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剑魔携香 > 第十七章 星辰

第十七章 星辰(1 / 2)

 次日凌晨,蜀山。

八卦城的烛火零星,总有些刻苦的弟子不愿休息,还在专心研习武功仙法。除此之外,首峰经楼里的灯一直亮着,管理经楼的太和真人是个极为和善、与世无争之人,他时常坐于书堆里,不问世事。

远方思过峰上的钟楼里,寅时的钟声已经响起,这边厢的经楼里,却仍有十几名弟子坐在书桌前,当然,他们大部分是在打瞌睡的。烛光之中,有个如玉似雪的姑娘最引人注目,她有一张精致的小脸,纤眉婉约、秀目灵动。身形纤瘦的她穿着一袭水绿色的女道衣,乌黑柔亮的长发轻轻垂在身后,浅绿色的丝带系在迷人的秀发上,一把碧色的宝剑配在细腰之间,看上去颇有些清逸。经楼很宽阔,就算上千人坐在里面也不显得拥挤,现在只有寥寥十数人,总显得有些寂冷。窗外时有慢风吹来,轻轻扯动书卷,也轻轻拨动了那姑娘的衣摆、乌发、饰带,柔和中带些坚强,窈窕中带些明光,好不让人喜爱。

忽而,一个苍老温和的声音打破了长时间的宁静:“孩子,整夜不休,不好。”

姑娘知道是谁的声音,但她还是不得不回过头来,冲说话的人莞尔一笑,道:“多谢太师叔关心,我还不累……”

那位“太师叔”是谁呢?当然就是正坐在书堆里看书的太和真人,在那略显昏暗的灯光下,那老人身着一袭白色道袍,全身毛发皆白,头发垂至腰间,长长的胡须延伸至腿上,便是那白色眉毛,竟也垂到了两颊,虽然已有六百岁高龄,但他面色红润、气息平稳、精神矍铄,没有一丝衰老的迹象。

太和与长风,这是蜀山唯一两个把玄元真气练至沧海之境的人,但他们不飞升的原因却迥异。太和之所以不飞升,因为他对于书本、符纸和经楼有很深的情结,由于思念蜀山,他才不飞升,而是整天窝在经楼之中,一步也不出;长风之所以不飞升,因为他心怀天下,一旦飞升便难返人间,他不想置人间安危于不顾,便依旧做着他的蜀山掌门。

太和长老从书堆里轻轻跃起,很快便飘飞至姑娘身边,摸了摸长长的胡须,望了望姑娘手里正在看着的书,道:“《万剑诀》?不适合。”

“是啊。”姑娘颇有感触地对她太师叔道:“对我而言,这本书上的招数比《天师符法》难学多了,师父说我是生下来是用道符的,御剑能力却马马虎虎。”

太和笑着摸了摸姑娘的头,道:“万般诸法有定数,仙家遇事不强求。”

姑娘听着太和长老的话,渐渐却有些走神了,明亮的美目却直勾勾地望着经楼里的烛台,心里想着某个人。

太和讲着,却见姑娘眼神空洞,便一捋长须,淡然道:“在想人吧,而且还是个亲人。”

姑娘素来知道太和长老有通天晓地之能,她叹了口气,蹙起柔眉,对她的太师叔担忧地道:“太师叔,哥哥近况如何了?能否告知小玉?”

“韩风的子女都不是短命之人。”太和祥和地道:“这八年来,韩夜虽与你相隔,也屡次受险,但每次都能逢凶化吉,由此可见,他已成长了不少。”

韩玉闻言,闭上她那双秀美的眼眸,两行清泪自眼角滑落,滑过粉嫩的脸蛋,滴在她手上的那本破旧的书上,她婉眉紧锁,轻声道:“或许,我是时候下山去看他了,八年了,不知道他变成什么模样了……有没有消瘦……”

太和随即卜了一卦,道:“快了,你不用去找他,他也自会上山来。”

韩玉听着太和长老的话,只把清眸望向窗外远方的夜云,三分哀怨七分忧愁地道:“大家每次都说快了、快了,可我哥哥却从未来过……”

“他不来,自有他的苦衷。”太和语重心长地道:“如今妖道长天尚未抓到,他也一直在查杀他父母的凶手,这一切,只等他来了之后,便都明了。”

韩玉只能苦叹自己无能,学了八年的道法却仍没有能力下山,便只能拼命研习仙术,盼着早日艺成。而活了六百岁的太和,他对于人世间的纷扰早看清了,也没有再对韩玉说什么,只是一扬仙风,又落回他最爱的书堆里去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辰时三刻,天渐渐亮了,当阳光从蜀山的山门一直延伸至经楼时,经楼向阳的那些门窗变得明媚起来,阳光透过门窗洒在弟子们疲惫的脸上、洒在弟子们伏着的桌上,新的一天终于开始了。

