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国师文进之编着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的起源时有记:“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千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地下幡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之理。”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翻译成白话大意是:自然规律的运行是不停顿的,所以万物得以生成;帝王之道的运行是不停顿的,所以天下归向;圣人之道的运行是不停顿的,所以海内宾服。明了天然,通达圣道,**四时畅达于帝王之德的,任各物自动,万物无不静悄悄地自生自长。圣人的清静,并不是说清静是好的所以才清静;万物不足以挠扰内心才是清静。水清静便能明彻照见须眉,水平面合于规准,可为大匠所取法。水清静便明彻,何况乎是精神呢!圣人的内心清静,可以作为天地的明鉴,万物的明镜。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乃是天地的本根和道德的极致。所以帝王圣人便休止在这境地上。心神休静便空明,空明便得充实,充实便是完备。(心境)空明清静,清静而后活动,活动而无不自得。清静便无为,无为便任事各尽其责。无为便安逸,安逸的人不被忧患所困扰,年寿便能长久。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乃是万物的本原。明白这个道理来做君主,便像尧为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来做人臣,便像舜为臣子。以这个道理处于上位,便是帝王天子的常德;以这个道理来处于下位,便是玄圣素王的原则。以这道理来隐居闲游,江海山林之士便遵从,以这个道理来进而安抚世界,便能功大明显而天下统一。清静则为玄圣;行动则为帝王,无为则为万物所尊崇,朴素则称美于天下。明了天地常德的,便是大根本,大宗原,便是与天冥合;用此来均调天下,便是与人冥合。与人冥合的,称为人乐;与天冥合的,称为天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