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穿越架空 > 大宋帝国风云录 > 第二十七章 伺机而动

第二十七章 伺机而动(2 / 2)

做他的副手不合适。”李纲轻轻叹了一口气,“东京留守宗泽年事已高,汉王一直想把他调回京城,所以以我看,你还是去东京吧,汉王或许更希望你出任东京留守一职。”

王渊点点头,躬身致谢。

李纲一番好心,担心他没有看透形势,还要继续待在军队甚至返回西北,但如今李纲被遏制,李虎又决心把王渊赶出军队,如果王渊继续执迷不悟,那他的前途就一片黯淡。李纲可不想看到王渊这样的实力派人物就此消失,那对他而言损失太大了。

王渊告辞李纲,再也没有返回西北参加西征的念头了。

李纲目送王渊离去之后,很有些感慨。

在刘延庆帐下,王渊战绩最为显赫。西北战场、江南战场、北伐战场、河北战场都有他冲锋陷阵的身影,像韩世忠这样的猛将就是在王渊的照抚下一步步成长,但现在韩世忠

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而王渊则黯然退出了军队。人的际遇太过玄妙,杨可世在中原战场因为效忠于李虎,迅速崛起,如今更是代替王渊成为西北军统帅,相反,王渊却陷入险境,脑袋随时可能会掉。

旋即想到自己,也是如此。形势发展到这一步,自己和李虎成了敌人,为了大宋国祚的存亡,自己肯定和他有一番恶斗,而自己若想胜出,除了蓄积实力外,只有祈盼老天的帮助,祈盼出现奇迹,否则无法阻止大宋的败亡。

这次王妃罗思南回京,证明自己和李虎长达大半年的亲密合作终于结束。李虎先是利用设置参知政事分宰相之权,接着设变革机构分东府之权,其后又把大地主大商贾引入朝堂进一步削弱三省之权,这样一来,李虎西征后虽然让宰相代理国事,但实际上quán bing却被罗思南所控制。今日的朝堂上,大部分都是李虎的人,而这些人掌握着要害部门和实权,他们在王妃罗思南坐镇长安的情况下,谁会傻到听宰相的话?

李纲仰头长叹,似乎要把心中的郁闷、悲愤和无奈一起倾泻而出。

回到屋内,李纲和刘?娓娓而谈。刘?是福建人,是蔡京一系,是坚定的xin dǎng和变革派,但蔡京一系山头林立,互相倾轧,刘?因为在北伐一事上持反对态度,最终和宇文虚中一样,被赶出了京城。北伐后他留在河北真定府出任安抚使,结果因祸得福,没有受到蔡京案的连累。

刘?是新学的研习者,是新政的实施者,他从实际出发,既不支持大战略,也不支持放任自由的经济模式,为此,他和李纲激烈争论,最后一拍案几,他要辞官走人,不干了。

“你要去东南?”李纲问道。

刘?摇头。他的弟弟刘革化在河东为官,儿子刘子羽在河东从军,如果他逃奔东南,将给亲人带来灾难。“我今年六十岁了,我辞官,致仕回家,颐养天年。”

“颐养天年?”李纲冷笑,“时逢乱世,生灵涂炭,中国罹难,李复以七十五岁的高龄,宗泽以七十岁的高龄尚在为国出力,你六十岁了就要回家颐养天年?”

刘?老脸一红,羞愧难当。

“你知道汉王如何安排你吗?”李纲两眼如炬,狠狠地瞪着他,“汉王奏请皇帝,让你以翰林学士的身份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任参知政事。汉王尚且把你当作国之重臣,你竟然要辞官回家?”

刘?愣住了,半天没有说话。

“我知道,早在汉王请出李复,以新关学为大宋官学的时候,你就不愿干了。如今汉王更是使出雷霆手段,在财经制度改革上公然采用旧党那一套,你当然不能接受,但是,你必须要知道,我们是大宋人,是中国人,这里是我们的国,是我们的家,这里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正在遭受苦难,我们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前赴后继,拯救中国,拯救中国的百姓。”

刘?低头无语。

“你可以反对汉王的变革策略,但你不能抛弃中国,不能抛弃大宋。”

刘?苦笑,“好,我答应你,我留下来。”接着他低声轻叹,“伯纪,我知道你要干什么,但是,汉王的实力太强大了。”

“是吗?”李纲忽然露齿一笑,“你不是认为他的变革策略无法成功吗?”

刘?眉头微挑,霍然醒悟,“伺机而动?”

“如果老天保佑大宋,那我们就要为保护大宋而战。”李纲声音略显嘶哑,带着一股凄凉和无助,“如果汉王变革失败,实力大损,内部必定分裂,那我们就有机会,反之……”

刘?表情凝滞,心里阵阵痛楚。反之,要么与大宋共存亡,要么顺应形势,随波逐流,跟着李虎一起埋葬大宋。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