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带着超脑回明朝 > 第五十一章 开武举恩科,选将帅之才

第五十一章 开武举恩科,选将帅之才(2 / 2)

“启奏陛下,微臣以为此举大为不妥啊。”王叔英按照皇帝的意思拟好旨后,看着圣旨上的内容,踌躇半晌,神色迟疑的说道。

李修远听到王叔英的话,转过头,目光上下扫了他一眼,却不说话,只是就这么一语不发的盯着他。

王叔英年四十有余,与方孝孺是至交好友,且对建文帝朱允炆忠心不二。

他与方孝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王叔英的思想比较开明,注重实际,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他的文章多讲道德修养,其论纲常仁义,源于汉儒,但比较通达切近。如果说方孝孺是迂而不腐,那他就是更不会迂执。

在朱允炆刚即位皇帝时,他曾献过《资治八策》,其中的内容虽然总的来说并未脱离儒家的传统思想,有些观点比较片面保守,如对工商业的歧视和排挤,但也有不少观点比较深刻,并能针对时弊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关于‘富’、‘庶’、‘教’的论述,提出从经济的角度去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等等。

他在《送孙生序》谈到君臣关系时,从现实的利益和人之常情出发,劝说读书人忠君报国,比空谈纲常伦理更为入情入理。又如在《与方正学书》中,他反对方孝孺恢复井田制的主张,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注重实际,因时制宜的特点。

看着王叔英,李修远忽然觉得自己似乎有些用人不当了,或许《天工开物》交给他比交给方孝孺要更好的多。

对于王叔英此时心中的想法,李修远是明白的。无非是现在文官品秩本就比武官低,五军都督府的指挥使是一品,同知是从一品,而六部尚书却只有正二品。若是在武举恩科上,把武官的地位再度提高,必然会大大影响到文官的地位。

王叔英见皇帝锐利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老脸不由有些微红,有种自己被赤.裸.裸看透的感觉。

“爱卿所虑,朕心中明白。”李修远微微一笑,走到龙案前,提起笔,在纸上唰唰写了一排字,然后将纸张递给王叔英。

王叔英不知道皇帝在纸上写了什么,心里很是疑惑,待接过纸张好,看着上面赫然写着‘自古以来,武能安邦,文能治国,二者不可偏颇也,故即日起,六部尚书提为一品,扈从者提升一级。’这句话时,先是神色微微一怔,尔后心中大喜,略有些黝黑的面庞上一片涨红激动之色,捧着纸张的双手不停颤抖着,屈膝跪在地上,重重的向皇帝伏拜三礼。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王叔英眼中噙着泪水,声音哽咽着,大声呼道。

自中书省及宰相被废,满朝文官们的地位便从此低人一等。他们日盼夜盼,就期盼着有一天,文官能与武官一般拥有相同的地位,但朱元璋在世时,却无一人敢轻易谏言。如今皇帝终于将他们心中的奢望化为了现实,王叔英又怎能不激动兴奋。他甚至可以想象,一旦把这道旨意传出去,满朝文官乃至天下文人士子必将举国欢腾鸣鞭庆贺。

“不要高兴的太早。”李修远神色凝重的望着王叔英,轻拍着他的肩膀,“武安邦,文治国,二者不可失其一,此乃亘古不变的道理。若重武,则国不兴;若重文,则国不强;唯有文武并重,国家方能国富民强兴盛不衰。尔等切不可忘记。”

“陛下放心,微臣必定谨记陛下教诲。”王叔英用袖子擦去眼泪,如同得到糖果的小孩般,一脸的喜悦之情。

“你办事,朕放心。”李修远微微颔首,示意王叔英起身,道,“这两道圣旨就由你重新润笔之后,传到兵部与礼部,并告诫他们,此事不许有半点纰漏。”

“微臣明白。”王叔英点头答道。

“嗯,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事要交由你去办。”李修远考虑了片刻,对王叔英说道,“朕本是将《天工开物》一书交由方爱卿处置,但方爱卿毕竟没有在地方行政的经验,恐有思虑不周之处,因此朕欲派你去协同方爱卿共同负责《天工开物》一事。不知你可愿否。”

“陛下但有所命,微臣无所不从。”王叔英小心翼翼的折好圣旨,身体一正,神色恭敬的答道。

“《天工开物》一书关系百姓民生及我大明将来,凡事需慎之又慎啊。”李修远有些不放心,又再嘱咐了几句。

王叔英领了旨,便躬身告退。

王叔英离开后,李修远感觉一阵困意上涌,便想躺床上休息一下,却不想等他醒来时,已是华灯初上。

在昌盛和几名宫女的服侍下,李修远洗簌一番,正准备去吃晚膳,却看见两道娇小的人影自乾清宫外款款而进,心中不由大为错愕。

推荐最亲兄弟玄幻新书,欢迎大家前去一观。<div>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