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报恩(1 / 2)

 至于金钱并非全部的观念教育,那更是三天两头提起,最近两年少了许多,估计是因为他也独立了,能够自立根生,养家糊口了。

总之,多亏了老人的教育,罗小开并没有太多的金钱压力。

绝不是因为他很有钱,只是,不会被金钱束缚自己的脖子罢了。也算不上伟大。

所以,在逐渐稳健了生活后,罗小开便主动的去听故事,一来,是自己放松,二来,是能跟老人说说,充作话谈。

那秦家村,在方圆这片,还算有名。

因为那村中是工匠大户,可以说方圆的那些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杀鸡宰猪的屠夫刀,有六成,都是秦家村出来的。

像这胡安小镇的那些相关铺子。里面基本都是秦家村的人,外地人想进来分杯羹,都不可能。

谁让秦家村是真的物美价廉呢。

这招牌,挂到现在,少说也有一百年了。

且不止如此,秦家村每过三年,都会让年轻人出远门,美其名曰是“见世面!”,所以在外地,有时候也能碰见秦家村的,而且混的都不错,

所以才有一个吹名,叫“百匠多出门”。

这话本来就是坊间调侃,而且说的也不是手艺,而是从婚姻方面出发。

调侃秦家村真是会办事,本地的娘子看不上,偏爱那外地的鲜花。

不过是因为秦家村的性质,才加上一个匠字。

秦有汉,是秦家村的年轻人,年纪也就比罗小开大两岁,从小学习木工,手艺非凡,店就开在距离原来客栈两条街外,罗小开赶着上班,就能瞧见。

秦有汉喜欢吃,所以经常点餐。

也是缘分,罗小开这个众多外卖员中的一个,却能跟秦有汉有许多次碰面,这一来二去,自然就眼熟了。

渐渐的,两人成了朋友。

两人经常会扯闲,不过因为大家都挺忙的,所以基本是点到即止。不过今儿个,秦有汉不知道是遇到什么喜事,生意没开门也就罢了,嘴边还吊了两口,

带着三分酒气,非要跟罗小开聊,

罗小开想想,也就顺应了,反正原来客栈的银钱大头,是按工作次数算的,底薪当然有,但也有规矩,每月必须送多少次,达到后才有底薪,如果达不到,就算了。而如果每月低于多少次,就会直接开除。

毕竟懒人活该饿死。

罗小开想想,给自己放一个时辰的假,应该不过分吧。

所以他就在那听秦有汉唠。

两个人吃着秦有汉点的鱼,听着秦家村的故事。

秦家村小有名头,但正所谓,人有隐私,家有隐情,村有隐事。

总有一些事,是不足外人道也的。

秦家村也是如此。

秦家村多工匠,可谓是匠人之村。

至于秦家村的手艺,究竟是怎么传下来的,秦有汉也不知道,因为族谱他实在懒得翻。秦家村也不太注重这方面,毕竟,那么关注过去的事干嘛啊。又不可能回到过去。如果是好事也就罢了,想起来还能舒心片刻,那如果是坏事呢?岂不是怪糟心的?

所以,过去就过去了,管他好坏,当下最重要。

这就是秦家村的教育,有点随便,

不过,在秦家村也是有故事的,不是啥鬼故事,而是仙人故事。

仙人唉!那只要是活人的,出了门的,那多少都听过,毕竟就是皇帝,比如大齐,每年三月三,也都会举办敬天会,请大齐境内的山川诸神,共饮一杯,求他们继续保佑大齐的太平。

所以,仙人这个概念,想不被传播都难。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