“呵~”韩玉捂着口打了个呵欠,合上手里的《万剑诀》,站起身来,将其交到太和的手中,然后双手放到身前,向他非常礼貌地鞠躬道:“太师叔,承蒙您一夜照顾,现在您那里还有符纸吗?小玉要给守正师叔带符纸了。”

“哦,守正那孩子这么快就把符纸用完了?”太和摸了摸长须,长须透过他的手,轻轻拂过身边的书本。

“是啊。”韩玉睁着略显疲惫的秀眸,低耸眉头道:“最近锁妖塔那边有些不稳,师叔每天要飞过去贴上好几十张道符,您也知道,镇塔的符咒只有您会写,所以……”

“好吧。”太和倒也不犹豫,从旁拿出黄纸、毛笔和朱砂,极为娴熟地画起符来,游龙走凤,手一抬、眨眼间,一张道符便画好,然后一张接一张,他画了足足百张,全交到韩玉手里,道:“给他拿去,你一宿未眠,精力不济,路上少用御剑飞行。”

韩玉点了点头,很恭敬地向着太和道别,直往主峰八卦城的乾房区而去。这时太阳从东边渐渐升起,远方传来了钟楼的低鸣声,已至巳时,仙鹤们纷纷迎空飞出,它们在温和的春晨红光里开始了一天的忙碌。韩玉在这片晨光鹤鸣中,乘着她的碧云剑御剑飞行,耳旁的风呼啸而过,脚下的云如洪波涌动,姑娘心情颇为愉悦,忽而望了望身后经楼旁的剑楼,此剑楼高大宏伟,藏剑十万,由内外两位真武长老同掌,但凡学会御剑术的弟子皆可于此领取一把属于自己的宝剑,韩玉比较喜欢那种绿色又雕着祥云的剑,故以碧云剑作为自己随身带着的剑。

谈到真武长老,不得不说说守正,他算是长老里很特别的一位,他一点也不拘泥于成规,兴起之时喜欢给自己看重的人指点几番,而韩玉正是其中一位。有关这位长老的身世,韩玉大抵听说过,似乎他从前是位武林盟主,未曾有什么妻室,后来因为厌倦了武林的纷争,便执意入了蜀山。入蜀山后,守正便被太和长老收为徒弟,做了真武长老的他相当尽忠尽力,颇受蜀山之士爱戴,他把自己的住房选在离锁妖塔最近的地方,多半时间是用来镇守此塔。

花了不算太长的时间,韩玉便御剑来到了乾房区的边缘,她落到地面上,收起碧云剑,见守正所居房屋的门是掩着的,以为他还没起床,便打算在此等候。但等人是十分乏然无味的,韩玉见今日风和日丽,便右手握起三尺长剑,于悬峰边缘、云海之旁舞起了一段剑来。但见那长发飘然的姑娘右手持剑、左手作诀,一纵身,身上穿着的水绿色道衣恰如一阵轻盈的流风,一出剑,头上系着的浅绿色丝带好似一条娇小的玉龙,迎着蜀山的山岚,清逸如仙、柔中带刚,令偶然来此的观者无不笑而称赞。

韩玉合上清眸,忘情地挥舞手中的剑,想着何时才能与哥哥和司徒云梦见面,这时,她身后却忽而传来一个抚掌之声,接着有个沉稳而洪亮的声音道:“小师侄的这套缭花剑法舞得真可谓灵光四溢啊,连我看了都觉动人。”

“守正师叔?”韩玉闻言停下剑来,右手将剑反握,左手抱着右拳,向守正请安道:“师叔,您起来了?”

“哈哈哈。”守正威然笑着,望向他这个可爱的师侄,道:“我早就起来了,只是刚去锁妖塔巡视了一番,而今才赶了回来。”

韩玉听了,便睁着清丽的眼眸向师叔一笑,从细腰之间的青丝囊里取出那厚厚一叠道符,对其恭敬地道:“师叔,小玉替你把符拿来了。”

守正点了点头,剑眉一展,对韩玉道:“小师侄,你这套缭花剑法仍是中看不中用,要不要师叔给你再指点几招?”

韩玉闻言,微微张大了清眸,把碧云剑收回腰间剑鞘之中,慌忙再次抱拳拜道:“不了,师叔连日劳累,小玉资质愚钝,学不了师叔那些高深的剑法,唯恐因此耗费了师叔的精力。”

守正仰望云天,深邃的目光里饱含着许多难明的情绪,他道:“这样,你便不算艺成,何时才能与你兄长相见啊?”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