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我的硬核音乐生涯 > 五百九十七 曲高和寡?

五百九十七 曲高和寡?(2 / 2)

但身边竖着耳朵偷听的人却麻了。

你们在说什么啊?!我为啥一个字都听不懂?

这真有这么玄乎吗?

所以这两天我到底听了个什么啊?!

巨量的信息暗示,当然有利有弊。

就仿佛一些很是经典用心的电影一般。

在场景布置中,会有非常多的彩蛋与布置的深意,甚至暗示剧情走向,主角选择,乃至于结局。

但这些转瞬即逝的彩蛋,往往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很少人会注意到。

直到后来,当有些人挖出了这些精彩的彩蛋后,再次观看起来,就会体会到一种完全不同的“爽感”,更是不由得赞叹卧槽精细。

而巨量信息的暗示,也会带来一个负面的影响。

如果第一次观看的时候,注意力被某一点吸引住,这时候出现的细节,不仅容易被忽视,还容易让很多观众产生一种“无关紧要的东西太多”这种拖沓感。

但毕竟,没什么东西是所有人喜爱的。

尤其是在如今娱乐风气的社会之中。

有时候,想要广度,必须适当舍弃一些高度。

而想要高度,也必须舍弃一部分的广度。

虽然可以在高度与广度的协调上能够做的很好,但毕竟也是有极值。

在追求无限的高度之时,追求哲学,思想,艺术程度之时,也总会失去一些广度。

而本身,李文音的目的,便是追求这极致的高度。

所以,这部著作的出现,天然就将高度与欣赏门槛拔的很高。

也注定了《尼伯龙根》或许会火不少选段,“插曲”。

但总体看来,整篇的歌剧就会有些小众。

可是,小众不代表没有用。

所谓“追求高度有什么用?曲高和寡自娱自乐?”的想法或许很多人都有,只不过,这样的想法是基于娱乐与生活的,并非是基于本身音乐科学与音乐艺术的。

不曲高和寡的所谓娱乐大众的作品

越娱乐大众,死的越快,火是火了,爆是爆了,消失的速度也仿佛快枪手的一哆嗦一般,快感转瞬即逝,就好像是快餐,越轻易能得到的舒适,也更容易被人所抛弃。

而真正站在顶点,可以长久绵延传承下的东西,无一不是艺术上的至高成就,无一不是所谓“曲高和寡”的东西。

表面上小众?

但实际上影响并不在横向的人数上,而是在纵向的传承上!!

虽然有些作品可能目前的十年,只有一百人接受,但足以影响数百年甚至更加久远。

而有些作品,或许一时追捧人数破千上万,但转瞬即逝。

时间的长河里,能够留下来的,全是大浪淘沙中,筛选出来的最闪耀的金子。

这两极分化的观感与评价,这音乐家们无比战栗的反应,更能让人感受到,李文音达到的这种高度,恐怕真的是自己完全难以想象的。

“叔本华!!李文音的作品里,有叔本华的影子!!”

几名音乐家,依旧在热烈的讨论着。

“还真的,你看这两天的演出,所有角色行为的动机,还真的能概括成叔本华的伦理学思想。”

“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利己,恶毒,同情!!”

利己,或者说,绝大多数人们行动的根源都是利己。

比如满足生理上的一些基础需求,吃饭,睡觉。

或是心理的满足感。

个人名誉,或者道德,或者自私,或者法律法规。

而恶毒,即是嫉妒,幸灾乐祸。

这是人性无法摆脱的阴暗面,目的是希望别人痛苦,这样的恶毒无处不在,或者说人人都有。

但恶毒,会被第三种动机压制。

同情!!

这是真正的稀有道德。

就好像卢梭所言。

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

同情的本质就是共情,对他人的悲苦感同身受,将他人视为一体,是从真正的情感与道德出发,高尚无私。

而这第三种“同情”在一个人成分含量越高,那么道德水准便越高。

圣母是真圣母,共情,绑定,视为一体,言行合一。

而一但出现了双标,那就是虚假的圣母,只会用舍利子崩别人一身而已,虚假的圣母,成因其实便是过量的利己,他们需要用“同情”来掩盖“恶毒”,以此“利己”。

人们会对那些道德的,高尚的行为产生敬意

不正说明了那些道德行为与众不同?

而李文音目前上演的歌剧中,可以说角色的行动动机,全部是按照叔本华的这种伦理模式来进行的!!

尤其是在【命运】的观点之上!!

宿命论与决定论!

尤其是联想到后面的剧情更让这些音乐家觉得,这部歌剧,完全可以影响一批人,甚至会有无数的人投入到其研究之中!!或者专门学习数年数十年,来表演这部歌剧!!

而国内的一些大佬,互相对视一眼,均露出惊容。

更是隐约的起了一个更可怕的念头。

“这天真的变了!”

李文音或许开启了以世界为画板,新一轮的音乐“红学”!!

红学,即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

而李文音,仅仅靠着一部《尼伯龙根》,就绝对可以开启一波所谓的“尼学”!!

这部作品的细节奇多,甚至横跨戏剧,歌剧,舞美艺术,造型,音乐,歌唱,民俗风俗,神话故事,哲学,伦理学等等的多个学科!!

“李文音,从演奏家作曲家,到了音乐家,再到艺术家。”

陈国涛看了一眼快乐死的温教授,忍不住唏嘘起来

“现在,李文音可以说从艺术家更进一步,探求何为真正的美,变成了美学家!!”

“以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论为基础,以希腊艺术为参照”

陈国涛笑了笑,忍不住摇了摇头。

“即使只是走在路上,也落我们太远太远了!!”

整体的表演下来,陈国涛自然看出了李文音各种别出心裁的设计!!

就仿佛灵感来源于古代希腊悲剧一般。

舞台的搭建与布景,是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而音乐与歌唱,是听觉艺术,演员的演绎,形体动作,基于舞蹈艺术,而这些,为悲剧服务,悲剧形成了诗歌,这就是理智的艺术。

综合起来的有机体,当真是妙不可言!

最新小说: 我的母亲是现代人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