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2 / 2)

“不尽力?”赵谨一时怒了。但他突然想到,陕西前些rì子来的军报说,秦凤帅张宪是主动请缨北上抵抗,他怎么会不尽力?“他接下想怎么办?”

“刘太尉打算亲自率领神武右副军北上,与敌在镇戎展开决战。并已火速调熙河姚大帅来援。”沈择回答道。

赵谨听了,默默无语。摒退沈择之后,他将公主交还徐秀娘,半晌不说话。

徐婕妤也不作声,许久,才听官家道:“秀娘啊,说不得,要请你叔父出山了。”

哪料,徐秀娘听了这话,不但不同有半分欢喜,反而道:“臣妾得蒙官家恩宠,一门显贵,别无所求。今rì,只求官家一件事情。”

“嗯?何事,只管说来!”

徐秀娘将公主交到宫娥手中,撑着大肚子想跪,赵谨慌忙扶住:“你作是这甚!”

眼看就要临盆了,你这一跪,要是跪出事来怎么整?

“叔父徐卫,已经为国征战半生,称得上劳苦功高。也正因如此,叔父担心盈满之患,所以自请去职,隐居于林泉之下,不问时政。”

“官家或许不知,臣妾的祖母在生下九叔之后便不幸去世。九叔实由臣妾之母一手抚养长大,所谓长嫂如母,在母亲眼中,九叔既是兄弟,又是儿子。如今,臣妾的母亲还在病中,她时常挂念着叔父。所以,请官家,再不要提出山一事。”

赵谨听了,大惑不解:“这是为何?你母亲既然这般重视你九叔,那……”

“自古以来,功高主疑,权大朝忌。若官家再任用九叔,只怕流言蜚语四起。再者,臣妾的父亲时常写信询问九叔情况,他的战创未愈,也难以担当重任。”

赵谨听罢,叹息一声,没有再说什么。

刘光世这回为何据实以报?只因事情已经瞒不住了,丢了西安怀德两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都山”被契丹人控制了。昔rì宋夏相争,西夏之所以敢与大宋抗衡,一是其兵强马壮,二就是横山天都山之险要。

现在倒好,西夏早完了,天都山倒让契丹人夺了去。若让他们在此站稳脚根,以后时时都可威胁泾原地区。

而泾原是关中的障碍!

朝里不论派系,都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大臣们不禁疑问,刘光世到底在陕西干什么吃的?之前搞得民怨沸腾,各界不安,如今又连吃败仗!

你若说西军将领大多是徐卫故旧亲信老部下。不听他指挥,阳奉yīn违还罢了。可这回的作战计划是他亲自拟定,官家御准的。西军不是照此执行的么?

素来以直言敢谏而著称的胡铨再次上奏,强烈要求重新启用徐卫主持陕西军事。让人意外的人,朝中持此议的人居然还不少。

赵谨似乎也动了心,问秦桧意见,后者直言不可。难不成这天下就他徐卫一个人会带兵打仗?没有了徐屠户,就得吃带毛猪?

又问折彦质。得到的回答却是,先看看。

看什么?看和谈能不能谈得成,如果能谈成,自然就不需要劳动徐卫大驾了。

可和谈这种事,有个讲究,敢战方能言和。因此,刘光世亲提神武右副军五万马步北上,与秦凤帅张宪所部一道,兵抵镇戎,打算跟辽军来个决一死战。

本来这姿态是挺高的。作为川陕最高长官,亲临一线。坐镇指挥,多少能振奋士气。可刘光世把部队派出去了,他自己却留在了渭州城里遥控。而且还留了三千骑兵在他身边。

前头的将领们大为不满,你既然都说亲自北上了,怎么不在军中指挥,还留那么骑兵?万一战事不顺,你撒丫子就跑?

可气归气。仗还得打。

宋军扎在开远堡,辽军驻在三川寨,两军相隔只有几十里。大战一触即发。辽军上下对此役是志在必得,因萧总管下了严令,只要战胜此役,西军就被动了,大宋也被动了,到时主动权在我们契丹人手里,要怎样便怎样!

