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土豪太仆寺(2 / 2)

故明太祖朱元璋曾言:“马政国之所重。”

嘉靖时期内阁首辅夏言也说过:“国之大事在戎,戎之大事在马。”

所以太仆寺的地位相当重要。

明初施行“按丁计马”法以及论田养马等等。养马民户15

岁成丁至60岁,一辈子要养马。江南江北有十丁养一马和五丁养一马之别。

朝廷严格规定每年征缴马驹的时间和数量。永乐十二年开始,养马户一岁征一驹,这负担实在太重了。后又改为二岁征一驹,还是难办。

因为养一匹马所需的土地,拿来种田,可以养活二十五个人。而且马匹养死了还要赔钱。

再加上有人说“(南直隶马匹)多矮小,不堪征操”,所以朝廷就更改了方式,不用养马了,全部改折银。

对于江南马户来说,养马费时费力费钱,不如折银方便;对于朝廷来说,马匹够用就行,过多反而增加财政负担,不如折银一部分,需要战马的时候再用白银买马就行了。

这一制度的推行,使得南直隶太仆寺所属的养马场纷纷要求按照此例将马匹改折白银,于是马匹折银的进程逐渐加快。

南惊太仆寺原本管着九府三州的马政和草场,供应朝廷和军队的需要。弘治以后,马匹数额大减,南京太仆寺所管辖的马户、马

匹、草场等马政资源都逐渐白银化。

万历九年,奏准将存留种子马尽行变卖,上等马价无过八两,下等五两,马价银由太仆寺专管,专用于京营、边镇购买战马。民间孳牧体系至此崩溃,南京太仆寺的马政职能也逐步弱化。

此后太仆寺的马政制度逐渐从实物管理变为了货币管理。原本单纯的马政机构也因此衍生出财政管理的职能,兼具了财政机构的性质,对明代中后期的国家财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到了嘉靖时期,太仆寺每年管理的白银存量已经非常可观。每年实际收入就有六七十万两。这还是刨去各种陋规后的实际收入。

常盈库中的存银到嘉靖、隆庆时期多达一千多万两。

而作为大明朝廷财政税收主要来源,由户部管理的太仓库每年岁入大约有四百多万两,但太仓库中经常在库的存银却不过只有二三百万两,和太仆寺的常盈库一比实在显得太过寒酸。

李自成现在要是跑去琅琊山下,可能抢不到几匹好马,倒是说不定可以入账几百万银子。可他又带不走。

太仆寺那里虽然不养马了,不过周边还是有不少大户家里存有马匹,以备卖给朝廷。

有驿卒带路,李自成轻轻松松就换了几百匹马。

然后众人一路朝长江边狂奔而去。而作为大明朝廷财政税收主要来源,由户部管理的太仓库每年岁入大约有四百多万两,但太仓库中经常在库的存银却不过只有二三百万两,和太仆寺的常盈库一比实在显得太过寒酸。

李自成现在要是跑去琅琊山下,可能抢不到几匹好马,倒是说不定可以入账几百万银子。可他又带不走。

太仆寺那里虽然不养马了,不过周边还是有不少大户家里存有马匹,以备卖给朝廷。

有驿卒带路,李自成轻轻松松就换了几百匹马。

然后众人一路朝长江边狂奔而去。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