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极品御用闲人 > 第两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赵颉铤而走险

第两百五十七碗 十面埋伏 赵颉铤而走险(1 / 2)

 年十月,中华大地都沉浸在大败金国的喜悦之中。不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民间也自发的组织起来,欢庆着这一百年来,难得的胜利。

在为了胜利欢庆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那些为了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埋骨他乡的英雄们。秦明的殉国,是宋军莫大的损失,王钰对此表示了极大的哀痛,所以秦明的追谥,抚恤事宜,他都亲自过问,从优办理。追认秦明为郡公,加上将军军衔,极尽哀荣。

呼延灼部,随即开出防区,奔赴原金国境内接防,并向东推进,支援东北军扫清金国残余势力。此时,金国绝大部分领土,处在宋军掌控之下,如果管理这些土地,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提上了大宋中央朝廷的议事日程。

金国不像大宋那样民族单一,那里生活着汉,蒙,女真,契丹,塔塔儿等各族人民,北方能不能长治久安,就要看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金国的国土幅员辽阔,但发展不均衡,领土大,城市少,中小城市都积中在靠近大宋的地方。

这方土地,不但要守住,而且要发展。要发展就得有人,可北方人口稀少,是个很大的难题。王钰考虑着,此时是不是可以施行“行省制度”。因为大宋现在的政治体系,过于分散,全国分为几百个府州县,不利于管理,而且成本很高,养了许多的闲官。

不过这件事情,一旦施行起来,难度较大,王钰也不敢操之过急。先把口风透出来。让大臣们商议,看看朝野内外的反应再作打算。

而在军事上面,王钰的打算是,金国完了。下一个当然是蒙古。但朝中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北伐虽然打得还算顺利。而且在这么短地时间之内就打垮了金国。但消耗是巨大的,短时间之内,应该大力发展国内经济。与民休养生息。

即使有主战派,但他们的目标,却不是蒙古,而是吐蕃。原因无他,就因为吐蕃乘着大宋北伐之际,入侵云南,如果不施加惩罚,只怕日后还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唯一一个力主对付蒙古地人。就是大司马韩毅。他上奏称,吐蕃地处偏远,久不通中原,且难以对大宋构成重大威胁。而蒙古则不然,从他当初率部进入蒙古时起。就发现蒙古人有异心。此次北伐,蒙古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间接促使西北军全军覆没,这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乘他们现在羽翼未丰。应该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加以歼灭,则从此以后,北方再无战事。他引用匈奴,突厥的先例,认为北方草原始终是中原王朝地潜在威胁。历朝历代,能平定北方的,一定能成为强大的帝国。反之,则从始至终都要受到军事威胁。汉朝,唐朝就是正面例子。汉代以后地三国,两晋,南北朝,以及此前的大宋,就是反面典型。大宋必须趁着现在得胜之机,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问题,而不应该畏战,把问题留给子孙后代。

王钰比较倾向于他的意见,而且王钰比韩毅对北方草原民族有着更深的体会。何止是匈奴,突厥。原本的中国历史上,蒙古灭宋,满清灭明,到了清朝自己建国,还要受到北方草原上的准葛尔威胁,连北京都险些不保。

蒙古不剪除,迟早是心腹大患。何况,万一大宋从今以后停下来,安逸的生活过得太久,恐怕国人就会忘记此前一直受到北方威胁地往事。说句不吉利的话,自己今年三十多岁了,身体还算健康,可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哪天自己不在了,后继之君不喜欢战争,任由蒙古坐大,那历史岂不是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因此,王钰下定决心,十年之内,永远解决北方边患的问题,决不把这烫手的山芋留给子孙后代。

十月地汴京,正值秋凉,气候宜人。汴京作为大宋的都城,人口超过百万,是首屈一指地大城市。百业兴旺,经济繁荣,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此地。五湖四海的各族人民在这里和谐相处。

所谓“饱暖思淫欲”,日子好过了,包里有钱了,人们自然就想要找找乐子。是以,汴京地各种,十分普遍。十几年前,男人们的乐园还仅限于“金环巷”,可现在,城东南的大通街,西面的流云街,妓院云集,寻欢客们流连忘返,在这里一掷千金,大有盖过金环巷的势头。

