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垂帘(1 / 2)

 “老身年老体弱,长养内宫,于外间风雨,早自淡漠了,朝中重臣,却也不认得几个,倒是这几年秦相公扶助天子官家,燮理阴阳,调和鼎镬,治理得大宋天下风调雨顺,秦相公的大名,这些年来天天有人在耳边提起,倒确是如雷贯耳得很!”

孟太后端坐帘幕之后,语音淡淡,却是语意谦恭,着实将秦桧好生夸了一顿。

她并非当今天子官家的生身之母,当今天子的生母韦妃娘娘,在昔日汴梁城破之时,被女真人掳掠北去,至今仍滞留漠北,未得还家。

当今这位大宋孟太后,却是本朝哲宗皇帝的皇后,昔日哲宗皇帝一心秉承其父神宗天子的变法之志,却一直为其皇祖母太皇太后高氏所压制,在高太后在生之时,毫无实权,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连迎立这位孟氏为皇后,也是由高太后一手操办的,哲宗皇帝久已敢怒不敢言,却是转头将对于高后的怨气完全撒在了孟皇后身上,不但对其多年疏远冷落,更是经常找一些小借口对其多加惩罚,而待得高太后一旦宴驾,哲宗天子亲政掌权,更是立即将高太后所颁行的一切法则全行更改推翻,连带着这位孟皇后,亦由此而被打入了冷宫,终哲宗一朝,再难翻身。

待得徽宗即位之初,向太后听政,由于有意平息朝中新旧两党之争,主张恢复到高后主政之时较为平和的政局,是以遣人迎回孟皇后,加尊为“元佑皇后”,元佑是高太后临朝主政之时的年号,加孟氏封号为“元佑皇后”,正是表示对于高太后主政时政局的尊崇之意,此时孟后虽然不过是大宋一个类似象征的人物,但终究也算恢复了地位。

只可惜好景不长,向太后去世之后,徽宗日益倾向新党一派,孟皇后被迎回宫不过两年光景,便又被废黜封号,贬出宫门,长居于民间。

后来女真人攻破汴梁城,将徽、钦二帝及六宫有位号者尽数被掳而去,孟皇后却因居住于民间,逃过了一劫。

当时女真人自度难以管制江南如此广大的江山,是以立张邦昌为帝,成立所谓的大楚政权,替女真人管理中原,只是张邦昌是读书士子出身,本身却也尚知晓几分礼义廉耻,兼且当时赵氏皇族民心未失,张邦昌亦自知汴梁城中、朝堂之上,只怕人人心里记挂的还是那个大宋,却不会有人认同自己这个大楚,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便自将唯一仍留在汴梁城中的大宋皇族孟皇后迎请入宫,让这位元佑皇后垂帘听政,自己则退居资政堂,自废大楚国号,以示还政于大宋之意,自此孟后却是因缘际会,成为了赵氏政权最后的代表。

当今天子官家,当时以康王身份领天下兵马大元帅,开府江南,成为当时唯一未曾蒙难的皇子,值此国难之时,登基称帝,本也是稳定军心民心的不二方法,只是当时父、兄均自蒙尘在外,若是擅自称帝,却又有免有僭越之嫌,此时孟皇后这位唯一未曾被俘北去的皇室长辈,又自垂帘汴京,成为大宋法统的代表,实在是奇货可居,是以当今天子官家立即遣人给孟皇后上了大宋“隆佑太后”,再由孟太后下诏,诏告天下当今这位天子官家实因国变横生,不得不尔,并再三恭请孟后垂帘听政,由此来确立其即天子位的正当性。

这位孟皇后几起几落,对于权位却是早已经看得淡了,只垂帘不足一日,应了个景,便自宣布撤帘,归政于当今天子官家,自己迁居这延福宫中,再不过问半点政事。

最新小说: 我在诡夜斩神魔 我在大明开历史辅导班 1978:我的黄金时代 洪荒之界 我能看到万物经验点 转生哥布林,我成为美少女的召唤兽 综武:师父!你给的机缘太多啦! 武僧的奇幻世界之旅 诸天自让子弹飞开始 我的半岛艺人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