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华夏海权 > 第六百九十七章 检讨

第六百九十七章 检讨(2 / 2)

“t2型战车只适合防御,这种只能掉过屁股才能开炮的玩意其实并不适合战场。t3型战车是我目前最欣赏的,它的外形比较小。并且有一门威力巨大的57炮,还是履带战车,战场通过性比较好。但是因为是敞开式战斗舱,所以并不适合攻击,用来防御对方的装甲冲锋还是很不错的。在目前装甲部队无法与之较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够增加平射炮的数量。”在库罗帕特金的信函中充满了对装甲部队的不满和抱怨。

华夏部队在战争结束后也对这场战役中自己的表现进行了总结,总的来说,这是一场胜利的战役,华夏陆军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就歼灭了4万敌军!但是战斗的胜利并不代表没有问题。在这场战斗中功劳最大的是装甲部队,而问题最大的同样也是装甲部队。在赫赫的战功背后。装甲部队同样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尤其是最开始投入的蔡锷指挥的第一装甲旅,战斗结束后能动的各种车辆不过4成!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各种故障和后勤问题而失去了战斗力。

1号坦克作为华夏装甲部队的突击矛头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但是在这场战斗中也暴露出了太多的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37炮的穿甲威力太过无力,除了对付没有掩体保护的步兵和脆的可以用纸来形容的俄国战车之外呯呯炮的炮弹队掩体的杀伤都相当不够!如果不是因为俄国人缺乏钢筋混凝土,如果不是俄国人炮兵过于孱弱。如果不是华夏炮兵比较给力,1号坦克根本无法完成既定任务。经过这场战斗后,华夏陆军高层普遍(www.biquwu.cn)认为1号坦克只是一种过渡,最多也就是打完这场战争后就要转入二线或者退役。

相对于对1号坦克过低的评价,1号坦克的兄弟倒是获得了极高的褒奖,1号突击炮被称为在多次局部战斗中力挽狂澜的兵器。(好吧,这多少有些夸张)其优秀的防护和威力巨大的75短炮让他更适合在残酷的战场中生存和战斗。以至于彭毅认为在防御状态下,一辆1号突击炮可以顶三辆1号坦克。而在攻击对方防线时,威力巨大的75炮也绝对不是37速射炮可以比的。当然,因为没有可以转动的炮塔,1号突击炮被认为并不适合参与第一线的冲锋。他可以作为进攻时的火力支援,也可以作为防御的中坚,但是不适合冲在第一线。

至于那些伴随着坦克装甲车辆冲锋的自行迫击炮和自行榴弹炮则因为机动灵活也备受称赞,“它们在最需要的地方提供了宝贵的火力支援。这绝对不是可以用数量来形容的。战场上的战机如果抓住了,你用一门75炮就可以解决问题,而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也许一个152榴弹炮连都无法挽回!”战后彭毅这样评价伴随的炮兵支援车辆。

除了在装备层面,在技术保障和战术方面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这次的装甲部队其实还是不够集中。单纯一个旅的装甲部队突破对方两个军的结合部还是有些托大了。当然再一次得益于俄国人并不算凶悍的炮兵,这次有惊无险。同时后勤保障和战地维修也十分不够,华夏陆军缺乏拖车,当出现战车陷入泥潭或者类似的情况时,并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抢救。以至于坦克被摧毁或者无法使用。同时不及速度也偏慢,当然另一种说法也就是37速射炮消耗弹药速度太快了。车体的备弹数量十分不足。总之这对于长距离突击时十分不利的。

另外就是坦克的行程问题,因为履带和燃油量的问题,坦克机械行程是很短的,也就是说在目前看来,华夏装甲部队最多只能作为一支战术部队使用,而无法真正的用于敌后纵身穿插,除非专门调出一支运输车队为坦克部队携带履带、燃料和配件。

而在总结了一系列经验和教训后,华夏陆军有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下一步怎么打,已经失去了2个军的俄军居然开始放弃全面防御。它们开始缩小阵地宽度,部队集中在尼布楚要塞和通往后方的交通线上,并且把剩余的骑兵集中起来用于保障交通线安全。左翼已经被打残,同时右翼也开始收缩。此时的俄军可以用一个绷紧的弹簧来形容。看似不不退让。但是一旦让他们抓住机会,那么俄军的反击将是相当凌厉的。

而对于用钢筋混凝土碉堡和堑壕体系构筑而成的尼布楚要塞来说,华夏陆军还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只能用重炮一点点堆,然后用土工爆破清除沿途所有的阻碍。这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面对这种防御完善准备充足的要塞体系,直到2战前都没啥好办法。而到了2战时,也不过加了一种名叫轰炸机的武器。

“对方的钢筋混凝土碉堡太多了,以至于我们的6寸级别的重炮都不够用了。对方垒了数年的房子,想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拆迁,实在是有些难度。”聂士成这样苦笑道。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