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打破第四堵墙(1 / 2)

 终于正式开始拍摄,不用再跟徐晶蕾每天去地铁上体验生活,陈昕放下一切杂念,彻底进入状态,每天沉浸在了‘建斌’的人生里。

这个角色身上值得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单车》没有在电影院上映,现在他被认可,主要是在独立电影、文艺电影小圈子里。

建斌是个成熟复杂、情感经历丰富的已婚男人,可不是‘小坚’那个青涩懵懂,稚嫩单纯的职高学生。

若是表演好这个人物,他的演技肯定会在国内得到更多专业人士的认可。

来京城打拼七年,跟女朋友依然要租住在出租屋里,突然失业却找不到工作,每日在地铁里游荡,建斌无疑是迷惘、空虚,对未来悲观和恐惧的。

强烈的自尊让他变得更加自卑,在生活的重担和情感的不确定下,他开始逃避现实生活和感情。

他对妻子的爱,开始变得不自信、糊弄,这种心理像黑洞一样,吞噬着他们曾经的爱情和信任。

整部戏有三对情侣,但是建斌和小慧的情感发展才是主线。

而建斌的这种人物心理和行为,则是推动他和小慧情感,以及整个故事发展的原因。

失败的人生,让建斌丧失自信,对生活事业难以鼓起勇气,他游离于真实世界,逃避着一切,在地铁中观察着匆匆的乘客们。

他的迷茫、逃避、自尊,没有类似挫折和经历的人很难理解,甚至觉得可恶。

陈昕现在表演的重点就是让建斌这个人物层次感更强,更加立体真实,让更多人理解他。

这样更多的人才会随着主角建斌,专注整个电影和故事。

在收到剧本后,陈昕研究剧本,光是人物小传就写了三十页,两万多字。

对于建斌为何突然丧失自信,开始逃避生活,他也挖掘出了人物内心最深处的原因。

生活的重压、夫妻情感的疏远、失业的打击,这一切导致建斌,感觉不到自身被需要,感觉到自己没用。

这是根据建斌去医院照顾眼睛受伤的丽川,而引申出的人物深层行为逻辑。

建斌对丽川不是真正的爱,哪怕曾有些小心动,但那更多是被需要、被认可的感动。

这一点,他在妻子小慧身上,早已感觉不到了。

妻子小慧在设计公司工作,有着咖啡店老板追求,对他也越来越不关心,他感不到被需要、被爱,发现妻子可能与人外遇,这再次打击了他,让他对自身的失败、没用、不被需要,更加深入骨髓,从而更加逃避一切。

最终,他甚至以撒谎去法国出出差工作为由,打算放妻子自由,逃避、远离一切。

结合这些人心内心和行为逻辑,再将建斌对妻子小慧爱的各种细节,全部演绎的细致入微,那这个人物就能彻底立起来。

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他,明白他各种行为的原因,这个人物就会让人心痛、同情,甚至还会让整个故事变得更吸引人、感动人。

毕竟建斌是整个故事的推动人物。

“开始!”

“第四十八场,第二镜,第二次拍摄。”

随着导演喊下开拍,场记杨亦农打板后,陈昕背靠地铁铁壁,面对镜头自嘲苦涩地自言自语起来。

“我知道,我要真的追上去,一切就都毁了。呵,从小到大,我就是这样一种人,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哪怕是她真背叛了我,也肯定是我这出了什么问题。”

“咔!”

导演章一白喊停,陈昕情绪恢复,望向监视器方向,等着导演看完回放。

刚才是‘建斌’昨晚接了老虎打给小慧的电话,怀疑小慧外遇,想要跟踪却最后放弃,从自身找原因的一幕。

这特别体现了他的不自信,还有对未来的恐惧担忧。

这种演员直接面对镜头表演,如同跟观众对话交流的表演方式,被称作‘打破第四堵墙’。

《纸牌屋》中的‘木下总统’经常就在剧中“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直接对话,把他的奸诈阴暗、智珠在握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开往春天的地铁》里,男女主人公都有多次打破第四堵墙,展现人物内心和情感,以及对彼此的看法等,这样能更好的让观众理解人物的行为。

但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会打断观众的观影,导致人们出戏,或者脱离故事。

在国内,打破“第四堵墙”的影视作品很少,大多被运用到先锋话剧中。

章一白和孟晶辉等本来就在大学时期搞先锋话剧,他第一次拍电影,颇有些无知者无畏的作风,所以便大胆将这种方式在电影中进行了多次运用。

这就导致了许多人跳戏,被一些影评人称作v、广告片电影。

陈昕在打破第四堵墙时,极力克制着情绪,通过微表情和语气、台词,表演着这段话。

这样观众不容易出戏,注意力依旧会集中在人物身上。

“陈昕,你过来一下!”

章一白看完回放,朝陈昕招了招手,其他副导演、主演徐晶蕾、袁媛等人也都看了刚才的回放。

陈昕走到监视器后,章一白没有说话,再次放了一次刚才拍摄的画面。

“看出来了吗?”章一白看向陈昕。

最新小说: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