然两军对峙不到三rì,辽军突然后撤,而且是往西安州方向撤退。这头不明就里,一探才知,原来是两位徐大帅引军赶来。

刘光世闻讯大喜,神武右副军、秦凤军、泾原军、鄜延军的jīng锐都在这里,加起来十余万步骑,何惧辽人?因此,火速离了渭州,北上至军中坐镇。

正当他要下令进攻时,朝廷的使者到了,要和谈。

刘光世思之再三,事情弄到如此局面,我如果不扳回一城,这宣抚使的位置如何坐得稳?可又不敢违背朝廷的意思,只能强压着各路大帅们,不许进攻。

这一来,惹毛了泾原帅徐成。脚下就是他的地盘,他可比谁都着急,和谈?这有什么好谈的?契丹人踩着我的地,我还跟他和谈?于是强硬主张进攻。

鄜延帅徐洪,秦凤帅张宪也都持此议。现在我们几路jīng锐集结,就算要谈,也得把契丹人赶出境去再说。

刘光世不许,严令各路兵马不得妄动,否则军法从事!

这一rì,天寒地冻。四川虽然地处南方,可冬天却也难熬。徐卫极其难得地陪着张九月到金华山玉京观拜神。

自那“陪江保障”匾下的山门抬阶而上,只见道旁古柏参天,不惧严寒。山腰有一小殿,供奉的是一位王灵官。据shè洪人说,王灵官是他们本地人,所以善男信女们格外信仰,香火鼎盛。

张九月上前虔诚地拜了,又添了香油钱,继续往上。既然是道观,那自然少不了主神。山顶一片平坦,首先看到的便是三清殿,广场上立一杆铁旗杆,在一人多高的地方有个洞,里面据说是银子铸的,本地人喜欢摸一摸,然后往眼睑上抹,说是可以明目。

再往后,又有玉皇殿,甚至还有送子观音殿,再后,就到陈子昂读书台了。正经的,儒释道不分家。

张九月是见神就拜,徐卫可不想跟她见像就跪,因此由他去,自己则在那陈子昂读书台中瞻仰先贤。

那壁上刻有陈子昂感遇诗二十九首,朱广胡乱看着,一直寻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好不容易找到,正细细品味时。听得山下吵闹喧哗。他也没当回事,又出了读书台,站在那金华山顶上,眺望着涪江景sè。

正陶醉时,背后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是儿子徐虎抢进来。

“父亲!华知州,段知县,陪同着天使到了!”

徐卫听了,又把头转回去,漫不经心地问道:“来干什么?又要贬我的官?”

徐虎的声音丝毫不掩饰激动和欣喜:“官家降了明诏,要重新启用父亲主持陕西军事!”

“哦。”

徐虎见父亲“哦”一声之后没有下文,一时愣了。这不正是父亲所期盼的吗?

“那父亲是不是……”

“让他们候着吧,你母亲还在拜神呢。”

“可是……”

“我平rì是怎么教你的?”

徐虎这才不说话,踱步至父亲身后,跟那看了一阵,可怎么看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好看的。大冷天,江上非但不见一条渔船,更是连只鸟也没有,入目一片萧索,看什么呀?

他终究没有其父的定力,又忍不住道:“华知州告诉儿子,说官家重新任命父亲为川陕宣抚使,复武威郡王爵,并且再次授予临机专断,便宜行事之权。凡川陕两地,不论文武,皆听节制制裁!”

“意料之中,不要这么沉不住气。”

“可是,可是父亲说了,契丹人犯境,与大宋撕破脸皮,是坏事也是好事。如此一闹,这西北就再也离不开父亲了!如今天子重新启用,父亲难道就……”话至此处,见父亲转过脸来盯着自己,朱虎这才闭上了嘴。

可等啊等啊,母亲还不见回来。他实在呆不住,便转身要去寻找。突然想起一事,道:“哦,儿子忘了说,六姐上月临盆,产下一名皇子。”

一直淡定的徐卫猛然回过头来,大声道:“你说什么!”

徐虎骇了一跳:“四伯家的六姐,就是徐婕妤,生下了皇子。”

徐卫闻听此言,目光闪烁,脸上欣喜之sè怎么也藏不住!稳了!这下稳了!当即不再拖延,把袍摆一掀,大步往山下而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com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