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攻打金乡的同时,派豫州刺史袁真攻打石门。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袁真并没有打下这个地方。</p>
从战争开始一直到桓温兵败,大半年的时间都没打下来。</p>
最终冬季黄河枯水期到来,桓温军粮断绝,不得不烧毁船只从陆地撤军。被慕容垂率八千骑兵击溃,晚节不保。</p>
战争结束后,桓温把失败的责任都推给了袁真。袁真不服造反,被桓温击败杀全族,妻女赏赐给将士为奴。</p>
很多人都认为他故意甩锅,前世文易也有类似的想法,你失败了居然把责任推给部下,太不讲究了。</p>
现在听他们一通分析才知道,原来石门这么重要,那他失败后痛恨袁真就有理由了。</p>
当然了,把责任全都归咎于袁真还是有失偏颇,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桓温自己用人不当加战略失误。</p>
但站在桓温自己的立场上,是有资格痛恨袁真的。</p>
这一世的豫州刺史是谢奕,不知道桓温会不会派他打石门。如果派了,不知道他能不能打下来。</p>
想到此处,文易说道:“说得好,还是武将军思考的更细致更全面。兵法云,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p>
“什么叫天时?刮风下雨是天时,四季变化是天时,黄河枯水期也是天时。”</p>
“你们刚才只考虑了地利和人和,却忽略了天时。幸好这一仗的指挥官不是你们,否则还不出大问题?”</p>
众人羞愧的道:“臣等疏忽,请陛下息怒。”</p>
武横谦虚的道:“陛下谬赞了,我也是前几天刚看过四渎水期变化的记录,才想到这一点。”</p>
“您刚才只给了一盏茶时间考虑,实在太仓促了。如果多给大家一点时间,肯定都能想到这些。”</p>
文易想想确实有道理,这才转怒为笑道:“这么看来确实是我的不是,错怪你们了。”</p>
众人哪敢接受他赔不是,连忙道:“陛下切莫如此,折煞臣等矣。”</p>
事情就此揭过,文易继续道:“桓温军的进攻路线,燕秦两国的应对方法,咱们都有了推测,现在来说说我们该如何切入这场战争。”</p>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嗯,我准备留下十万军队镇守国内,率三十万军前往中原。”</p>
这次陈秀先回答道:“臣有两策,一策稳扎稳打,一策稍显冒进。”</p>
文易惊讶不已,没想到他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到了两个办法:“陈卿细细道来。”</p>
陈秀道:“先说稳妥的办法,燕国为了应对桓温进攻,必然会把大部分军力都集中在黄河一线,后方必然空虚。”</p>
“我们可以趁机出兵攻打他们的后方,夺取一块落脚的地方,然后逐步蚕食统一天下。”</p>
文易点点头没有表态,而是问道:“冒进的办法呢?”</p>
陈秀说道:“兵分两路,一路以水师为主,进入长江切断桓温军的退路。”</p>
“另一路水陆并进猛攻青州和徐州,然后把燕、秦、晋三国军队包围全歼在枋头。”</p>
“若这个计划能够成功,天下将再无能与陛下向抗衡的军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