也无可置疑。刚好对应着刘基先前引用那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七寸儿,让他比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还要难受。

但是,刘基如果这么容易就被说服,就不是帮助朱元璋开创大明的后诸葛了。深深吸了几口气,就重新振作起了精神,大声问道,“大总管可知,何以为仁?”

朱重九没有直接回答,沉吟了片刻,笑着反问,“武王伐纣,礼否?”

“大总管威武!”宋克用力一拍桌案,大声喝彩。孔夫子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克制心中的私欲,遵从大周的礼节。因此按照这个标准,朱重九眼下处处都在利用人心中的私欲,显然违背了一个仁字。其战争,自然也就失去了正义性。而朱重九直接跳过这个问题,用武王伐纣的具体行为来回应,则相当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既然仁者要克己复礼,我效仿周武王去讨伐商纣,就是最大的遵守周礼啊,你又凭什么说我做得不对?!

非但宋克一个人彻底倒向了朱重九,一直坐在旁边,试图借着刘伯温的发难,而仔细考察朱重九的章溢,此刻也是心潮澎湃,“这个朱佛子,到底是谁教出来?说他没读过书,却总能跟刘基针锋相对。说他是个读书人吧,他的言谈举止却甚为粗鄙。简直就是一半文人,一半粗胚,硬生生拼接起来的妖孽,全身上下处处透着古怪。”

正百思不得其解间,又听见刘基语气猛地一变,大声说道:“大总管当下所为,仁否?”

“伯温,非朱总管,扬州六十万父老,去冬尽为枯骨也!”章溢再也听不下去了,清了清嗓子,主动替朱重九辩解。

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你刘基即便再不认可淮扬的施政策略,却不能闭着眼睛说瞎话,给朱佛子栽一个残暴不仁的罪名。否则,非但扬州六十万百姓不答应,连章某人这个外来者都无法认同。

然后朱重九,却不是非常领情。先轻轻摆了摆手,示意章溢坐下喝茶。然后又低低叹了口气,笑着回应,“三益兄不必生气。青田先生说得没错。朱某自起兵以来,亲手杀死的人数以百计。淮扬高邮三地,因朱某而死者,数以万计!因此,断然不敢以仁德自居!”

稍微顿了顿,他的声音陡然转高,“而三地百姓,因朱某而生者,则数以十万计。朱某不知道自己所为仁否?然朱某却知道,当此末世,朱某必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他的人生信条。

刘基只看到了表象,看到了淮扬一带新兴工商业,像一个黑洞般,源源不断地吸引全天下的财富。朱重九却知道,这才是刚刚一个开始。当资本渡过了萌芽期后,它对财富的吸纳,将更主动,更为疯狂。

的确,这一切,的确带着掠夺性质。因为资本来到时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淌着血腥和肮脏。

不列颠的财富,来自对海外殖民地的血腥征服和搜刮。

美利坚,后世某些人眼里的道德标杆。更是直接奠基于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尸骨之上。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朱大鹏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她的每一次对外战争,都带着明显的经济目的。要么为了倾销商品,要么为了掠夺资源。

但是,他们都是掠夺别人,而不是掠夺自己的同族。

朱重九没有“虎躯一阵,天下英雄纳头便拜”的领袖魅力,也没有“眼珠一转,方圆二十里内所有人都自动变成白痴”的智慧光环,所以,他只能采用最简单,最笨拙的方式。

借鉴历史上已经有人走过的,并且已经成功的道路。哪怕这条路两旁布满荆棘。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