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玄幻魔法 > 逐鹿崇祯末年 > 第二百三十八章 济州不夜城

第二百三十八章 济州不夜城(2 / 2)

张颜麟示意免礼,看了一眼附近三个身着伙计服装的尸体,朝唐旭问道:“这难道是咱们的人?”

唐旭眼中挂着泪水点了点头,张颜麟没有说话,只是拍了拍唐旭的肩头,以示安慰。这时候一个游击走了过来,朝着张颜麟说:“大人,船上的鞑子兵和鞑子水手都绑了起来,怎么处理。”

张颜麟做了一个杀的动作,田羽已经吩咐张颜麟这件事情一定要做得秘密一点,因此张颜麟才会采用这种手段。游击领令而去,不大一会就开始砍杀这些俘虏,让后将俘虏扔下海去。足足杀了三炷香的功夫才杀完,唐旭也杀过人,何况刚才还击杀了两名鞑子兵呢,不过看到这个场面,他也感到眼晕,不敢再看。处理完俘虏,张颜麟让手下开着商船朝着济州的方向而去,鞑子的船受损严重,张颜麟让兵士弄过去不少炸药,直接将两艘船炸沉,然后追着商船而去。

济州岛现在全岛都陷入了一种疯狂之中,那就是不分昼夜的赶制遂发枪,工人们虽然很苦,却没有一个发牢骚,要知道在大明,很多地方,招学徒工,只供给饭菜、衣服,而没有任何报酬的。要知道他们虽然累,但赚的也多,不要说这次田羽让袁鹏举使用的是计件工资,就是原来这些工人拿的工资也不少。所以这些人都把田羽当成了大菩萨。

田羽前期投入的四十万两银子已经消耗告罄,而松平长~虽然答应了田羽的价码,但银子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够筹集够,再加上运输,至少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张颜麟带来的一百万两银子终于解了燃眉之急,随着银子运到,大量的材料被购买运到了济州岛,济州岛地二机厂每天开足了马力生产遂发枪。

田羽的兵力由于和鞑子作战,已经大大下降,又受到了崇祯的削弱,田羽不得不留退路,因此田羽将王跃鹏派了出来,让他在济州岛募集青壮,打造一支火骑兵。济州岛现在已经有十几万大明流民,这些人都是田羽这些年偷偷募集的,二机厂不需要的人手,都被田羽送到了渔场,渔场的待遇不是很好,勉强糊口而已,因此王跃鹏一来到济州岛募集骑兵,渔场的人都非常踊跃,虽然当兵有可能丢掉性命,但是一年地军饷足足有二十两银子,因此报名的人远远超过了王跃鹏准备招收的人手,就是牧场、还有二机厂也有不少人报名。

王跃鹏跟随田羽这么久,对田羽非常了解,本着宁缺毋滥地想法,最后王跃鹏一共招募了八千五百名火骑兵,被录取的人欢天喜地,而没有被录取的人则唉声叹气,要不是王跃鹏告诉他们还有第二次募兵,这些人恐怕还不愿意离去。

济州岛牧场给王跃鹏提供了五千匹战马,这些战马都是二年多了牧场培育出来的优良马匹,比蒙古马要高大许多,不过五千匹马已经是牧场能够提供的极限,因此张颜麟不得不回到内地购买马匹。当然购买马匹地事情是秘密进行的,而原来给山东镇提供马匹地海商也接到了田羽的马匹订单,这一次田羽地胃口很大,足足定购了一万匹中亚马、五千匹顿河马,田羽准备用这些马再建两个骑兵营。一个月后,第一批八千支遂发枪打造完毕,由张发仁带着水师运到了锦州,田羽将八千支遂发枪平均分配到四营,让所有的骑兵熟悉火枪。

这一个月来,辽西的变化不大,唯一就是王守仁按照崇祯地圣旨,带着人马出发去往湖广接任总兵

而杨绳武还没有到,因此洪承畴还需要等待一段时到了,洪承畴交接完才会带着“义”字营出发。

崇祯一直关注着田羽的动向,听说“仁”字营接到圣旨后,没有任何耽搁,第二天就上路,崇祯悬着地心放了下来。平静以后的崇祯也意识到了自己地急躁,不过圣旨已经下了,已经没有什么回头路,他只好期望着田羽能够从命,结果让崇祯很高兴,田羽没有丝毫抗旨的意思,而“仁”字营也按照圣旨上路。崇祯恐怕田羽改变主意,不断的催促杨绳武上路,杨绳武被任命为蓟辽总督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他的座师是杨嗣昌,他当然知道崇祯任命自己为蓟辽总督的想法,不过他虽然是杨嗣昌的学生,但他却比较正直,心中根本就对田羽没有丝毫的敌意,甚至还有些钦佩田羽。他不愿被崇祯当枪来使,不过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拖延时间,看到崇祯的旨意越来越严厉,杨绳武不得不硬起头皮上路,而崇祯在他上路之前,在乾清宫召见了他,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崇祯和杨绳武说了什么,不过据太监传出来的消息,杨绳武在乾清宫出来的时候,脸色很不好,从这个消息中,许多官员都猜到了崇祯和杨绳武说了什么。

