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山没去管那支骑兵队,他更多考虑的是——要不要继续前进?
仔细思考权衡一番后,刘大山放弃了“前行探查”想法。因为他知道,大总管领军而来,非为进攻,而是驻守,吸引“百济大军”,威逼其“都城”,所以,知道敌军动向,意义不大。
于是,刘大山迅速做出了两个决定,第一,留下几个人观察,并约定每过一个时辰,后撤两人,直至全部撤离;第二,自己带其他人先撤回那片林中,然后再去适合驻扎的那片地方,必要时,清理敌军“斥侯”,断不可让敌军及早发现本方举动。
在一片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广大区域里,想要发现藏匿的百十号人,无疑是非常困难,更何况那还是一些久经战场的老兵,如果被发现,简直是耻辱。
诚如刘大山预想的那般,“百济”那支小队骑兵,什么异常都没有发现,然后离开不知去向。
至此,一切算安静下来。
约摸“巳时”将过,刘大山从“望远镜”里终于看到后方出现了大批黑压压的唐军,人数至少上千。
稍微过些时候,“望远镜”里能够看得清楚,当先为首者,正是“羽林左卫中郎将”雷火。
“刘大山见过将军。”纵然熟悉,在众军面前,依然礼不可废。
“免礼。”雷火道:“大总管一行辎重行动缓慢,故命本将先行一步。”
刘大山应了一句,随即将所知一切,如实道出……听闻附近有敌军,雷火倒也面色如常,跨海进入“百济”,那不就是为了打仗吗,有敌军,才是正常。
不过,既然有敌军,那么,敌方“斥侯”探查一事,绝无可能如同走过场一般,正常情况下,还是会二度、甚至三度前来。这事儿,不用刘大山提醒,雷火自己也能想到。
于是,雷火对刘大山道:“若敌‘斥侯’再来,大山,汝之所部,能否全数拿下?”
“此又何难?”刘大山道:“定不放过一骑。”
“那不成!”雷火赶紧道:“人可以不放过,马匹得留下,咱们大军里没有马,来回传令太过不便。”
“放心,老汉有数。”刘大山笑了笑,拱手言道:“老汉去也。”
前方发生什么,谢岩不知道,而且此刻也顾不上。那些装满军需物资的四轮平板车,让他一个脑袋两个大。
由于“卫岗乡”地面基本硬化,“洛阳”和“长安”城里也逐渐铺装砖石,加上“水泥”大量使用以及那条通达“玉门关”的大道接近完工,早就解决了制动、转向等技术难题的四轮马车,开始大量走上历史舞台。以至于“马车作坊”在接到乡里订单时候,在没有特别标注的情况下,全部弄成了四轮车。
因为四个轮子的平板车,装载量更大,所以谁也没有想到那么多,那么远,甚至连谢岩自己都忘了,在道路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四个轮子平板车,实际使用上,并不如两个轮子的好使。结果就是,在全部泥土地的“百济”境内,重载四轮平板车,时不时陷进小坑里出不来,得靠人力生拉硬拽才得以脱困,如此多次,自然影响速度。
无奈,谢岩只得让“羽林左卫”先行,大队跟在后面。其实,如此行军,前后脱节,非常危险。但谢岩实在没办法,若是不让雷火率军先行,很容易无法在预计时间里汇合刘大山他们,如此会出现联系不上,致使胡乱猜想,从而引发一系列不可控制的状况出现。
至于前后相隔,最多二十里,倒也不是不可接受,怎么说也是有“望远镜”,真要是有敌人出现,也能够提前发现,及早应对,当不至陷入绝地。
打仗这件事,固然跟实力有绝对关系,但是运气有时候也起了很大作用。
谢岩没有想到的是,先行雷火部,竟然为了马匹,散开全军,在适合驻军那片区域内,对“百济”军中“斥侯”展开猎杀。
由于“羽林左卫”和“亲卫队”全部装备手弩和强弩,小队骑兵在猝不及防之下,几无还手之力,总共三支小队,近五十骑,全部被歼,当然,战马是被留下,只剩不到三十匹而已。
有了战马,传讯速度那是快上很多,没过太久,一名老兵骑快马出现于谢岩面前。
“何来马匹?”谢岩大惑不解。
老兵快速将整个过程大致说出,最后道:“雷郎将说,‘斥侯’通常需回报,时间一久,敌军定然发现异常,其部当于驻军所在地前,列阵以迎,请大总管速速前行。”
谢岩完全明白了雷火的意思,那就是既然选定的驻扎地附近有敌军,那么被发现实际是早晚事,灭杀“斥侯”,抢夺战马以延缓敌军发现时间,而多出来的时间,正好给大队赶路所用。由于“布置野战防御工事”,本身也需要时间,所以,雷火率军出战,以期拖得更久。
尽管全都是些猜测,但是有一点谢岩非常肯定——战争,终于拉开了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