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玄幻魔法 > 医者神也 > 第四十五章 医药的区别(下)

第四十五章 医药的区别(下)(2 / 2)

斯图亚特几个人走了,杜仲又恢复到了安静有序的生活,用心的翻译着古老的医学典籍,尽可能的将古文古色的中医术语翻译成奇雅大陆能够看得明白看得懂的词汇。

药田种植也进入正轨,凯立德老爹和科林、安迪几个老人看得出杜仲少爷对这二十亩药田的重视,不用杜仲吩咐,都拿这二十亩药田当宝贝一样侍候着,每天从早到晚都围着药田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田内的植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长迅速,生机盎然。

外界的变化一切随心,可对药典的翻译杜仲却进入到了一个死结。

华夏中医带着华夏古典的规范,带着华夏古中医的那份严谨缜密,几乎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经过再三推敲,可以说改一个字就意义不同,换一个词就面目全非,可想而知,杜仲要将他们完全的翻译成奇雅大陆能看明白的词汇有多困难。

要知道,在奇雅大陆凡是关于技能方面的事情,词必言神,话必言圣,人们认为,所有的都是神恩赐的,信仰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战士信仰战神,法师信仰元素神,德鲁伊信仰自然女神,农民信仰农业女神,商业信仰商业之神等等,几乎人们的所有活动,所有相关都有相应的神的存在。

那,杜仲要书写的医术,自然就不能没有神之恩赐,不能没有神的信仰。

奇雅大陆没有医,魔武大陆只有药,魔药是魔法和炼金的结合,是元素之神和匠神的结合。

皱着眉头整整思考了两天的杜仲,双眼突然冒出精芒:医,药,我的医是和药有明显的差别的。

完全的抛却烦恼和愁思,精神抖擞的杜仲激动的站了起来,医,药,医药是有区别的,我不将药,我讲医,医药在这个世界是完全没有的概念。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

杜仲此时还不能够将中医完全的讲解给斯图亚特四个人,一下子完全给了他们是惊骇世俗,现在他正好先以‘辨证论治原则’来打开魔武世界的壁垒。

思考捋顺后,杜仲先写明辨证论治原则后,详细的阐述了辩病与辩证的关系,例如感昌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

所以在这里杜仲略略的说明了一点中医中的阴阳理论。

写到了这里杜仲才将华夏中医的触角第一次展现在了魔武世界,写到了这里杜仲才开始考虑关于神明的问题。

华夏中医原本就和神明没有丝毫关系,可魔武世界离不开神明,杜仲没有信仰,至于他为什么能够吸纳魔法元素,施展魔法技能,想来是和原来的小杜仲觉醒他的魔法属性有关系。

“没有神明,我就塑造一个神明出来。”

杜仲咬牙切齿的叫道,反正我是个伪信者,身为一个伪信者我还怕什么。

岐黄,岐黄是杜仲编撰而出的一个神明。

岐黄在华夏是中医的代名词,在华夏传说,公元前26~22世纪时,黄帝是传说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岐伯,传说中的医家,黄帝的臣子。现存华夏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是《黄帝内经》,此书托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的形式而成,又称《黄帝内经》。

黄帝问岐伯,岐伯解医典,后世称中医学的“岐黄”、“岐黄之术”,即源于此。

幸好在雷克斯魔法学院图书馆里的《奇雅大陆史》上记载在十几万年前真的有一位魔法皇帝就号黄帝,这是位光耀万代,被诸神敬畏的土系法神,是位带领着万民驱逐兽族,协退精灵族,建立传承万年的魔法帝国的开疆圣祖。

杜仲抚着额头笑了:“幸好我看过那厚厚的奇雅大陆史,幸好你隔的时代够久远。”

幸好有黄帝真的存在过,杜仲庆幸,因为,有了黄帝那就能有岐伯,有了岐伯就有了医的神明。

至于真假,杜仲是不会管他的。

最新小说: 一碗茶的岁月 再续前世情缘 剑月琴星 诸天:人在三部曲,以杀证至高 星武纪元 重生原始变成兽 太古葬天决 这个邪道功法太好了 审尸官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