杨绳武在被崇祯召见完后,谢绝一切来客,第二天便神不知鬼不觉的上路了,京师距离锦州虽然有一千多里的路程,但一般来说十天就完全可以赶到,就是将冬天雪大的因素算进去,有半个月时间也能赶到了,不过杨绳武却花费了足足二十二天才来到锦州。

洪承畴和杨绳武又交接了两天,这才上路,跟随洪承畴入关的还有“义”字营的王六,王六虽然极不情愿,但在田羽的说服下,王六终于跟随洪承畴上路了。

杨绳武没有如同田羽预料的那样会等着自己去拜访,而是在洪承畴走得第二天,亲自拜访了田羽,田羽虽然知道这位总督大人的使命,但是既然总督大人如此折节下交,田羽也不要拂了面子不是。杨绳武和田羽的会面在极其热烈的场面下进行的,杨绳武在田羽面前丝毫没有摆总督的架子。

杨绳武席间和田羽谈论了一阵关外的形势和日后的安排,当杨绳武离开田羽的都督行辕后,给田羽的评语很高:“有盛公,复辽济也。”

田羽听到杨绳武给自己的评语只不过淡淡一笑而已,杨绳武在一路上思考了很久,虽然他现在是蓟辽总督,但杨嗣昌已死,朝中几乎没有什么硬靠山,而自己手上除了两千标营,根本就没有一个心腹总兵,要想压制打击田羽无异痴人说梦,虽然崇祯已经调派左良玉北上,但杨绳武觉得左良玉比田羽更难缠,而且更不服管教。崇祯想用我来制衡田羽,这不是把我往死路上逼吗?因此杨绳武已经打定主意,不搅到里面,自己打起精神防着田羽作乱便可以,至于打击,压制田羽的圣旨早就当了耳旁风。

王六率领“义”字营随洪承畴上路的消息传回北京之后,崇祯终于松了一口气,同时崇祯对杜之的信也有些怀疑,田羽的势力完全可以扯旗造反,为什么接到圣旨后会乖乖的听命?难道杜之轶传回来的消息是假的?不过崇祯没有丝毫后悔,不论田羽反与不反,他绝对不允许有谁的势力大到超过了他的控制。

田羽乖乖的听命,“仁”、“义”两营已经上路,但是崇祯还是很头疼,左良玉居然抗命。当然左良玉不会傻到简单的抗命不从,他接到圣旨后,同意北上,不过他表示现在军队已经几个月没有发饷,粮草也不足,本来士兵的怨言就很大,现在大雪寒天让他们长途跋涉到关外,很容易激起士兵的哗变。其实左良玉的意思很简单,要想大军北上,那就拿粮饷来吧,左良玉也知道,崇祯这时候绝对拿不出这么多的粮饷,这样自己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不奉命了。打流寇左良玉已经力不从心了,鞑子是什么样的战力,让自己去打鞑子,不是笑话吗。

再说打鞑子有什么好处,关外穷山恶水的,哪里有湖广富饶,再说去了那,有没有命回来还说不一定呢。

左良玉不奉命,让崇祯几乎急白了头,但是左良玉的理由也很充分,但现在崇祯哪里去弄那么多粮草啊。崇祯虽然恨不得将左良玉就地正法,但他不敢那么做,左良玉的湖广镇有不少流寇投降过去的,一旦杀了左良玉,树倒猢狲散,恐怕这些流寇非得再次造反不可,这样一来,本来岌岌可危的中原战场恐怕立刻会形势急转而下,因此崇祯只好想其他办法。现在王守仁出发一个月,已经过了山海关,难道这时候让王守仁再退回去?当然没有这个道理,如果让王守仁退回去,皇家的尊严何在?而且这样不来,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吗?

其实崇祯应该早就想到这一码事,左良玉在杨嗣昌时代就已经露出尾大不掉的态势,往往听命不听调,也正是因为如此,杨嗣昌出京数年而无功,最后落得沙市病死的下场。也难怪左良玉不听调,以湖广镇的战力到关外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甚至有全军覆没的下场,这样的结果左良玉能接受得了吗?不过圣旨已下,这件事情如果不妥善解决,皇家的体面,威严还何从谈起,恐怕日后会有许多人效法左良玉,因此崇祯不得不应付现在的局面。

现在崇祯能够拿得出手的招数恐怕只有加官进爵这个路了,给左良玉一个爵位?无功而授爵,恐怕也不是什么好的办法。崇祯催了户部和兵部很久,希望他们能够挤出一些粮饷来,但是现在国库空虚,哪里还能拿出这么多的粮饷。现在只有崇祯自己掏腰包这一个办法了,可是崇祯却不舍得自己的内帛。(未完待续,)

首发

最新小说: 苍穹玄奇 转生为银龙的我不可能是女孩 孤道行者 武帝重生 权游中的超人 长生:我摸了系统的鱼 签到千年的我只想逍遥人间 圣庭时代,开局推演神话天网 最强孝心系统 我老婆是千面狐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