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后传 > 第十七章 北伐—5

第十七章 北伐—5(1 / 2)

 建兴十二年三月青龙从摩坡井内飞升,魏国上下议论纷纷,人心惶惶。曹睿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此事,李胜对曹睿说:“青龙出世,天佑我大魏,臣请改元青龙,造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以昭显陛下文治武功天下归心。”

司徒董寻说:“陛下此事不可,大兴土木,工程量浩大劳民伤财,现在蜀国不断窥视我大魏疆土,不断兴兵犯边,兵役赋税很重民不堪重负,若在如此恐怕激起民变啊。”曹睿生气的说:“寡人是天子,天下之主,为寡人效力是他们的福分,谁敢民变啊,再说有太尉在诸葛亮还不是不能越渭水一步,寡人心意已决,妄议者斩。”

于是曹睿命令博士马均监造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还下诏从各县选能工巧匠三万多人,征调民夫五十万,让他们日夜不分的修建宫殿。曹睿的乱命致使关中百姓民不聊生,许多有识之士心生反意。

话分两头,司马望率领五万大军前去救援长安,为了赶时间司马望请了几个山中猎人做向导。途中遇到一个山谷。谷口的形状很像葫芦,谷中可以容纳上万人,上方谷前面又有两山环抱形成一条峡谷,峡谷十分载只可以让三人并排通过。司马望的副将司马恩见此处地势十分险要插嘴问了向导一句:“这山谷叫什么名字,可有什么典故啊。”

猎人告诉他说这个山谷叫上方谷,谷中可容纳上万人,前面的峡谷叫三人行,据说是孔子当年云游列国的时候经过此地在这峡谷中遭遇前有恶狼挡道后有猛虎追击的情形。与孔子同行的两个猎人一人杀狼,一人搏虎,经过一番惨斗才保全性命。孔子问二人为何如此有勇气。二人回答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而且全家靠他一人活命他一死,整家人都会饿死。孔子听完他们的话后便感慨的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这峡谷叫做三人行。司马恩笑着说:“呵呵三人行没想到还有这故事。有趣啊。”

接着又对司马望说:“大人,我们赶了一天的路,士兵们也累。不如就在谷中歇息一宿,这山谷四面环山安全的很,反正蜀军的主力正在包围长安,也不会到这荒山野岭的地方埋伏的。”司马望忘了望马后面的士兵大部分都拄着武器喘气,便点头同意了他的建议。

魏延军的斥候向魏延报告司马望大军已经在上方谷扎营,并详细的诉说了上方谷的地形,魏延对赵统说:“看来司马望已经是瓮中之鳖,你带人前去通知带来将军,今夜子时三刻,我们前后夹击司马望,务必在此地全歼司马望的五万大军,夺下这陛下许的头功。”赵统二话没说,便率领一队亲兵走小道绕过上方谷与在上方谷后方埋伏的带来洞主会合。

“将军,翻过前面两个山头就要带来将军埋伏的地方了,我们赶了好几个时辰的路了,请将军喝口水吧。”给赵统带路的向导官方锐对赵统说。赵统望着几里远的上方谷,只见上方谷内旌旗招展,人声鼎沸,整个山谷的飞禽都惊起在空中盘旋凄厉的叫着。赵统笑着说:“司马一氏,司马懿毕竟只有一个,看司马望如此行事便知此人才略有限啊,看来今夜子时便是上方谷便是司马望的丧身之时。”赵统的亲兵头领赵风说说:“龙生九子,各有所长,将军不可小视司马望啊,我们还是早点去通知带来将军吧,此处离司马望的大营太近被魏军的探子发现,误了大事,你我谁都吃罪不起啊。”

赵风的话还没说完,从不远的树林深处传来一阵清脆、流畅的琴声,这琴声优美意境高远绵长,突然间听到此琴声的众人吓了一跳,把手按在剑柄上向琴声的源头寻去。赵统等人来到西北行两百步的一处悬崖吧发现弹琴之人,赵统见弹琴的是一位老者便示意众人收起武器。悬崖边上弹琴的老人,白发苍苍在夕阳的照射下有种神仙风骨的味道,老人端坐着膝盖上放着一把焦尾琴,老人自娱其乐的弹着丝毫不在意旁边一群杀气腾腾的士兵在盯着他。

等老人一曲弹毕之后,赵风拔出剑指着老人问:“你是何人,为何在此弹琴引我等至此,难道你是魏军的奸细?”赵风一把把指向老人的剑拉下,然后抱拳躬身的对老人说:“仙长有礼了,晚辈赵统乃镇军大将军赵云之后,现居御林军广威将军一职,敢问仙长仙居何处,引我等小辈至此有何深意,请仙长赐告。”老人抚须笑着说:“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老夫山野之人贱号就不提也罢,今日你我相逢即是有缘,老夫就破例一次泄露点天机,回去告诉刘禅,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既然命中注定一切只是枉然,何必螳臂当车呢。”

赵统还想继续问老人这话是什么意思,老人把话说完收好琴,从袖中抽出一支笛子,一阵笛鸣之后一头大雕从天而降,老人跳上大雕,大雕起身飞走,老人在雕上赋诗一首,由于风声很大,老人越飞越远,赵统只隐约听到:惯看春月秋风是非成败转头空山依旧,几度夕阳红。

赵统望着消失在天边的黑影想到为什么老人会说这些了,难道是类似丞相之类的隐者,还是?赵风见赵统对着天空发呆便说到:”将军人走远啦,太阳快上山了,等天黑路就不好走了,我们还是去执行军令吧,如果误了伏击司马望的大事,军法无情啊。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