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穿越架空 > 大明首辅 > 第八卷 第二十九章 同生共死

第八卷 第二十九章 同生共死(2 / 2)

图门向来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所以自然也无法容忍全宁远逊于归化。全宁的城墙,严重破损之处全部用黄土夯实,关内修建城墙,向是是用糯米汁与黄土混在一起。鞑靼人缺少粮食,用的是牛羊的血。所以全宁的城墙刚刚修缮完成的时候,远远看上去,全宁的城墙上黑一块,黄一块的,图门并不满意。最后全部用黄泥涂抹了一层,才算真正完工。</p>

全宁的南门和北门,在修缮时也得到了扩建,以方便骑兵和牛羊群的出入。八股两指粗的麻绳,操纵着城门上石闸的升降,一切都是仿制关内的城池所建。</p>

只是无论图门无何不服气,相对于归化,全宁手中所能掌握的财富依然是相当有限,只是对全宁城的修缮,已经惹得鞑靼左翼诸部私下里颇有微辞,以至于最后不得不仍然保留着城墙上那些破损的垛口,其实也就是再无力修缮。</p>

即使只是这样,也不可否认,全宁仍然可以作为一座坚固的军事要塞。虽说鞑靼人不善守,可如果里头有万余人的守军,想以几千人的规模攻城取寨,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p>

而且在全宁城外的草原上,仍然或远或近的散落着数万鞑靼游骑,只要全宁能够固守上一两天,附近的鞑靼游骑赶来支援,那么胜负之变也许就在转眼之间。</p>

数千鞑靼骑兵一边用强弓遏止住后面的汉骑追兵,一边朝着全宁城退去,相比出城时候的纷乱,又少了汉人火炮的侵扰,显得有序了许多。三四里地的距离,对骑兵来说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p>

</p>

只是巴林部乱糟糟的阵势,让图门有些恼怒。</p>

全宁城南,在各部头人和鞑子兵的弹压下,刚才闹纷纷的情形已经好了许多。大部分牧民和羊群也已经被驱散了开来。南门边的守军已经收到了大汗要领军回城的信号,数百名强弓手也已经登上了城门,准备随时阻击在后面追击的汉军铁骑。</p>

一名百夫长拉开手中的弓,朝着城墙下射出几支箭头上点着了火油的火箭,城下立刻有人在火箭着地的方向插上了几支火把。就算不是在马上,鞑靼人也是天生的射手,如果汉人真的敢追到城下,迎接他们的,将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箭雨。一切,都已经准备停当。</p>

就在这时,城门边几个已经跑空了的羊圈里,几十名大汉突然从里面钻了出来,聚集到一起。</p>

其中一名汉子,抬眼朝着城墙上扫了一眼,目光炯炯有神。</p>

“好几百个鞑子,前头在大人面前夸下了海口,这回倒不知道能不能回去回话了。”</p>

说这话的时候,汉子不但没有丝毫胆怯的模样,却是咧开了大嘴,哈哈笑了几声。</p>

“谁要是有顾忌,这时候躲回去还来得及。”大汉忽得板起了脸,“你们都是跟了咱十多年的好兄弟,都知道没一个孬种,可谁家没个妻儿老小的。这一回……没准是真回不去啦!”</p>

“愿与将军共生死!”几十个人,没有一个人有退缩的意思,个个脸上都闪耀着坚毅的目光。</p>

“好……好……都是重信义的汉子,好兄弟。”被称为将军的大汉,唇角微微颤抖了几下,徐徐走到人群中间,朝着这些跟随自己戎马多年的兄弟一个个抱了过去。</p>

“十多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汉的眼角也泛起一点闪亮,“咱朗得功在辽东军里呆了十多年了,白叫了这个名字。”</p>

“从前鞑子入关,咱躲在城里不敢出去的事儿也干过。”朗得功把手中的苗刀从刀鞘里缓缓拔出,“杨老总兵殉国的时候,咱也在。”</p>

“当年咱也跟李总兵,老线一起给萧阁台斥过,听说被萧阁台训斥过的人还真没多少,咱也算一个。当年不明白,现在明白了,萧阁台也是我大明的真汉子。”</p>

“大明五军,就咱这边不争气。每回去京城办事儿,遇见其他四军的袍泽,那眼光瞅得人都抬不起头来。丢人呐!”</p>

“这一回,咱也壮烈一回,让皇上,让萧阁台,让咱大明朝的人看看,咱辽东军,也都是有血性的好汉儿。”</p>

“不说了!”朗得功挽起袖子,在脸上狠狠的抹了一把,“这一回,咱们同生共死,走!”</p>

几十名汉子,虽然人人都刻意压低了身形和脚步,心里却像是燃烧这一团不灭的火焰。这一团火焰,将要燃遍整座全宁城,燃遍整个草原,甚至……更遥远的北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