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财帛动人心(2 / 2)

这也就是冯智彧还没到及冠之龄,若是及了冠那就有字了,怕是到时候李世民就会直接称呼他的字了。

不过想想其实也不奇怪,具体是因为什么冯智彧不敢擅自揣测,但李世民对大臣也经常称呼字,似乎是为了表达亲近之意。

“嗨,陛下哪里的话,臣就是在这长安带着太无聊了,所以想给自己找点儿事儿做就是了。”

冯智彧先是对着李世民拱手行了一礼,然后才连带笑意地解释着。

然而,李世民却并不买账。

“你这话吧,若是放在你初到长安那会儿的话朕怕是也就那么信了,但现在不一样,朕可不信你这一套。”

……

气氛有点儿尴尬,冯智彧拱着的手垂到身体两侧,他没想到李世民这么笃定他有自己的想法而非是在胡闹,也没想到李世民仅仅通过一个勒石记功的计策就能完全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

其实如果细想起来的话倒也不奇怪,或许是因为冯智彧那四十万石的粮食解了燃眉之急,冯智彧所经历的这个时空并没有发生什么带领大臣生吃蝗虫的事情。

不过虽然没有发生,但蝗灾还没有过去,对于蝗灾李世民依旧是束手无策,只能看着粮价一涨再涨。

因为玄武门的事情,李世民现在对这个蝗虫多少是有点儿忌惮的,因为打从蝗灾开始的那一刻有些言论就已经开始发酵了。

现在猛然听说有人在捕捉那没人敢随便动的蝗虫,李世民怎么能不激动不好奇?

“世人皆说这蝗虫是上天对天子不修仁德所降下的惩罚,只是你为何却让人大肆捕捉呢?”

也没有在意冯智彧没有回答之前的那个问题,李世民语气平缓地开口说着,只是这平缓的语气中隐藏着失落。

“臣的答案可能会让陛下有些失望,臣之所以敢这么做不是有什么别的倚仗,只是单纯的不信这些罢了。”

“哦?”李世民的眉毛一挑,脸带讶异。

要说这个时代不迷信的人也不是没有,但迷信的还是占大多数,而且如此大张旗鼓肆无忌惮的捕捉蝗虫冯智彧也算是大唐的第一人了。

“其实蝗灾的道理很简单,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

“相信陛下也看过很多先人留下来的典籍,其中应该就有旱极而蝗的说法,而且陛下应该没有听说过哪次蝗灾之前有大涝吧?”

“这倒是。”听着冯智彧的长篇大论李世民不由自主的点头附和着,而眼中也泛起了不一样的光彩。

“其实这就是和雨水丰足的风调雨顺之年粮食会丰产的道理是一样的,只是蝗虫更加喜欢干燥的环境,再加上去年冬天也不冷,藏在土里的蝗虫卵没有被冻死。”

“这些条件加在一起造就了蝗虫大量出现的条件,蝗灾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所以那些所谓的天子不修仁德上天降下惩罚纯属是无稽之谈,即便是换了孔圣人做皇帝,以这两年的情况来说蝗灾该发生还是会发生的。”

当着皇帝的面儿说别人当皇帝会怎么怎么样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冯智彧的话却让李世民心怀大慰。

是啊,即便是孔圣人又怎么样?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