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张九龄 下(1 / 2)

 张九龄生活在唐朝全盛时期,但却又隐伏着种种社会危机,张九龄针对社会弊端,提出以“王道”替代“霸道”的从政之道。

强调保民育人,反对穷兵黩武,主张省刑罚,薄征徭,扶持农桑,坚持革新吏治,选贤择能,以德才兼备之士任为地方官吏。

他的施政方针,缓解了社会矛盾,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开元盛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被后世誉为“开元之世清贞任宰相”的三杰之一。

张九龄在主理朝政时敢于直言向皇帝进谏,多次规劝玄宗居安思危,整顿朝纲。

玄宗的宠妃武惠妃,欲谋废太子李瑛而立己子时,命宫中官奴游说九龄,九龄叱退使者,及时据理力争,从而平息了宫廷内乱稳定了政局。

而对安禄山、李林甫等奸佞所为,张九龄更痛斥其非,并竭力挫败其阴谋。

开元二十四年,安禄山任平卢将军,在讨伐契丹时失利,张守珪奏请朝廷斩首,之前,安禄山曾入京朝见,拜见过时任宰相的张九龄。

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明察秋毫,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宰相张九龄对侍中裴光庭说:

“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此次适逢安禄山干犯军法,被押送京城,奏请朝廷判决,张九龄毫不犹豫在奏文上批示,为严肃军纪,将安禄山斩首,奏文说:

“穰苴出军,必斩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唐玄宗不明华夷之辨,看了批文后说:

“卿岂以王夷甫识石勒,便臆断禄山难制耶?”

唐玄宗没有最终批准,却为示皇恩,将安禄山释放,最终安禄山反叛,重演了西晋末年,羯族石勒反晋乱华的一幕。

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千秋节,恰逢玄宗生日,张九龄送《千秋金鉴录》作贺仪,劝皇帝励精图治。

当初,张九龄担任宰相,举荐长安尉周子谅担任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五年,周子谅因为胡乱讲吉凶,皇上亲自加以质问,命令在朝堂上判决杀掉他。

张九龄因犯了举荐不称职之罪,降职担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开元二十七年张九龄被封为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开元二十八年春,张九龄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因为遇到疾病而五月七日去世,终年六十八岁,皇上赠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

在他死后不久,曾被其断言“必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从而导致唐朝迅速从“全盛”走向没落。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