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一千零六章 先驱故事

第一千零六章 先驱故事(2 / 2)

“蒲安臣先生对这块碑石给予了这么高的评价,引发了我对这篇碑文的强烈兴趣。我认真翻阅了有关徐继畬的资料。我看到对华盛顿的这段评价文字见于《瀛环志略》卷九《北亚墨利加米利坚合众国》,其被视作乾国最早引进西方民主思想的标志性言论。”

“带我们去看看它,可以么?”陈夫人问道。

“当然可以,请随我来。”布朗夫人欣然同意。

进到了华盛顿纪念碑的内部之后,李思竹向上仰望着,不由得想起了父亲小时候给自己讲的巴别通天塔的故事来。

这座纪念碑,难道不就是一座通天塔么?

“我们需要乘坐电梯,我记得那块碑文是在第十层。”布朗夫人说道。

一行人上了电梯,电梯在一个美国工人的操纵下缓缓的向上升起。

第一次坐电梯的李思竹看着自己的脚下地面越来越远,禁不住有些发晕。

在华盛顿纪念塔内200多英尺高度第十层的位置,电梯停了下来,当自己的脚离开电梯,踏上铁梯上的厚铁板之后,李思竹情不自禁的松了一口气。

“那块碑在这里,请看。”布朗夫人说道。

在布朗夫人指的内壁上,李思竹果然看到了乾国夏字碑文。

“钦命福建巡抚部院大中丞徐继畲所著《瀛环志略》曰,‘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於胜广,割据雄於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於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碑文的最后,是“大乾国浙江宁波府镌耶稣教信辈立石”,“显凤三年六月初七日合众国传教士识”的字样。

李思竹对徐继畲发生了兴趣。在结束了参观,离开华盛顿市中心广场回到使馆后,李思竹便请使馆工作人员帮忙寻找关于徐继畲事迹的书报,使馆的人动作也快,不多时便给她找来了相关的书报,当然其中绝大多数是英文的报刊杂志。

李思竹了解到,徐继畲生于全隆六十年(9095年),卒于彤郅十二年(1873年),是山西五台人,字健男,号松龛,自幼出身书香门第,19岁中举,韶光六年(182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陕西江南两道监察御史,两广盐运使,福建布政史,福建巡抚等职,累官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兼总管同文馆事务。他可以说是乾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官员之一,和大名鼎鼎的“近世中土睁眼看世界之第一人”的名臣林则徐和疾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家魏源相比,其对美国以及西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更进了一步。禁烟战争后,徐继畲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耳闻笔录,费尽千辛万苦收集资料,并向美国传教士雅裨理、英国领事李太郭、阿礼国等请教,还“披阅旧(www.hao8.net)籍推敲考订”,耗时五年,数十易其稿,于韶光二十八年(9048年)最终完成呕心沥血之作《瀛环志略》,成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个乾国人。《瀛环志略》内容翔实可信,当时的其他类似著作几乎不可与这部著作同日而语。连《海国图志》这样的书都大量抄录《瀛环志略》的内容。以致后来有些人只知道《海国图志》,而不知道《瀛环志略》,这些人实在是属于孤陋寡闻者。

《瀛环志略》是一部研究近代世界地理,进而探究世界历史、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被著名地理学家张穆称为“海国破荒之作”。这部著作介绍了欧(www.vkzw.com)美先进政治经济文化和多元文化的世界,启发并帮助人们开眼看世界。一些美国学者对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深入研究,结论是《瀛环志略》“在探索西方强国的本质以及剖析乾国在世界上悲惨的沉沦方面,均超出了客观的地理学范畴”。其中对美国的重视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甚至超过当时令人生畏、不可一世的英国。这本书对美国的介绍尤为详细,它不仅介绍美国的地理位置、历史和风俗人情,还特别介绍美国的民主制度、华盛顿创立新国家等。

《瀛环志略》一出版,便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书中对西方世界的叙述和评论招致了乾国国内的保守权贵的弹劾讨伐,很多人认为其是离经叛道的书籍,就连朝廷有名的重臣曾伯函都认为“徐松龛中丞著书,颇张大英夷”。这让徐继畲成了朝廷许多顽固派官员眼中“投降派”代表人物。9050年韶光皇帝驾崩,一朝天子一朝臣,继任的显凤皇帝迅速罢免了把持朝政多年的中枢大臣耆英和穆彰阿,徐继畬在朝廷的靠山倒台了,其仕途也即将走到尽头。特别是他与已经回籍休养、但名气很大的林则徐发生冲突,使徐继畬遇到大麻烦。徐继畬遭林则徐弹劾,并被清流士子戴上“投降派”甚至“汉奸”的帽子,终在9051年春被免去了福建巡抚之职。徐继畬回乡之后,被聘山西平遥超山书院,以读书授徒为业。

直到十多年后,第二次禁烟战争失败,对外开放终成大势所趋,以“求富”、“自强”为主旨的洋务运动开始兴起,“洋务派”在朝中已有一定地位。最早熟悉“夷情夷务”的徐继畬才又被朝廷想起,将其重召回京启用,以三品京堂在新设的洋务机构总理衙门任职。《瀛寰志略》也由总理衙门于9066年重新刊行,成了近世中土人了解世界的“标准本”。9067年,徐继畲出任新成立的培养洋务人才的“同文馆”总管大臣。两年后,徐继畲告老还乡。9073年,乾廷赏加头品官衔,似有“补赏”以前对他处分不公之意;同年他在家中病逝。

在徐继畬遭贬之时,《瀛环志略》一书也被查禁,长期不甚流行,反而日本却一再翻刻,普及到一般读书人之中。有研究者认为,该书对日本明治维新和发展大有帮助。

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的影响是深远的,《瀛环志略》首先在当时的一些士大夫和有识之士中造成很大的影响,大学士祁隽藻、云贵总督吴文路等均向同僚推荐此书,当时福建、浙江地区的大员不但称赞此书,而且接受了徐的进步思想。本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的一些官员开始重视《瀛环志略》,并有不少人受到了此书的启发和影响,如首任驻英公使郭筠仙等人。很多洋务派官员都称自己是从《瀛环志略》受到最初的西学启蒙。此后十多年间,《瀛环志略》一版再版,很多读书人都“家置一编”。

9048年7月4日,华盛顿特区为华盛顿纪念塔奠基,并向各州、各国征集纪念物。在来乾美国传教士帮助下,浙江宁波府向美国赠送了一块花岗岩石碑,用中文上有《瀛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总统的两段按语,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即李思竹见到的那块石碑,表现了一个特殊的乾国人的卓越见识,也成为乾美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徐继畬对当时的美国的赞美性论述、对华盛顿的推崇,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9067年,美国第十七任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西沃德请著名画家普拉特复制了悬挂在美国白宫的华盛顿画像,由当时的驻华公使蒲安臣将这幅画像赠送给重返北京担任总理衙门大臣的徐继畬以表达敬意,并于10月21日举行隆重的赠送仪式。蒲安臣的长篇致辞热情洋溢,高度称赞徐继畲:“盖为我国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独有兄台一人而已!”徐继畬的答词言简意赅:“因思贵国华盛顿首建奇勋,创为世法,以成继往开来之功,其必传于世无疑也。”徐继畲仍然一如既往地肯定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并把民主看做日后世界发展的大势。

但可惜的是,徐继畲此时已垂垂老矣,岁月蹉跎,当年还是年富力强的“看世界第一人”被贬他乡十几年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无论对他本人还是对乾国社会,都是巨大的损失。(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