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金的工资和消费水平,比起海都市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林的瓜子铺生意,在京里开得风生水起,生意不比海都差。
18家店铺,每个月的瓜子销量,维持在一万斤到一万两千斤之间。
杨林在京的收入,每个月也能和海都市的收入持平,月入十万到十五万左右。
他在京里赚到的钱,全部存进了四合院的地下室。
工人们修建好地下室后,杨林又对这间地下室进行了一些改动。
他把原来的入口封掉,另外从里屋挖了个入口,又用大衣柜和床,挡住了这个入口。
卧室铺的是实木地板。
我国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最初的10年间,市场上的木地板种类主要为不上漆的实木地板块,俗称素板。
这个时期的地板块规格较小,平接地板较多。
杨林把地下室的入口,也铺上了这种地板。
只不过,地下室的入口地板是整块的。
就算有人掀开床,也不太可能容易找到地下室的入口。
地下室里,杨林精心装修了一番,打造了十几个柜子,用来放钱和珍贵的古董。
杨林收购古董之旅,是从他上学之后才开始的。
他以前在圆山大饭店当主厨时,有几个台北博物馆的老先生,是他的常客,在一起玩得久了,彼此之间无话不谈。
台博的院长跟杨林学厨艺,杨林则跟着他们学习鉴宝技能。
以前只是一个纯粹的爱好,也没真正的到民间去收集过古董。
但杨林辨宝识宝的知识储备还是有的。
事实上,在国军败走宝岛时,把国内大量的真迹古玩,全部带了过去。
看得多了,见识广了,杨林对古玩有了一定的鉴别能力。
这次他又报考了国内最有名气的北大考古系,给他授课的都是国内最顶尖的教授学者,又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
但古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哪怕杨林拥有毒辣的眼光,他在海都市那么久,也没有发现什么了不起的珍宝。
到北金上学后,他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一辆崭新的飞鸽牌62型加重自行车,载货、载人,都是杠杠的。
他有空就骑着这辆飞鸽,在大街小巷间穿梭来去。
刚开始也是一无所获。
杨林觉得,自己应该想办法进入别人家里,不然很难有机会看到别人家里是不是有宝贝。
收破烂是个好办法,但收破烂有一点不好,就是脏兮兮的讨人嫌,有些讲究人家,不让你进家门。
杨林鬼点子多,他写了个木牌,挂在自行车前面。
木牌上写了五个字:“回收旧家具。”
就跟后世有人专门走街串巷,回收各种旧手机一样。
杨林此举,并不是真的要回收旧家具。
他是借此机会,和市民打交道,进入别人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