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掌心(2 / 2)

在接到国内地密电之后,鲁登道夫的态度显得很坚决:“要么无条件投降,要么继续战斗!”

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一样沉默。

“我们的大炮可以将直布罗陀山夷为平地!”德国人侗吓着。“更多的大炮和弹药正要运输途中!舰队、飞机、飞艇也将加入到战斗中来!”

这个时候,英国人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西班牙人也一样。

“无条件投降吧!否则大家都遭殃!”一位年长的西班牙代表低声嘟囔着,实际上西班牙政府现在已经忙得焦头烂额了。在军队哗变这一事件上,他们表现出惊人的效率,第二天哗变军队便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三天后,可靠的军队接替了他们的阵地。哗变中带头地军官被认定是英国人的间谍,其他人据称是受了英国人的蛊惑,肇事者们随后被送上军事法庭。主要责任全部推到英国人头上。

对此,英国人没有反驳,也无力反驳。

鲁登道夫和他的代表团没有兴趣调查事实的真相,德国政府也一样。在4月3日向西班牙政府递送的外交文函中,德国政府认为西班牙人违背了之前所签署的条约,即未能“在德军主力抵达之前有效封锁英军直布罗陀要塞”,对此,德国政府“无法信任西班牙政府和军队的能力”。因此,德国政府善意的建议由由德国及其盟友军队代为“妥善管理直布罗陀海峡两侧区域”应当交。以“保证同盟国利益不会在类似事件中遭到侵犯”。

仅仅一天之后,俄国、土耳其表示支持德国政府地建议,并愿意直接派兵参与共管。

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先后表示理解,而英国人除了表示极端的愤慨和无助的鄙视之外,毫无插手的心情和能力。

西班牙政府面临空前的孤立。

阿方索十三世和他的首相希望用钱而不是土地解决这个争端,可惜德国政府很干脆的拒绝了他的提议,同时以武力相要挟。在哗变事件之后,纳瓦罗元帅很快辞去总司令一职,国王随后任命更为年轻和强硬的德里韦拉将军担任新的陆军统帅。在直布罗陀这件事情上,尽管西班牙政府内部认为应当委曲求全的人占多数,但里维拉将军和一些将领认为应不畏强权,同时转向奥匈帝国求助。首相和许多大臣对这种建议感到不安,但由于担心失去军队的支持,阿方索十三世没有立即答应德国政府的要求并派人秘密寻求奥匈帝国的援助。

在这件事情上,奥匈帝国的外交家们表现出较为积极的态度。

很快,柏林得知了这一情况,并指示正在直布罗陀谈判的代表团向英国人施压,必要情况下可以施以武力威胁。

4月6日,希配尔舰队从加的斯港启航,于下午3时抵达直布罗陀要塞西面海域,所有战舰排成两列纵队在海面游戈,同时出动数架舰载机在附近盘旋。随后,从马拉加起飞的陆机飞机也飞来壮大声势。

4月7日,经过四天的谈判之后,驻直布罗陀英军在其指挥官罗克将军的带领下向德队投降。作为交换,罗克将军得到了前往美国的船票,他还被允许带走自己的私人物品,包括一箱上好的雪茄。

4月8日清晨,德意志的旗帜在直布罗陀山顶缓缓升起,地中海的历史就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在清理出一条安全的航道之后,希配尔舰队主力进入直布罗陀军港。

故事显然不会就此结束,4月11日,德国直布罗陀军团接到密令,执行代号为“闪击”的行动。

4月11日晚上10点,由1个“石头2”坦克营、1个“大刀”装甲战斗营、1个“特洛伊”装甲运输营、3个骑兵连在隆美尔少校的带领下从马拉加的军营出发向南而去,半个小时之后,直布罗陀军团的主力、由12个步兵团组成的后续部队也开出兵营,其中2个步兵团直扑马拉加港,另外10个团则沿着隆美尔所部的路线南下。

当晚11时35分,在港内舰队的配合下,德军完全控制了马拉加这座港口城市,市政府、警察局和兵营全部被占领,这一行动正式拉开了德西争端的序幕。

4月12日凌晨1点,隆美尔所部突入马拉加以南的马尔韦利亚市,仅仅半个小时之后,这座城市宣告陷落。随后,大批步兵进驻市区,并连夜修建防御工事。在这之后,隆美尔的先头突击部队继续南下,他们距离拉利内阿和直布罗陀不到50公里。与此同时,进驻直布罗陀要塞的德军部队也已做好接应准备,除了让可用的部分火炮进入战备状态之外,运抵要塞的4门大贝尔塔炮也做好设计准备。克莱斯特的陆战队加上直布罗陀军团的先头部队,德军在这里有了超过2000的兵力,强大的希配尔舰队更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