而李清照的宅院,就在大通街附近。每日,都有不少衣着光鲜的公子哥儿从她的门前经过,偶尔发现她的贴身丫头,长得极为俏丽,不免勾搭一番。李清照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索性将丫头留在家中,除非必须外出与上头联络,否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王钰是个大忙人,十天半月难得来一趟,她主仆二人居于家中,每日只能以琴棋书画取乐,好在王钰倒是有心,收罗了许多珍贵的古籍送于她。李清照本是才女,每日埋首于书卷之中,倒也自在。

此时,她正在院中,焚起一炉清香,

本难得的古籍看得如痴如罪。丫头早上就出门去了,定与上头见面的日子,不知道会有什么指示传来。

有时候想想,王钰的为人其实没有传说中那么坏。虽然好像肚子里面没有多少墨水,还说话做事也还得体,也没有多大的架子,对自己也一直关爱有加,并不像那些岁月场所里面的寻欢客。可惜了,他偏偏是王钰。

大门一阵响动,丫头回来了,一进门就嘀咕:“现在真是世风奢靡,人心不古,满大街都是些登徒子,好在我跑得快。”

“哦?是谁又招惹你了?”李清照嘴里问着,眼睛仍旧盯着书本。

“姑娘不知道么?听说那边的妓寨里。新来了几个异族女人,正热闹呢。”丫头解释道。

李清照对这些市井传闻没有兴趣,直接问道:“有什么消息吗?”

丫头一听,顿时小心起来。快步上前说道:“姑娘,屋里说话。”李清照会意,主仆二人进入房中。掩上门窗,一切都显得那么谨慎。

“姑娘,王爷说。今明两天之内,要见你一面,让你准备一下,他会派人来接应。”丫头说道。

李清照听得柳眉一皱,福王一直以来,都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如果不是事情紧急,他绝对不会出面与自己相见。现在突然如此安排,必有原因。联想到前些天,前线传来捷报,金国大败,亡国之期不远矣。难道是因为这样。让福王感到了威胁?

“莫不是王钰要篡……”突然起身,李清照失声说道。仔细一想。很有可能,现在金国完了,王钰的势力。声望,达到了顶峰,此时若是乘机自立,正是时候。

想到此处,这位盖世才女不禁心烦意乱,王钰若真是称帝,那该怎么办?他的确对国家有功,但这不成其为篡位自立的借口啊。人生于世,当以“忠孝仁义”为安身立命之本,他既为宋臣,受徵宗先帝提携,食赵氏俸禄,就该忠君爱国,而不是犯上谋逆。可他,也地确是一个不错的人,怎么办?

“姑娘,有句话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正当李清照无所适从之时,丫头突然说道。

“说吧。”随口应了一句,李清照根本没有当回事。

丫头谨慎的看了看她,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我在外面,听到茶馆里面地说书人把王上的事迹编成书来说,从他带领蹴鞠国队开始说起,言辞之中,对他十分尊敬。每每说到惊险动情之处,下面掌声如雷。那茶馆的生意极好,连街道上都站着人。”

“你想说什么?”李清照猛然抬头,一双美目紧盯着丫头。

“没,没,奴婢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丫头想辩解,可一时竟找不到说辞。岂止是她,即便李清照自己,有时候也为自己地行为找不到理由,只能一遍遍的想着“忠孝仁义”的圣人古训。甚至很多时候,她会把父亲地含冤而死归咎在王钰身上,不然的话,她很明白,仇恨会一点一滴的被那个男人消磨干净。

房间里落针可闻,主仆二人各怀心事,都不再说话。好一阵沉默之后,李清照开口打破了僵局。

“你是不是认为我很傻,在干一些……”

可惜,她这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外面传来的敲门声给打断了。这里是王钰安排的,会不会是他来了?

李清照有些慌乱,看着丫头,后者拉开房门,走了出去。不多时,又折了回来,神色紧张的说道:“姑娘,王爷送来消息,让你马上到岳庙去相见。”

“这么快?”李清照很是吃惊。福王是一个谨慎的人,这么着急,不是他的风格,难道事情真地到了万分紧急的地步?

那汴京城里的五岳庙,历来是香火鼎盛之地,与大相国寺齐名。王钰头一遭遇到林冲时,正是在这座庙里。这日庙里作法会,善男信女,如过江之鲫,热闹非凡。李清照坐着一顶软轿,来到庙前。由丫头搀扶着,低头往里走。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