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巡视州郡(二)(1 / 2)

 “主公不辞辛劳巡视诸郡,末将等人迎接来迟,望主公恕罪!”</p>

韦皋等人得知公孙越到访的消息,赶紧和尉迟恭、国渊来到城门处迎接。</p>

“城武、敬德、子尼,这次巡视诸郡没有通知你们,就是为了轻车简从看到更真实的情况,一路走来百姓安居乐业,看来你们确实治民有方,将幽州北方交给你们果然是对的。”</p>

公孙越跳下战马,将韦皋、尉迟恭和国渊三人扶了起来,渔阳三郡以韦皋为主,尉迟恭和国渊二人辅之,一文一武配合之下,倒也是治理得井井有条。</p>

“主公,渔阳三郡能有今天的安定,子尼功劳甚大,若是没有他相助,我们也不能那么轻易就拿下了阎柔。”</p>

对于韦皋的称赞,国渊谦虚推辞了几句,不过他的才能,公孙越还是知道的,虽然在演义中声名不显,但治理地方的能力还是不错。</p>

“城武,子尼之才本将军自然知晓,之所以没有将他调回北平,就是因为渔阳太过重要。</p>

有他和敬德辅佐你,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本将军相信幽州北部定能安宁无事!”</p>

国渊,字子尼,乐安郡盖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官吏,乃是汉末经学大师郑玄的高足。</p>

曾跟从管宁、邴原避乱辽东,后来回归中原,曹操任其为司空掾,而国渊亦忠于职守,在朝议上讨论问题时,经常厉言疾色,敢于发言,正直无私。</p>

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国渊负责处理屯田事宜,国渊发挥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将屯田的土地分配给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员跟进,更列明屯田的各项实行措施,短短五年间就令到国家仓廪丰实,百姓亦能安居乐业。</p>

曹操征伐关中,留国渊作后勤,担任居府长史,统摄府中诸事。</p>

不久,田银、苏伯于河间造反,将军贾信破之,田银属下千余人众请求投降,程昱劝曹操不诛降众,国渊亦认为请降余党并非首恶,为其求赦,结果这千余人都得以保命。</p>

后来国渊任职太仆,位列九卿,最后卒于任内。</p>

国渊年少时曾师从事奉郑玄,后来与邴原、管宁等人到辽东郡躲避兵乱。</p>

返回故乡以后,被曹操征召任司空掾属,每次在曹公府上议论政事,常常正色直言,谦让无私。</p>

曹操想广泛地兴办屯田,让国渊主持这项事务。</p>

国渊屡次陈述应当增减的项目,考察土地,安置民众,计算百姓数量,设置官吏,明确考核的办法,五年的时间里,就使粮仓丰实,百姓竞相勉励,乐于这项事业。</p>

曹操征讨关中,让国渊任居府长史,主管留守事宜。</p>

田银、苏伯在河间县谋反,田银等人失败后有许多余党,都应该依法治罪,国渊认为这些人不是首恶分子,请求不对他们执行死刑,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p>

依赖国渊这个建议得以活命的有一千多人,写战胜贼兵的文书,旧例往往夸大,以一为十,到了国渊上报斩杀首级数量的时候,实有多少就报多少。</p>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