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1 / 2)

 (李先生退出朝堂已经二十来年了,现在连皇帝都换了一个,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因此李先生和薛蟠这个翰林菜鸟,没有足够信息察觉到贾家危险。

在他们看来,贾家这样功臣世家,只要不犯大错,就是稳妥。新皇登基,有多少朝臣因为争储之事落马,贾家却平安无事,说明他们家要么是有眼光,要么是胆小不敢掺和。

看贾家上下,并无朝中重臣,也没有什么大本事人,纨绔子弟居多。这样人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只要不触及皇权底线,就仍旧是安稳。

事实上此时元春还未封妃,贾家还不到最鼎盛时候,确实还没有衰落获罪征兆。

和贾家扯上关系人也未必都倒霉,比如那个贾雨村,先是被举荐重用,临了还踩着贾家衰败上位。

薛蟠本身也不是特别有政治敏感度人,要不他“权谋”素质也不会那么低了。他家人口简单,资产富足,从无亏空问题。在他想来,贾家那种开功臣,当初赏赐丰厚,历代公爵俸禄赏赐也不低,稍微经营一下,钱财根本不是问题,应该更加富足才对。所以他是看不出贾家潜在危机。)

娘从贾家回来,就找我说话,说贾府老太君有意把大房二姑娘许配给我。

“大房二姑娘?”

“嗯,虽是庶出,却也是大房唯一女儿了。她亲娘早逝,一直养在老太君跟前,想来性情教养都是不错。”

“娘没见过?”

“见过几次,容貌举止很好,样子很柔顺,只是不大开口说话。”

我看得出娘是乐意。虽然是庶出,但也是公侯之女。分家后我们这一支现在什么名头也没有了,娘还因此埋怨过爹爹把皇商头衔让了出去。我现在只是个七品翰林院修撰,在京城实在是小不能再小官了。

可是我并不是很乐意。我不大喜欢贾家这门亲戚,男丁里几乎没有能说上话,连最亲近姨妈办事也那么不着调。那个大房大老爷就是个昏聩老头。让我有这么个岳父,我还得敬着他?

“蟠儿,你不乐意这门婚事?”

“娘,先让我想想吧。”

回头去找了先生,先生说应下来也无妨,“有你姨妈在贾府里,就算你不乐意,也甭想远了这门亲戚。就是娶个女儿过来,也没多大差别。那贾氏嫁进门,就是薛家人了。就算是贾家人惹了事,也扯不到薛家头上。”

既然如此,娘又特别想要这个儿媳,那就应了吧。虽然她是短视妇人之见,可她总是我娘。

不过我还是好好和她谈了一次话,让她不必为我拉关系,不必找人举荐我,不必求着哪家。我事情自己自有安排,她再凭着自己见识胡乱行事,反而会拖了我后腿。以后薛家大事都由我做主,让她安心享福就行了。

她都应了,我才疲惫退出来。我是爹一手养大,小时候在娘跟前不过说说话,撒撒娇。我真不想和她说那些话,可就怕她耳根子一软,把我和薛家家业都卖给了亲戚。她真以为她哥哥姐姐有了自己家业儿女之后,还会全心全意为她和她儿子打算吗?娘管理家务,还有对待薛家族亲时候,明明也是很精明,如今怎么就犯了傻了,一门心思想和贾家结亲了?

贾家要真是看得起薛家,姨妈若真是为娘打算,我起码是正房嫡子,他们家能就嫁个庶出女儿过来?

再说我真喜欢翰林院。待在里面看那些资料,就能知道全各地大部分事情。这比我当初读书还有意思。我不断补充着记事板里资料库,记事板还能分析总结,让我对于各地具体情况和朝政脉络越来越清楚。

我经常回来和先生讨论那些事,先生见我在翰林院收获那么大,也很高兴。让我安安心心在里多待上几年。

我打算一直在里面混着,从七品修撰混到正三品翰林院学士,然后就退休。

其实我对管理具体事物兴趣不大。要不当初我也不会喜欢读书,而不喜欢经商了。如今既完成了爹爹期望,做了官,又不必成日纠缠那些繁杂事物,我简直乐意不得了。翰林院俸禄虽低,可我也不指着那个养活家人。

我科举考试座师,我结交朋友,都是进士出身清流。我既不想升官发财,也就压根没有打算去抱王家贾家大腿。所以娘所做种种打算,根本就是在给我添乱。

我没有揣度人心本事,也做不了什么权臣能臣,只做个清流便罢。以后我有了儿子,也好好教他考进士,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吧。有我这个翰林进士爹,到时候我们家也就是书香门第,彻底摆脱了那个“商”字了。我也就完成了爹爹心中不希望薛家再低人一等愿望了。

李先生更不会说什么。他本就是认为,只要我做一切都出自本心,哪怕不得志,哪怕不掌权,这一生也没有白活。

最新小说: 光宗耀明 民国:王牌飞行员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从雇佣兵到战争之王 知否:我是皇太子 天上掉下个牛魔王 我的姑父是朱棣 洪荒:吾冥河,以杀证道!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